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读书笔记(十)

  3月23日

  阅读内容:  第十二章  黄金时代

  收获:

      1.校友赞

    清华校友许世英赞曰:梅枚长真是一位学工程的。他‘讷于言而敏于行’只知苦干、实干,不空言,不求虚名。孟子说“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校长的声闻并不过情……他的就职演说,对同学们只简单勉励,并不开空头支票。

      2.教育理想

  (1)就职演讲说到办大学的目的:其一研究学术,其二造就人材。这一理想,主导着梅毕生办学的方向和实践,无论在北平的清华,或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或后来在台湾新竹创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目的皆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2)“大师说”,聘好教授。梅认为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相关联的。

    梅贻琦初长清华至1935年底所聘知名教授闻一多等56名之多,青年才俊潘光旦等39名之多。

  (3)建立带薪休假机制。梅之子梅祖彦说:父亲深知在知识分子身上,既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又有强烈追求学问的愿望,可以说,对知识分子心态了解之深,当时无几人如他。

    3.谦虚定位

    清华迎来了它的“盛世”和“黄金时代”。而此时的梅贻琦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学校,有先生上课,学生听课,这是主要的。为了上课,听课,就必须有些教具以及桌椅之类。因此,也需要人管这些方面的事,一个学校的校长就是管这些事的人。”

    4.主张“通识教育”

    梅认为应先通后专,即“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这一思想,既来自于儒家,又颇具庄子遗风,当然亦有欧风美雨的浸润,可谓中西文化的一个凝结精华。

    读到这儿,我想,梅亦是一面旗帜!他亦伟大教育家之“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读书笔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