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一生创作了诸多经典作品,均是主张艺术应该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并努力隐去个人喜好进行创作。
所以,他在人物塑造和描写上,十分注重遣词用句,对文字打磨可谓是精雕细琢。
福楼拜用这种精辟的创作风格,影响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作家,被世人称之为现代小说的先行者。
而我国近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正是深受福楼拜影响,认同“写作要超人的意志”。
并于1943年撰写《咬文嚼字》时,对于“词句上的推敲”,有过类似的阐释——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有幸萃读先生的著作《像草木虫鱼一样生活》,可谓是句句经典,只得咬文嚼字、细细推敲,不想错漏一字一句。书中所蕴含的哲理智慧,有如“遇见一树花开”,令人心生向往。
不能不敬服先生的超人慧眼和不同凡响的见解。就如朱自清先生的赞许:“他的文字,散布希望在每个人心里。”
众所周知,朱光潜先生学贯中西;对于中西文化、哲学、美学典故信手拈来,他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大道至简,既能为人释疑,又能给人希望。
有人说,先生身上既有孔孟所谓的“知命”和“尽性”,也有庄子所谓的“齐物”,还有宋儒所谓的“廓然大公,物来顺应”的思想。
先生曾说:“我虽不把自己比作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这句话足见其博采众长、集大成于一身的超然洒脱。
本书共分四辑,收录了先生众多经典之作;不仅呈现了先生独到的见解,还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翔实精当的例句,进行理性克制、鞭辟入里的剖析,详尽展现了一代美学大师至高的美学思想境界。
或许,身处喧嚣中的我们,正需此书荡涤心灵,重焕光彩。
一、无言之美,是一种了不起的大智慧
先生在《无言之美》中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这句富含哲理的话,就是告诉我们,正因世界有缺陷,我们才有可能打开另一扇窗。
那么,如何才能打开另一扇窗?
俞敏洪老师说,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过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
由此可见,“另一扇窗”其实就是克服自身缺陷的奋斗精神。
因为世界不完美,才会让人和物成为好坏并存的统一体;也正因不完美,我们才会去追求完美,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
对此,自古豁达通透者有几人?
苏轼可算是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正是苏轼劝诫我们:世事人情之不完美,本就亘古难全,又何必挂怀伤感。
而朱光潜先生,则将这种不完美,以及人们为这种不完美所作的修为,称为“可能而未能的善”,是一种“无言之美”。
那么,何谓无言之美?
书中阐释道,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以言达意,只能得其近似。而文学,则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语言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会引起美感。
比如,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此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虽寥寥几语,却见含蓄之意无比深远。
不难发现,古人题诗作词,多是以不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还有在音乐、戏剧、雕塑等艺术创作时,也都是遵从这种含蓄不露的“无言之美”。好比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所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
因此,先生借这些“可能而未能的无言之美”,提醒我们——世间有许多奥妙,要留着不说出;世间有许多理想,也应该留着不实现。
试想一下,当你体会了“我知道了”“我拥有了”……快慰过后,发现“原来不过如此”,失望又有几许?
所以,无言之美,是一种了不起的大智慧。
二、推己及人,将美感经验践行于生活
了解了无言之美,就能理解《庄子·秋水》中的这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朱光潜先生借这个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的道理,即指人若有“以己渡人”的脾气,对于自己之外的人和物才能有所了解。
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所生的感情有所了解;而对于自身之外的人与物所处的环境、所生的感情,则只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来推断的。
例如,我们开心的时候哈哈大笑,伤心的时候嘤嘤而泣;见到旁人笑就以为其也是开心的,哭则以为是伤心的。
所以,我们对旁人旁物的知觉和情感判断,或是把旁人旁物当成了自己,这些都是拿自己的经验来作比拟的结果。
这些道理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用“我以为”或“我认为”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否则就会生出片面、专横的观点。
就好比我们在养育孩子的事上,很多父母习惯性地抱着“我以为”的心态,让孩子按着自己的想法学习、成长,结果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知乎上有个学生,发表了一个“父母自以为是”的提问——总是很主观地判断问题,你一旦试图反驳,那就是触发了炸弹一样,骂得死去活来 。
可以想象,父母的“自以为是”,对这个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恶劣的心理暴行。
这样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推己及人”,把自己的“坏脾气”影射到孩子的身上,就好比庄子硬拿“乐”形容鱼的心境,也是把自己“乐”的心境影射到鱼的身上。
了解了这一点,对于父母们在养育孩子的事上,是不是也有一些启示作用?如今,大家都讲究孩子的培养,而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比任何外力的教育都来得重要;而父母用一个好的心境去养育孩子,那孩子也一定会给父母一个好的回馈。
其实,这些都是先生所说的“美感经验”,践行于生活的结果。
三、“移情作用”,让人生变得不俗
先生说:“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
这就如我们见到“红色”的花一样,把红色看成了花所固有的属性,即使没有人去知觉它,它就在那里。
事实上,红只是视觉的结果——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射到眼球网膜上所生成的印象;如果光波长一点或短一点,眼球网膜的构造就会换一个样子,红的色觉但不会发生。
所以,只能说这是“我觉得花是红的”而已,平时我们把“我觉得”三个字省略,而直接说“花是红的”,于是在我的感觉就被误认为在物的属性了。
再比如,我们平常说“天气太冷了”,其实只是“我觉得天气冷”,而水里的鱼或与我们的感觉不一致;我们还常说“石头太沉重”,其实也只是“我觉得它太沉重”,大力士或许还嫌它太轻……
这就不难看出,我们把自己的感觉,误以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甚至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认为它们有性格、有情感,也能活动;这便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就叫“移情作用“。
如何理解“移情作用“?
这种心理活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经验。我们在欢喜时,万物都是风情万种;我们在悲伤时,万物又是悲愁垂涕。
所谓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可以爱菊?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窥见了孤臣的劲节。林和靖可以爱梅?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窥见了隐者的高标。
从以上例子可见,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朱光潜先生则补充道,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不难看出,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回流而已。
对此,先生给了一个设想:当你在赏古松,心境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你的意识之中除了古松的意象之外,一无所有;此时,你的实用意志和科学思考都失其作用,你无心分别“我是我”、“古松是古松”;而古松的形象或许会引发“清风亮节“的联想,便会让你心中体会到清风亮节所伴有的情感。
这就是“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这种情况下,移情作用是最容易发生的。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二是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
由此可见,一切美的事物,会让人生起到不俗的功效。
四、结语
《像草木虫鱼一样生活》萃集了朱光潜先生立身处世的智慧,让我们领悟“这世界虽不完美,但依然很美”。
活着,应如万物生灵一样,努力释放生命之美:不计较,不追究,不埋怨,尽兴随心。
如此,我们才懂得——用纯真的心,去体会无言之美;用美感经验,去践行生活;用“物我同一”的心境,去美化人生。
这也正是先生所要传达的智慧——像草木虫鱼一样,遵循自然本性,尽情享受世间美好。
翻开此书,你还会发现,先生想要传递的超然智慧,又何止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