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作家之间几步之遥 —— 蔡骏24堂写作课读后感

梦想成为作家这一念头已经在我脑海里逗留了很久,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是因为总有这样那样的纠结以及困惑萦绕在心头,像现实与理想之间竖起了一道厚厚的墙,无法逾越。每次一个小念头来袭,我总是先看到这堵墙,不透光的墙,让我心生畏惧。

这本书里的观点为我释疑解惑,让我重燃起了曾经的热情与希望,开始有勇气正视那些正视着我的困惑。起心动念只是第一步,按照作者的分类,原先杂乱无章的困惑突然间变得立体起来,开始显现出了层次,让我看到了逐一突破的路径。

如何与灵感和谐共存?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这样形容灵感:“灵感,是天才的女神,它并不是步骤蹒跚地走过,而是在空中像乌鸦那样警觉地飞过,她没有什么飘带给诗人抓住,她的头是一团烈火,她溜得快,像那些白里带红的鹤,教猎人见了无可奈何。”

生活中一件小事、一个小眼神、一个肢体语言、一个对话、一个地方的某个机遇都可能触及感官通道,匹配内心深处预埋的情感种子,可以说生活中并不缺少一触即发的灵感,一个接一个向你滑翔而来,让你招架不住。然而灵感只是作品的一个初始点,它离写下的句子与段落、记录下的情感、背后的意义之间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最棘手的问题变成了如何有效地留住自己飘忽不定的灵感?切记,不要让它从指尖溜走,这太可惜了。

由此留住灵感可分解为几个层面。其一,灵感如何下笔成段;其二,成段的文字如何加工成以后有用的写作素材,其三,继续追问灵感,挖掘素材背后的价值。

书中提到,首先,随时携带纸与笔,留住灵感,对灵感追问,直至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视角。其次,提升想象力,这有助于让灵感追问变得更有质量,更有意义。训练想象力可沿几个拓展思路:1)中心发散法,用10句话描述一件事物或者一个人; 2)逻辑链条法,你手边随意一个物件为树干,不断地填写树状图,直至逻辑树状图枝繁叶茂;3)填补关联法,寻找弱关联的两个物品之间的联系,比如电话与奶茶。时刻不要放弃对灵感点子的追问,追问方式也有章可循,以丝巾为例,可以从因果、相似度、对比以及拓展等方面入手,找到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主题与想要呈现出来的效果。最后,灵感到成文,用最确切的文字表达出内心,这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构建一个充裕的词汇库,词汇量多寡决定创作者的上限。书中提到几个解码词汇量的技艺:1)针对性阅读,摘抄自己喜欢或者特别能代表自己心声的句子,以便写作时挪用、化用。2)辨别近义词,例,形容战争性质的7个词语:攻打一座城池或某个地方,“伐”;攻打叛乱行为,“讨”;体现自己是正义一方,天子御驾亲征的“征”;战争得胜,占领土地,“取”;战争艰难获胜,“克”,如郑伯克段于鄢;敌方有人投降,“降”;有人带着领土俯首称臣,“附”。近义词之间的微妙的情感差异了然于心才能将隐藏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3)叙述同意事物的词汇分等级、分程度积累。

新手上路,如何谋篇布局?

从文章组成部分来看,写作人当以“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来行文。凤头就是开头要一鸣惊人,猪肚就是中间要翔实,豹尾就是结尾要收得有力量、留有余韵。

从文章的走向与节奏来看,谋篇布局是核心。首先,素材如何积累?素材三大发源地:观察、体察、还原生活,有必要时与事情的当事人对话;经典文学,“阅读,改变人生的厚度与宽度”这句话并不陌生,世界上伟大的作家,无一例外都是高明的、独特的阅读者。像余华对鲁迅的解读,昆德拉对陀思妥耶夫斯作品里复调的论述,博尔赫斯对托尔斯泰的推崇,张爱玲对《红楼梦》的解读,马尔克斯在胡安鲁尔福的长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里发现时间的秘密,然后写出“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样著名的开头。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仅可借此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通过追问思考提升对一个现象的认知。怎么读?阅读要好书烂书通吃。好书当精读细读,也就是一本书、一篇文章反反复复地咀嚼。一篇小说通过精读可以梳理人物关系、小说布局与写作技巧。有些伟大作家,他们对一个文本的精读会具体到每一个用词,极力搞清楚文字背后的意义与用处。其次,目的性阅读,选择喜欢的类目,找到那一类的头部作品,如果实在迷茫,可以跟着喜欢的作家阅读谱系去阅读。

例如,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著名作家毛姆曾有这样的读书计划:早晨开始工作前,读一会儿科学或者哲学方面的著作,这类书需要头脑清醒、思想集中,这有助于我一天的工作。工作完后,不想脑力紧张,便读历史、散文、评论或者传记;晚上,看小说。此外,手边总有一本诗集,兴之所至就读上一段,而床头的枕边书则放一本可以随时从哪里开始读、又可以随便读到哪里都能放得下的书。这个读书计划实在太完美了,不是吗?最后,新闻、咨询也是重要素材来源。当看完一部电影,可能一些画面或者对白触发自己的感受,甚至画外联想,这些就是好故事的素材。

