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漫笔“微日记”(886-890):月月感慨“一筐箩”

  

你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遍体鳞伤!

  【2019-05-17】隔壁老樊“唱我曾”

  “我曾被无数的冷风,吹透我胸口。……我曾把完整的镜子打碎,夜晚的枕头都是眼泪。我多想让过去重来,再给我一次机会。”这两句红得发紫的开场白和高潮词,来自隔壁老樊春节前发行的新歌《我曾》。上线俩月,播放破10亿,评论破10万,这得火成啥样?

  我倒是听过,但没太关注,更未曾深想,直到公号“孤读先生”今天转发了“十点读书”首发的“李可以啊”的一篇文章:《我曾》火了:人这辈子,最怕突然听懂这首歌。“置顶”的全文提要就一句“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残忍,每个阳光灿烂的笑脸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灵魂。”却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眼睛和心。

  “沙哑的声线,扎心的歌词,把一个少年和这个世界抗争的过程诠释得淋漓尽致。这首歌就像一个水龙头,让所有年龄段的人们都找到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有人说,以前喜欢听,现在害怕听,喜欢是因为旋律,害怕是因为突然听懂了歌词。”正文前三句,就像三板斧,已经牢牢地粘住了我,必须往下读,否则驿动的心已然无法安抚。

  出乎意料的是:斧头竟然挺多!“生活中那些崩溃的瞬间,绝对不是偶然。”“你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遍体鳞伤。所谓的小事,只不过是一个闸口。”“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文中的又一套“连环斧”,斧斧劈中心中之痛。“不管你在深夜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成长就是一个不动声色的过程,一个人熬过一些苦,才能无所不能。”就算不能无所不能,至少也能承受原来所不能承受之重。

  “人生在世,有多少情非得已,就有多少无能为力。”“人生路上有太多太多风吹雨打,酸甜苦辣。”“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解不开的结。有些苦,只能自己熬,有些伤只能靠时间疗。”读完三句人生,文章落幕收场,除了余音袅袅,引人细细思量:生命的键盘上没有返回键,只有结束键;人生除了来日方长,亦有匆匆离场;我们不仅需要想想给世人和后人留下什么,更应想想现在如何好好对待身边的好友亲朋,不负此生。



愿听到的我爱你,都可以一生一世!

  【2019-05-20】1314“520”

  今天是个为爱向前冲、向TA表白的好日子。《愿你听到的“520”,可以“1314”》这篇非常应景又撩人的软文,正出自今天“旅悦悦”的推送。

  通读全文,都是在教我们怎么说情话。譬如开篇:说情话,不只是“我爱你”。再如结尾:张小娴曾说过,重量级的情话要轻的像一根羽毛,不经意飘落在对方心里,却正好搔着她的痒处。至于中间,一句句经典情话接二连三,境界之高不知要比土味情话高雅多少倍,却又恰如小娴所言,像一根根羽毛,刚刚好。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徐志摩。“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你若不来,我怎敢老去。”——张爱玲。“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冯唐。

  我的一位朋友杜若说:以前听过这么一句话:“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人足以爱一生;如今的时间很快、聚、散、离合悲欢,转眼又是过路人”,人们总是说着这个时代节奏太快,叹息这悲欢离合,又在这聚散里忙碌着。年少时的喜欢或许是一件非常单纯的事情,它不似孩童时的无知,也没有长大后的利益因素,好像一切的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只是情窦初开的一眼,便是最好的记忆。

  虽然时至今日,新生代对于爱,有着许多脑洞大开的解答:“酒业 @严小明:你的酒窝没有酒, 我却醉的像条狗。”“餐饮 @安然:我一天只想和你做四件事:一日三餐。”“手机 @朱:放不下手机,因为放不下你。”“婚戒 @徐大语:戒不掉你,就带上你。”俏皮归俏皮,人类对爱的憧憬与向往却从未更改。

  珠联璧合,相濡以沫,与子相悦,死生契阔。值此佳节,衷心祝愿天下有情人听到的我爱你,都可以一生一世。


眼见为实不靠谱,真相永远像个谜!

  【2019-05-23】真真假假“像个谜”

  一张图上,两个石块叠在一起,有一束光亮照着,上石块下沿有加深的阴影,下石块上沿有发白的光亮,“显而易见”,上面呈深灰色的石块比下面那个呈浅灰色的石块黑很多。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眼见真的为实吗?当你用手指盖住中间的线,你会诧异地发现:真相并非你所想像,事实竟然背道而驰!

  其实,上面的石块并没有那么黑,下面的也没有特别白,俩石块是一模一样的灰色。之所以产生色差的错觉,原罪就是光线。光及光所产生的阴影,在颜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会直接影响视觉效果。这也是现在流行的许多彩铅工笔画、三维立体画得以摄人心魄的原因。深不见底的深渊、跃然纸上的雄狮、呼之欲出的景色、架在纸上的爬梯、维妙维肖的肖像、垂涎欲滴的美食、感同身受的代入、身临其境的3D……

  还有一些平面立体图,它们根本不可能是动态的,但当我们凝视它们的时候,图案却会像齿轮或漩涡一样转动起来。另外一些平面图,展示的则是不可思议的无限循环的拐点连接等。

  今年我曾带娃在北京海洋馆拍过一张视觉特效,感觉她就站在冰川的崖边,惊险万分,实际的现场却是一马平川。诸如此类的幻视,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包括越来越多的多维网红空间、各种新出的特效打卡乐园,诸如北京今年新崛起的朝阳合生汇的星空魔幻城,等等。它们的产品都是“假”的,都是利用了错觉艺术的绘画作品或雕塑、声光电全息作品!但这些假得逼真的东西,足以乱真!

