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

最近接了一项工作——课文解读。说实话,我平时备课都是粗略地看看教学参考书,然后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讲课,有些课文感触比较深,就可以和学生侃侃而谈,上完一堂课,心情也很愉快。可有时候,一篇课文念叨半天,自己都云里雾里的,别说学生了。于是回到办公室又内疚自责起来,赶紧再翻看资料,重新备课,下节课再去给学生讲,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

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先从网上买了闫学老师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这本书。拿到书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起来,书中的许多思想都很独特,可以说,闫老师是解读文本的高手,她对教材的把握源于她酷爱读书,广博的阅读不但丰富了她的知识底色,还丰富了她的教育底色。

闫老师的解读朴实、自然、大气,既紧扣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她对文本有独特的见解,却从不刻意求深,而是深而有度。他的知识面很广,却从从不突破语文教学的边界,比如在教学《夸父追日》一课时,闫老师首先从探讨夸父追日的动机入手,再印证了山海经等几种古籍和教学编者的观点以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夸父追日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也不再重要,我们更加看重的是故事本身强大的象征意义。《夸父追日》的故事所蕴含的精神寓意是非常丰富的,充满了悲壮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对夸父追日动机的追问,恰恰为整个解读思路定下了一个正确阐释文本的基调,这是从文本出发,从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出发,给人引出的结论。接下来就顺着这一思路,具体联系了夸父追日的精神场面。故事的悲剧性意义首先在于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行动,而渴死的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充满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蕴含的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传承的意义,这样解读人本极限了读者思想的深邃,又不脱离文本和问题特点,天马行空似的随意发挥与嘲讽,愚公为疯老头的另类解读,相比境界之高下不言而喻。

闫老师解读文本的另一个特点是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因此,她把这种解读叫做教学解读,我很欣赏这种提法。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毕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作为个体行为的阅读,所谓教学解读,就是为教学而解读,这就要求教师解读时,不仅要眼中有文本,更要眼中有学生,这也正是深度的度之所在。解读的深度超过了学生的认知界限,就是深而无度。因此,闫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之后,又以板块结构的方式提供了教学思路,以便于把解读的成果转化为课堂上的具体操作。

比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闫老师主要抓住了《荷花》一课的两个教学节点,第一个是荷花的姿态之美:

1.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注意儿化音的读法,想象文字所表现的画面。

2.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在你的想象中,荷花有着怎样的姿态与色彩?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3.再读这两段文字,看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个画面的,抓住关联词语来引导学生讨论,拓展写话来补充描述自己想象中的荷花的不同姿态和色彩。(对“冒”的用法引导学生进行换词比较,“冒”的用法有什么好处?)

5.出示各种各样的荷花图片或视频资料,请学生欣赏荷花之美,尝试用文章的描述来解说这些画面。

教学节点二:化为荷花

1.读第4至5两个自然段,想象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有着怎样奇妙的体验?结合文章中的描述说一说。

2.现在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变成了一朵荷花,师范读文本,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身为荷花的你在做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分别写出蜻蜓、小鱼与荷花的对话,然后交流分享文章中的“我”也变成了一朵荷花,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给学生补充庄周化蝶的故事,理解我化为荷花这种奇妙想象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色彩。

两个节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始终不脱离文本,对文本的反复咀嚼和品味,学生学的扎扎实实,每个板块内部又有若干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和提示,扎实中不乏灵动之气。

闫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我最欣赏的是她一改语文一线教师对课文及作者顶礼膜拜的仰视态度,而是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平视文本和作家。文本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直言不讳。

譬如,解读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时,一开头就针对文本结尾的那句点睛之笔“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坦率地指出,“我试图站在冯骥才先生的角度,理解他所说的这个美好的境界,我也试图站在小鸟的角度,理解他所说的这个美好的境界,但遗憾的是,无论我站在谁的角度,最终都没能看出这个境界的美好,无论这个笼子是如何舒适与温暖,笼子就是笼子。对小鸟来说,它需要的不是笼子,而是自由的天空。”一语点破了作家由于考虑欠周而造成的文本的缺陷,这种平视教材的勇气,恰恰来自于老师对作家的尊重,对真理的尊重,而不是无理挑刺,更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以求博得喝彩。

还有闫老师在分析郑振铎的《燕子》这篇课文的教材解读,说到《燕子》一文的作者是郑振铎先生,只不过在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她因此查阅了郑振铎先生的原文,发现《燕子》译文与郑振铎先生的原文相比,实在不能如编者所说,“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而是经过大量的改写,几乎是面目全非的地步。因此,闫老师说,做出适当的改动是有必要的,但问题是,改动到什么程度,什么地方改动,改动的是否恰当,是值得研究的。因此,她建议,“教材编者重新去慎重考虑这个问题,而且提议我们一线教师执教这个文本时,也能关注对照郑振铎先生的原文,知道所用的这个文本最初是什么模样,她真实的模样究竟是怎样的必要时,也可以将郑振铎先生的原文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习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它最初的源头又在何方?我想这是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也是对郑振铎先生必要的尊重。”

读这本书,我感觉我们不应该仅仅去原封不动的借用她的解读,而是应该透过书中的一个个对个案的研读,继而探寻学习闫老师解读文本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最后磨练出自己的解读艺术,这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