在孩子教育这件事情上,最痛苦的一定是孩子没有内驱力,做事情非常被动,完全靠家长权威压制。推一推动一动,吼一句做一点,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了,结果就是你和孩子“两看相生厌,相对亦无言 ” ,孩子越来越烦你,你自己也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最危险的是,孩子一旦丧失主动性,他几乎就丧失了生活的热情,内心会非常空洞,生活会变得很无聊,没有追求,没有梦想,也没有活力。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他算的上是大家口中的富二代了吧。现在几乎长成了偶像剧里的男主角了,颜值很高,很多小姑娘见了会舔屏的那种。但他的生活状态非常丧,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出了国,自己一个人在国外据说就学会了买名牌。今年差不多快要大学毕业了,也不找工作,也不回国,他妈整天喊愁死了,说是开始花钱整容了。我偶尔翻到他朋友圈,不是晒名牌,就是晒和一群假脸的合照,看着真心尴尬。
那是很多年以前了,一个亲戚非要我帮忙给这个孩子补习英文。他那会儿刚上初中,小伙子本身颜值就挺高的,很清秀很帅气。他家境好到什么程度呢?家里有几十幢别墅!一点没夸张,他老爸属于白手起家、又赶上了拆迁红利,被圈里称为XX王,几十幢别墅是占地补偿来的。我也算是见过点世面的,但第一次去他家还是差点被闪瞎眼,庭院里仿佛置身罗马许愿池,室内装修感觉就是在墙上贴了一摞又一摞的人民币。这孩子就属于出生在罗马的那种。
跟他一接触,我就头大了。因为这个孩子的学习简直就是推一推、动一动,完全被动。虽然很聪明的,很多东西一教就会,但如果你不盯着他,他几乎什么都完成不了。我感觉非常吃力,教他一个人比教几个班的孩子还累,经常会有推一座大山的感觉,怎么推都纹丝不动。他父母很忙,几乎不管他,就把他扔给了老师和保姆。后来我找机会跟他妈妈简单沟通了一下,被允许之后,我暂停了教学,专门安排了一些时间单纯陪他聊聊天,我想了解一下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再想办法去解决他的学习问题。
印象极深的一次对话:
我问他:“如果你不太喜欢学英文的话,那有没有其它比较感兴趣的科目?或者兴趣爱好一类的,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他给我说,“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窝在客厅沙发上、吹着空调吃西瓜。”
我差点当场吐血!
我反思了一下,觉得可能自己的表达不明确,孩子没理解。
我告诉他:“你描述的这件事情属于一种比较舒服、享受的生活状态,不属于兴趣爱好。那种舒服是短暂的,而且不会因为投入的时间长就能产生成就感, 久了可能还会无聊。我指的是你自己愿意花时间去做,做的时候很开心,做好了还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他沉默了很久,很认真地告诉我,“没有!”
