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四:阴数也,象四分之形,从囗从八,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指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以积划成数的方式表示数字四。
其造字原理与“一”、“二”、“三”相同,隶定为“亖”。如《左传》:“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亖,这种写法亦见于西周以至于汉代的金文中,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写作“四”者并存。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认为“四”即“泗”的本字,是以象形的手法表示“鼻涕”的意思。尽管尚乏书证,但从文字构形来看却很有道理。如此则“四”用作数词是假借。
《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四又作姓,如《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闲知汀州府。
十:指事字。甲骨文的十,由一纵竖,模拟竖放的算筹(竖置一筹表示数字十)。
十也有可能是针的象形初文。商周金文由于镌刻和铸造的关系,所以金文的“十”字的竖笔,中间加肥,像个纺锤形。
晚周金文则把竖中加肥的部分改成一团圆点,以区别于一般的竖笔。春秋以后又进一步把这一团圆点变为一横,于是,在这基础上,就发展成为汉隶和楷书的“十”。
也有一说,上古结绳记事,每到第十结时,便结一大疙瘩,字的构形大概是由此而来,但这值得存疑。
还有一说,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十表示东西南北都具备了。如《易·系辞》:“天九地十。”所以“十”也有完备的意思,如:“十全十美”。
应该注意的是:“甲”字的金文也写作“十”。“七”字的甲文和金文也与十相似;这很容易造成混乱。
所以,古人便在“十”的上头加“宀”,作为“甲”。又把“十”的竖脚弯曲作为“七”。这样,便把“十”“七”“甲”三字区别开来了。
十也表示“十分(之几)”,如《淮南子·人间》:“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和什,二字不同义,“十”是数词,“什”是集合名词,表示以十为单位的事物,但表示数字时,决不能用“什"。但“什”可以通“十”。
如《孟子》:“或相什百。”《前汉·谷永传》:“天所不飨,什倍于前。”
见:助词,表示被动,如“见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诚恐见欺”等。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年已四十,自己的政治主张还不被认可,看来这辈子行道无望了。”
关于本文,大多都沿用东汉时期经学家郑玄的解读:“年在不惑,而为人所恶,终无善行也!”
如皇疏:“人年未四十,则德行犹进,当时虽未能善,犹望可改。若年四十已在不惑之时,犹为众人共所见憎恶者,则当终其一生,无复有善理,故云其终也已。”
所以大家都把这章解读为孔子说:“40岁还被人厌恶,他这辈子也就完了。”
如南怀瑾这样解读:“孔子说,人到了中年,经验也够了,年轻时错误没有关系,到了中年自己应该反省到了,不需要再教育,自己也能改正好了。但结果还有许多毛病,那这辈子都好不起来了。”
这样解读肯定不是孔子的原义,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如果不善,就要不断地学习改进,并没有时间限制,40岁还没有成就,没有悟道的人大有人在,怎么能说他这辈子就完了呢?
孔子说过:“众恶之,必察焉!”一个人“恶不恶”要看对象,君子容易“见恶”于小人,所以“见恶”本身与年龄无关。
曾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难道40岁的人就没救了?不值得教化了?事实上,历史上老有所为的人大有人在。
孔子本文无非是感慨自己年纪大了,的政治主张还得不到认可,担心自己主张的“仁道”这辈子都看不到施行了。
孔子35到37岁期间,在齐国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但因晏子的阻止而没有得到重用。之后一直到50岁都闲赋在家,靠教学度日,所以他才发出这个感慨。
当然,从生理上看,40岁前后是人的生命转折时期,从此之后体力精力都会不济,之前如果没有做出成绩,之后想做出成绩因受体力精力限制也就难了。
所以,每个人都要趁年轻,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孔子在本文不是讲这个道理!