  哲学家、科学家们,曾反复告诫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取真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眼见并不一定为实。眼睛有时候会欺骗我们自己,有时候是错觉错判,有时候是看走了眼,所以在挖掘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穿过荆棘沼泽,需要越过崎岖山路,需要经历层层考验,需要拨开重重迷雾。

  眼见不一定为实,真相永远像个谜。所以,面对真假难辩的世界,在做出可能自以为是的判断前,请三思。



出手的文字名片,代表着最高水平!

  【2019-05-26】不把三关“不出手”

  最近写东西写得比较勤,突然灵光一闪、火花爆燃,想到了一个古老而恒新的写作原则:“三非”。

  非原创,不出手。写东西最忌讳抄袭。思想上的“小偷”,也最让人厌恶、唾弃、不齿。如果打算抄袭,不如不去动笔。那么,如何避免脑袋空空,原创无米?看啊,学啊,别无它法。文字如同人类的精神篝火,运笔之道,贵乎真也。原创,是真的底线。深情,是真的跳线。情到深处,自然流露。不用准备,自然流泪。虽然我们不一定要这么煽情,但真情却是必备。当你向自己输入了足够多的东西,自然能输出有滋有味有真性情的原创文字的美食。

  非满意,不出手。有的人写东西,要么生怕砸在手里,要么没有精品意识,没有尽心修改,草草收工便欲出手。其实,写是读编写的统一体,动笔之前,需要读很多东西,为写准备素材,动笔之前,还需要编很多结构,为写打好腹稿,而写的时候,每每写完一层意思,往往需要回头读读,对不满意的地方重新编编。这个循环往复的机械过程,说简单点儿,也就是让自己越来越满意的过程。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满意,又能指望谁去满意它呢?

  非校对,不出手。现在这个时代和以往大不同,写稿投稿基本上都电子化了,通过电子平台上传或电子邮件传输,快捷又省事,不必把手稿往信封里塞,再跑到邮局去寄。在电子撰稿的道路上,输入法的词语联想功能会带出一些多余的尾词,有的甚至是自己敲错字的。这些错字的出现多是因为不认真,还有的则是因为自己就没搞明白一些字怎么写,一些成语怎么写,凭想当然给敲上去了。这些低级错误如果在出手不消除,感觉像是吃苍蝇,很恶心。

  总之,一旦你出手了,就一定要确保文稿质量过硬,如此,编辑才能轻松省力、把主要精力用在润色拔高上,读者才会读有所获、甚至与作者感同身受。话说回来,坚持“三非”不出手,把住“三关”才出手,这既是对用稿者、编稿者和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都说文如其人,愿我们每个人出手的文字名片,都能展示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开开心心过今朝、无忧无虑乐逍遥!

  【2019-05-31】月月感慨“一筐箩”

  我这个月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排练六一节目上了。闺女为了这台节目,非常尽力,上月底高烧肺炎出院后又被口角炎困扰至今,始终克服疼痛,坚持排练演出。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接受艺术品牌幼儿园近乎苛刻的舞台训练,真是不容易。而且反复走台的疲惫,只需散场前的一根棒棒糖,便一扫而光。为了给这么认真的闺女当好合格舞伴,我常常是下班后直奔节目排练场,饿着肚子练到七八点。辛苦归辛苦,但能换来闺女的笑靥如花,我骄傲。

  另外,粽子英语成了我家这个月的重点研究对象。其核心观点认为,作为语言类学科,构建语言体系框架远远比背词汇学语法重要,而且学习速度更快更科学,而跟读英文原声动画和电影,无疑有助于迅速提升英语应用水平。身为父母,我们决定根据老大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奥数和英语的学习模式做出重大调整,改以培训为主,为以家教为主,释放跟着大队伍的压力,但保持家庭自学的动力。毕竟跟着大队伍走,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消化进度参差不齐,有的吃不饱,总想着学点大招,有的吃不了,有点儿囫囵吞枣。

  从理论到落实,数学主要是通过购买自研奥数辅导书,在家像蹲马步一样扎实打好奥数根基;英语主要是采取迪斯尼英语和新概念英语相结合的方式,将口语听力与词汇语法同步推进。特别期待这样的尝试,能尽快取得有针对性的效果,毕竟时间不等人,学习不等人,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已经没有太多机动时间拿来补短板、抓提高。

  获悉这套方案,老大的内心是激动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之前几乎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感觉眼前一团黑,这么一变,轻松不少。我和孩子他妈的这一动议,也算是送给老大十周岁的大礼包。

  六一在即,我忽然想起本月十五号正值恩师刘兴大年初一降生的二宝刘宇“百天”,虽然当时事务缠身,却是一定要另找机会道贺的,毕竟这可是人生一大喜,怎么说也得上门沾沾喜气。童年不再,童心不泯,祝愿将来的我们,都如明天的孩子,过得开开心心过今朝、无忧无虑乐逍遥!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子漫笔“微日记”(886-890):月月感慨“一筐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