我告诉他,“没关系,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寻找。如果需要的话,老师可以帮你一起找。”
他开始沉默,沉默了很久,说:“要不你先问问我妈吧。”
我认为这个信号非常危险,需要引起父母高度的关注。他太缺乏父母的陪伴了,而且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几乎是父母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办。哪怕他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是玩他摆了满屋子的乐高,我都觉得很好。但他对那些也基本没有热情了。
我跟亲戚沟通了一下,告诉她这个孩子目前的情况还是挺让人担心的,我觉得需要跟他父母好好聊一下。结果亲戚说我有些多事了,说人家父母花钱找老师就是为了有人把孩子看好不出事就行了,他们要有功夫管孩子还请老师干嘛?你搞这么多名堂,完全没必要的。不要用普通人的思维去考虑大老板的思维。
我听完只能呵呵了,于是找了一个机会编了一个借口迅速结束了这个他们口中的大肥差。因为这种情况我继续下去就是浪费时间,很难真正帮到孩子,我也没工夫给人当保姆,就是觉得这个孩子挺令人心疼,我并不认为他出生在这种家庭很幸运。大老板多了去了,如果这样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肯定就是那批富不过三代的。
因为孩子被过于富足的外在条件以及不愿承担教育责任的父母彻底摧毁了自主意识,完全没有任何内驱力,活得就像一个宠物、一个提线木偶,内心是非常空洞的。
家庭条件好当然不是坏事,因为你有了比普通人更多的选择机会,你可以任意选择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受限制。这是物质条件好最大的优势。并非所有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就一定不自主、不独立,没有主动性。
因为值得孩子去追求的事情非常多,比如热衷于一项体育运动,或者喜欢某个乐器,又或者喜欢唱歌、跳舞、写作,搞小发明研究等等,只要引导孩子发现并坚持哪怕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个孩子都有机会迸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因为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无论这个事情是什么,都需要你付出时间、精力去练习、去投入其中,这个过程其实会吃很多苦头。和你外在物质条件如何完全无关。吃苦并非受穷,穷就是穷!很多富二代超级能吃苦,他们吃的是积极主动做事的苦,吃的是长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断投入、付出,并一点点收获成就的苦。只有肯积极主动地吃这种苦,才有可能活出自我价值,才能让生命变得有活力。
如果你连这种苦都不肯让孩子吃,孩子十有八九会被养废的。
当然,土豪富养孩子,把孩子当宠物,那是因为他们有托底能力,我们可能真的酸葡萄、瞎操心了。但最可怕的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是有越来越多普通家庭也养出了很多完全丧失主动能力的“富二代”。孩子没有内驱力、学习被动消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孩子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所以,孩子学习不主动,并非全是因为家庭条件太好了,一出生就躺赢,不用再奋斗了。主要核心原因还是以下几种情况导致的:
第一: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过度保护了。
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因为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把孩子当宝。喝水怕呛着、走路怕碰着,不少孩子上幼儿园了都不会自己吃饭。就是家人呵护过度了。很多孩子本该自主探索的机会,通通被剥夺了。然后长大了你还指望他能自主学习?几乎不可能。生活都不能自主自理的孩子,学习积极主动的概率不高的。
第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过度管控了。
有些家长属于权威或者控制欲很强的,用带兵的方式带孩子,说一不二,对孩子高标准、高要求。孩子不被允许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几乎要完全按照父母的期望和规划来执行。否则就可能受到身体惩罚或者精神虐待。
这类型的孩子有些成绩还是很不错,但属于高压政策下被逼迫出来的。这种情况下的成绩好很多时候就是个幻象。你不盯,它就下降,而且孩子可能还会有心理问题,你也察觉不到。前段时间,青岛出了一个极端案例,一个15岁女孩杀死了自己的律师妈妈。起因据说就是因为妈妈对孩子要求过高、管控太严格了,从而酿成了惨剧。
第三条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也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的。就是很多孩子缺乏自主能力的核心原因,其实是因为他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的解决问题,并非解答试卷上的数学题,而是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真实的问题,大部分孩子从未学习过如何去解决。
很多家长,即使自身学历很高、工作能力很强,自己这么多年打拼形成了很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教育引导工具和方法,压根儿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一身武艺教给孩子们。这也是很多父母自己很优秀,但孩子却是学渣的原因。
因为你自己优秀,不代表你就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变得同样优秀!
如何教给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应该如何引导?
设计思维其实就是一套非常好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也能给父母们提供一套特别棒的工具,帮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当孩子知道面对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解决,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容易去积极主动的学习或者参与很多活动。因为当他们体验并且知道一个难题可以遵循怎样的方向去一步步解决,他们将不再对未知感到恐惧,会更愿意去尝试,因此带来的成就感将不断地激励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正循环。
总结一下,想要孩子变得积极主动,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请从以下3个方面努力:
1、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尽量鼓励他们多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过度管控和过高期望,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
3、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不断积累问题解决的成就感。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教会孩子解决问题,可以关注我,我会定期在这里做一些分享。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