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不情愿做的事,要敢于说“不”

    约哈里之窗理论中曾提到,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尽量扩大“开放区域”,缩小“隐私区域”,多向对方袒露心扉,将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一个人自我暴露层次越高,交往层次越深刻。当你面对冲突时,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敢于说“不”的时候,反而更能赢得信任。

    “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和为贵”是我们很多人在职场坚守的信条,无止境地成为不敢说“不”的人,无主见地慢慢成为了“老好人”。

    但往往“老好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妥协退让而受到大家的喜欢。当他人习惯了你的不拒绝时,便很容易将其当成理所当然。

   


    敢于适时说“不”,才是对生命的负责。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讲:“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曾经有一项心理调查,结果显示从自身角度考虑而做出某项决定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远远比那些仅仅为了取悦别人而做出决定的人高。当我们的嘴上满口答应,心里却在说“不”时,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高质量的交往都是势均力敌的,一个忽视自己的意愿的人,不尊重自己的内心,又怎么赢得他人的尊重呢?就像作家刘同所言,毕竟不可能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喜欢你,这一点无人例外。盲目地取悦、迁就,不是善良;敢于遵从内心说“不”,既是对别人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学会说“不”,更是一种勇气和决心。杨绛在读中学的时候,被学校的学生会选中去街上搞爱国宣传,向路人演讲。杨绛内心是拒绝的,因为当时,经常听到有轻狂人欺负女孩子的事情发生。但当时学校有这样一个规定:如果被选中的学生家里不赞成的话,可以不参加任何对外活动。于是,杨绛想借这个理由拒绝这个差事。

    当杨绛将这件事告诉父亲时,没想到父亲以没有商量余地的态度回绝了她。作为父亲,她定然不是不爱女儿,反而是因为这份爱,太深沉,所以她才更要拒绝杨绛这个请求。人生的路终究是自己走,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途,而期间的磕磕绊绊、艰难险阻,只能凭借自己的勇敢与决心去面对。杨荫杭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杨绛能够拥有独自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所以才以坚定的态度说:“你不肯去,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

    为了给杨绛勇气,杨荫杭还将自己的经历讲述给杨绛听。讲完故事后,郑重其事地对杨绛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y no ! 你敢吗?”

  “敢!”杨绛掷地有声地说。

    很多时候,我们迫于生活的压力,维系着许多不必要的关系,我们害怕自己的拒绝会招来异样的眼光,我们害怕自己的拒绝会让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受到损伤,我们害怕自己的拒绝会辜负对方的期待……有时候,拒绝比接受更难。但一个敢于说“不”的人,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会主动选择,会主动取舍,会主动面对。

   


    用正确的方式说“不”更有效。当你从不敢说“不”到不再害怕说“不”时,你会有一种舒适、畅快的感觉。而如何将“不”字更有效地表达出来,也需要掌握一些方法。

    首先,就事论事是原则。当两人发生冲突时,比较常见的两种方式不失为委曲求全和一拍两散,这两者结局都不是共赢。最重要的是镇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让对方知道你的原则。而在“论事”过程中,切记不可上升到人格评价,更不可趁机揭人之短。古训有言,话有三不说:揭人之短的话不可说、标榜自己的话不可说、没有价值的话不可说。

    其次,说“不”的目的不是得罪人,而是尽量达成共识,让对方了解你的想法。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魏琴尼亚·萨提亚提出一个冰山理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没有谁能真正地感同身受,所以当面对冲突时,“沟通”是最好的药方,而沟通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达,以让对方能够更好地理解。

    最后,不妨试一试用温和但不怯懦的语气说“不”。婷婷是个刚入职的女孩,周末闺蜜来到自己的城市,两人约定一起吃中餐,婷婷尽地主之谊请客。因为这是一家非常火爆的网红餐厅,吃饭期间,闺蜜不断地添加新菜品,并一次次询问婷婷的意见。婷婷虽知道囊中羞涩,却不好拒绝,只得勉强同意。

    餐后,闺蜜偷偷提前结了账,对婷婷说:“你为什么不拒绝呢?我一直在等你说‘不’。”

  “可以吗?我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可以的,这是你的权力,说‘不’并不难,你可以用温和的语气向我表达你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你不情愿做的事,要敢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