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

“双减”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已经实行了一个学期了,作业的重要性、作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作业问题的紧迫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政府、学校和社会所高度关注。作业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明确提出了作业管理和改革工作的目标、任务及措施。从没有任何时候,国家、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对作业问题如此重视,上升到国家层面。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必须高度重视,重新审视作业的功能,进一步进行作业治理与改革,提升教育的质量。

作业观念的落后、作业功能的异化是全部作业问题的实质所在。因此,应该首先改进作业观念,厘清作业性质与功能,才能更好地深入开展作业管理与改革工作,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核心素养,形成新的作业观念和作业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作业的教育教学,特别是育人功能。


一、重新认识作业功能

作业问题源于落后的教育观念。当把知识的习得与技能的掌握看成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把课堂教师讲授与课下巩固训练看成是教育的主要途径时,自然导致了作业性质与功能的异化,以及由此引发的量大质低等各种问题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目的的教学,必然把作业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以巩固练习和应试训练为主要手段。由此导致了各种形式的巩固与训练,出现重量不重质,错误地追求多做多练、熟中生巧。这种错误的理解和理念必然导致作业数量过大、质量过低的题海怪圈。

而新课程理念中,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核心素养目标的高度看,作业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将作业等同于巩固练习、应试训练,完全是对作业功能的矮化、窄化和异化。

作业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部学习。没有课前与课后的有效学习,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前置准备和后置延伸。高质量的前置作业,可以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从而有效支撑课中的深度学习。高质量的后置作业,可以将课堂教学引向更深、更广的理解与应用,引发更有意义的学习。

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还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课堂教学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内,不得不考虑所有学生的共性要求。而作业的优势在于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场所的多样化,在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满足,在于最大可能地支持学生的各种实践性、探究性学习活动。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展的长作业、户外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实践等,充分显示了作业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管理、动手实践等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形成过程。

这种意义上的作业,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具有个性的学习产品与学习成果。这便对教师的作业设计与批改、作业交流与共享等提出了新要求。以作业交流与共享为例,对学生而言,作业变成了体现自己才智与情怀的学习产品,是希望与老师、同学以至亲友或更多人分享的成果。对教师而言,作业的交流与共享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与教学形式。

这种意义上的作业,必然选择以质为先、少而精的策略。同时,这种意义上的作业所要求的是体验、经历、探索等更有深度的学习,以用中记为主,练中记为辅,通过对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这是实现作业提质减量的有效办法。

这种意义上的作业,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必然受到学生的认同和喜欢。作业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之所以给学生带来过重负担,根本原因在于因功能异化而导致的作业量大质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喜欢作业。只要学生能感受到作业的意义,就愿意投入与付出。这就要求作业贴近学生成长实际,贴近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富有挑战性,富有能让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在作业活动中体验到成就与尊严,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可以肯定地讲,育人取向、素养取向、实践与探究取向的作业将成为作业的主角作业有其独特价值。

由此可见,作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检验学习效果。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是否听懂了、掌握得如何,除了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及时检测之外,还需要通过课后作业来进一步了解。这是作业最常见和最基础的功能。

二是围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以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

三是促进拓展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课堂上讲的内容是“举一”,作业里的拓展是“反三”,这种拓展既有加深理解的,也有延伸应用的,甚至有发现新知识和新方法的作用。

四是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教师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盲区”,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相长,落实因材施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