每部小说开篇之前,都需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一部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单写提纲就可能六、七万字。大事记可以帮助作者系统地思考、把控整个故事的走向与构架,也可丰盈情节。写作前冷静地、高瞻远瞩地看待大事记,用“上帝的手”在纸上划划,意想不到的结果在不远处等着你。人物与情节,相互成就,缺一不可。首先,人物画像,越细致越对故事创作有帮助。其次,利用任务情感来推动情节发展,完善故事的构架,这是作者的必备技巧。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在故事发展中,情感诉求遇到打压,在他快乐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这种障碍让他不平静,于是他想要去破除。这就是冲突,是故事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者推动故事发展的角色。完善人物大事记,有助于把握故事的节奏感,让人物以更合适的方式在正确的时机出场,可以让情节点与时间轴精确呼应,更可以让人物的成长变化、内心轨迹与外在命运无缝对接。小说不仅考验作者的心思细腻名感度与想象力,更考验作者的剪裁能力,这些大事记,该用哪些,舍弃哪些,需要长期训练与积累才能下更有质量的判断。

有一个误区值得提一下。大家都认为谋篇布局是写作的起点,这并不等于开篇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完美无缺的提纲。提纲与写作是相互发展与相互完善的过程。有时候提纲挈领出来的条框也许在某一处的想法并不明朗,不用纠结于此,写作开展起来后,这些以前并没想清楚的内容会随着写作逐渐形成并清晰的。切记,不能被不完美的提纲绊住手脚。

好的作品是神来之笔还是修改出来?

要成就一份佳作,修改是必不可少的,修改是作家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海明威被称为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名望斐然的作家有一个非常激进的说法,所有的初稿都是无法直视的。也就是说,他啊认为好作品是反反复复地修改出来的,最中把一部作品打磨到接近完美。他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100部最佳英文小说的《永别了,武器》,单单结尾就写了十七八个版本。

一个好的作家,必须分辨出自己笔下的文字,哪部分是好的,哪部分是不足的,这决定了修改的重心。修改也是有章可循的:其一,通读原稿,让人物与小说整体气质相吻合,前后出现不符合逻辑地方,要作出相应调整。其二,重视大纲,把遗忘的细节补起来。小说的大纲是作者创作时起到引导与陪伴的作用。它提醒作者不要偏离航道,也提示作者如何推进故事情节、如何掌握叙述节奏、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其三,当弃则弃,果断改写。写到意性盎然时,故事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回过头来,仔细咀嚼,客观评估。不要回避冒出来的新想法,作好随时准备推到重来的心里建设。需要保留哪些元素与情节,又要舍弃哪些人物与句子,这是一门学问,实战性学问。有些地方,自己不满意,但因为涉及重要的情节,不能轻易删除;有些部分,自己写得酣畅淋漓,但因为游离于作品之外,反而得狠心删减。取舍有道,方能成妙文。这里还有一个助力狠心删减的小策略:放弃的文字,可以存放在单独的文件夹内,以备后用。

我的写作地图怎么画?

我的写作道路中有三个心理障碍,很幸运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苦苦思索的线索。然而这才是迈出去的第一步。这是一条马拉松赛道,除了目力所及的障碍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等待认知提升后扫除的障碍:如何练习写作?如何让自己的心变得更敏锐又更冷静?如何让与变得更有张力?如何让人物“活”起来?如何制造伏笔?如何专注做一件事直至拿到结果?

如何开始练习写作?

把写作当作一门日常的手艺活,需要匠人的精神,需要不断去打磨。在笔记本里记录下灵光一闪的想法,这是小说写作的最初积累。模仿写作,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字风格。限定字数,练习叙述故事的裁剪能力,脑海里的故事、情节,该运用哪些,该舍弃哪些,在练习中逐步积累经验,让这种判断能力称为职业敏感度。灵感无数,自律勤奋为先。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写作八小时。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也说过,如果你喜欢文学,想一生致力于文学事业,就全身心去做它,大部分作家写作不靠灵感,而是靠勤奋。勤奋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态度、方法与持续的动力源。情感与理智共存是一个作家的理想状态,情感,可能是故事的灵感;而理智则是作家的自律。

写作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一方面完善内心的故事,另一方面,在大量练习、试错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擅长哪类写作,自己的文学优势在哪里,通过练习需要弥补哪些短板,哪些不足可以用技巧掩盖等等。

经典书单

经典教材参考单雨果《名利场》

司汤达《红与黑》

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四季奇谈》

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写作》

曹雪芹《红楼梦》

斯蒂芬·埃德温·金《肖恩克的救赎》

东野奎吾《白夜行》

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海明威《老人与海》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写作#写作干货#成为作家#练习写作#书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与作家之间几步之遥 —— 蔡骏24堂写作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