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测评给我带来了什么?

 

      今日带学员解锁P2项目:职业测评。大家对兴趣地图的理解是怎样的?

      每日一问很有趣,“做完兴趣地图后,你发现自己的哪些兴趣在工作中已经有所体现,哪些兴趣可以在工作中更多发挥?”。看到咱们小组小伙伴们的回复,我看到了有挺多的小伙伴对霍兰德的测评结果表示惊讶,与自己之前的测评有偏差,或者是与当下对自己的兴趣理解也有偏差。

      大家或许对这些偏差有疑惑,或许这正解释了我们P1解锁的内容,我们最佳工作模式的乔-哈里窗:公开区-隐藏区-潜能区-盲区。我们的惊讶,是因为测评的结果是我们从未关注过的隐藏区体质还是潜能区体质?还是被我们默默归类的盲区体质?这些测评更多的是触发了我们的觉察与反思。我们开始去回忆我们的体验,去从过往的工作体验中去回忆我们外显或内心期待的行动体验和目标成果。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mIkIDpC9uGsIBXA5.png

      从测评引入的反思,让我们开始回头看我们的体验,我们会慢慢的喜欢上自己,原来自己的特质在过往的体验中,已经都有体现和释放,只是我们认为那是我们所认为的S或A或R或E。有意思的是S主导的小伙伴,一直会把自己放在助人、和善、友好的关系中,很多时候对E的管理控制和权威性心生逃避,却不知逃避也是内心或特质的一种真实投射,正如我们有位小伙伴说的,你所逃避的正是你需要正视的,你所讨厌的或许就是你特质中存在的部分。与其绕弯,不如正视。倘若这是我们的特质,我们为何不思考一下,我们如何将这部分我们的隐藏特质向公开区表露,尝试去向外探索这类体质的更多可能性?

      如果我们内心期待自己成为S 型人才,而我们的特质更多倾向于E型的特质,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拓展我们E的能力,在E的管理过程中去积累我们所期待的S型交际能力?我们是不是可以将我们的爱好向职业提升?通过特质测评,我们了解的不仅是我们的性格特质,更多的是可以找到与我们特质匹配的职业可能性,让兴趣与职业链接,放弃无爱无能的盲区,从谋生到职业,从爱好到职业,我们都可以通过提炼兴趣,提升能力而成为职业化的人才。

      从欲望中提炼爱好,从爱好中培养持续的乐趣,从乐趣中提高能力,打怪升级,成为职业选手,形成职业兴趣,从职业兴趣中不断刻意练习,成为“痴迷的高手”。将这种对职业兴趣的不断探索和创造养育成一种志趣,然后成为高手和大师。这些层层递进的过程,也是不断精炼精修的过程,找到与自己特质匹配又可以持续带劲 事,围绕核心竞争力,在热爱的领域全力以赴的玩!

        所以,职业测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这个对未来充满着不确定的时代,通过测评,找到自己的特质,去思考,去体验,去探究,去觉知,去认识自己的优势,在我们开启职业探索前,或许会给我们不错的参考,不盲目,不盲从,走自己的特色,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成为我们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业测评给我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