老将冯子材
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洋枪洋炮,一次又一次的强迫清政府坐在谈判桌上,签订各种丧权辱国条约。
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也瞅准机会,将矛头指向清政府,希望在与清政府的交火中占到便宜,转嫁国内矛盾,重拾法兰西帝国的荣耀。
法国舰队直冲清朝属国越南,逼迫越南臣服法国,后来更是剑指边关镇南关,大清告急。
西南再起战火,山川哀嚎,百姓愤怒,清军节节败退,老将冯子材应危而出,拍案而起,赶赴镇南关,与之同行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就这样,老将冯子材站在了抗法的最前线,这年他68岁。
冯子材祖上世居广东省南海县沙头圩(今属广州市)。清朝乾隆年间,该圩遭受水灾,冯子材的祖父便迁到钦州城外沙尾村定居。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六月二十七日,冯子材在这里降生。当时的钦州隶属广东。
童年的冯子材,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他4岁丧母,10岁丧父,舅父黎氏欲收养冯子材,被冯子材拒绝,而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便辍学。
为了活命,小小的冯子材不得不随大人贩盐、做木工、捕鱼摸虾、护送牛帮,篱笆房被洪水冲垮后只好住进庙里,饥寒交迫,朝不保夕。
十五岁祖母去世,求生的欲望,驱使流浪街头的冯子材操刀使剑,二十多岁时学得一身好武艺,据说一百多人也打不过他,从此以保镖为生,护送牛商赶耕牛到廉州(今合浦县)去卖。
冯子材33岁时,在广西博白聚众反清后被清政府招安,不久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47岁时,清廷大封功臣,冯子材被任命为广西提督,赏穿黄马褂,封骑都尉世职。
其后,冯子材还参与镇压了多次农民起义、苗族人民起义、平定越南边境战乱等事件。
光绪七年,冯子材再次回到广西任职。光绪八年,冯子材告病还乡。
光绪九年十二月,中法战争爆发,清军在越南战场上节节败退。光绪十年(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邀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派遣使者前去请驾。
眼看情况紧急,冯子材决定出征,他赶到镇南关后,点将阅兵,以民族存亡为大义,消除了前线各部的门户派系之见,号召大家在抗法战斗中团结起来。
冯子材敏锐地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战争,需避法军锋芒,退守险隘,以守应战,待法军久攻不下,弹药告急,疲惫不堪时,再进行反击,从而赢得战争。
冯子材带着将领勘察地形,最终决定在距离镇南关约三四公里处的关前隘铸就防御工事。冯子材命士兵用石头修筑城墙,在东西山峰之间修起了一道长墙,集中部队,防守此处。
事实证明,冯子材的决断非常明智。法军行至关前隘,发起了猛烈的炮火轰炸,但是城墙牢固,法军始终无法攻克这道关卡,气急败坏的法军只得用更多的炮火攻击,弹药急剧消耗,士兵也疲惫不堪。
法军久攻不下,决定绕出镇南关之北,迂回出击。冯子材知悉后,急调兵力前往堵截,斩杀俘虏法军无数,挫败了法军的迂回战术。
1885年3月23日凌晨,法军卷土重来,这次带来了更多的大炮和弹药,气势汹汹地进攻镇南关,果然,火力大增的法军势如破竹,连克三座堡垒。
危急关头,冯子材大声疾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说完率先提刀杀入法军中,他的两个儿子紧随其后,清军看见冯子材身先士卒,勇气倍增,呼喊着杀向敌军,镇南关百姓也拿起武器支援清军,法军仓皇逃走,一路死伤无数。
镇南关的失败剥掉了法军最后的遮羞布,愤怒的法国人们认为是内阁的无能,让法兰西帝国又一次在世界丢脸,法国总统被迫下台,这是他在发动战争前所没有料到的。
趁着战胜之威,士气高涨,冯子材一路凯歌,继续进取,法军占领的土地,被陆续全部收复。
法军退出广西后,越南人民乞求冯子材留守越南,彻底赶走盘踞在越南的法军,冯子材上书清廷,表示了要继续驻军的意图。
但此时,日薄西山的清廷拿着胜利在谈判桌上和法军周旋,最终又签下了一个屈辱条约,从此越南成为了法国的属地。
冯子材无奈,只得率军退出越南,越南人民夹道啼哭,冯子材也挥泪不能自已,心中升起一阵孤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