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答漂母,百钱酬下乡——叹《史记》之韩信报恩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他帮助刘邦平定天下,时人评价他为“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后人尊奉他为“兵仙”、“神帅”。刘邦也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自己带兵打战都不如他: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司马迁著述的《史记》,在列传中专章《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把他的事迹记载下来,并在太史公曰中,说如果韩信能谦虚谨慎一些,就能成为像周公、召公、姜子牙一样的人物。后世对韩信的评价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这在无形中使韩信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但我对韩信的报恩方式感触更深。

韩信出身贫寒,家境困难,少年时常常向人乞讨求食,周围的人都讨厌他。韩信在下乡南昌亭长家混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亭长妻子很不满,有一次故意提前开饭。等到正常饭点,韩信到了却吃不上饭。韩信看出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长绝交而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以钓鱼为生,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韩信钓鱼的地方,也是妇女漂洗棉纱之处,其中有位“漂母”看到韩信面露饥色,十分同情,经常把自己充饥的饭团匀给他,接连数十天,韩信深受感动。表示以后发达了一定要报答她,结果被这位漂母训斥了一顿。漂母表示不图报答,只希望韩信能够奋发图强,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据史记记载,韩信功成名就后,回到封地楚国,在自己的家乡,实现了“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的愿望: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这里包括了三个有关感恩的故事,一是韩信信守诺言,对曾与他一饭之恩的漂母赐以千金的感恩:知恩图报,以德报恩;二是韩信对当年曾羞辱过他的恶少的的感恩:以恩抱怨;三是对当年长时间照顾自己的亭长,但因不能始终如一的感恩:以怨报怨,以怨报恩。

韩信的知恩图报和以德报怨,留下了千古美谈,有成语典故“一饭千金”和“胯下之辱”为证。历代也有骚人墨客留下名句进行褒扬。如唐代李绅在《却过淮阴吊韩信庙》诗中惋惜韩信“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清代的包彬在《淮阴侯庙》一诗中慨叹“区区一饭犹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

然而,韩信因下乡南昌亭长“为德不卒”报以百钱和“小人”名号的做法却令人心寒。唐朝诗人王珪在《咏淮阴侯》中评价“千金答漂母,百钱酬下乡。吉凶成纠缠,倚伏难预详”,明末袁祟焕在《韩淮阴侯庙》也指出“一饭君知报,高风振俗耳。如何解报恩,祸为受恩始”,对韩信“千金答漂母,百钱酬下乡”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坊间一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一对要好的大学生闺蜜,甲女家富,乙女家穷。两人一起吃早餐时,甲女都把自己的一份鸡蛋让给了乙女,乙女心安理得,持续了好长时间。有一次,甲女无意中把自己的那份鸡蛋给了别人,结果乙女大怒,与甲女反目成仇。回观亭长与韩信的交往典故,其情节是何等相似! 实际上亭长是把韩信当兄弟看待,慢待韩信也不是出自自己的本意。假如你是亭长,你对韩信的这种报恩方式能作何等感想?

中国有个俗语,叫做升米恩,斗米仇”,说的是假如别人处在危难的时候,你给与很小的帮助,人家会感激你。如果帮助的时间长了,突然某次因故帮中断了忙,对方就会记恨你,并且记恨一辈子!一旦接受救济的人养成了习惯,以后往往会认为救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形成依赖。如果你发现他已经恢复了劳动能力而不救济他了,他就会对你记仇。这种爱心往往收到的回报是百倍的怨恨心。

农村有一句老话,叫做“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实际上就是借穷不借懒,救急不救穷。在人与人,特别是与亲近的友人,甚至是亲人交往过程中,假如你作为施恩者,你是怎么想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金答漂母,百钱酬下乡——叹《史记》之韩信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