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选择思考法

很多人都有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夫妻离婚时会跟孩子说:“你选我,还是选他?”选工作时,你可能会想:“我去做公务员就等于放弃了作家梦,我去写作了就等于一点儿收入都没有了。”

于是,我们总是一次次陷入两难境地,难以抉择,进退维谷。为何会这样?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同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方式与思维模式,也就是“点状思维”,总是习惯性地将一个议题或决定套在一个二元框架上。我们大多数人似乎有一种条件反射般的将事物一分为二、两极分化甚至敌我对立的冲动。于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对立:逃避与反抗、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女人和男人、员工与管理层、农村与城市、卖家与买家、原告与被告、有信仰者与无信仰者……然后,战争、暴力、奴役、对抗、冲突等就产生了。为什么很多人都是“点状思维者”?这个世界真的都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吗?其实,我以前也有这种思维模式。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有的人之所以在都市里感到焦躁不安,就是因为我们与自然及我们的内心失去了联系。所以,虽然身处上海,我一直认为终有一天我得归隐山林,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获得最终的宁静与自在。相反,如果一直在都市之中,我就会常常感到焦虑不安。那时,我认为人生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在山林中生活,要么在城市里奋斗。直到后来爱上中国园林,我的这种思维定式才彻底改变。

自春秋战国以来,对中国的文人来说,“隐于山林”和“入仕为官”一直都是彼此对立的。所以,很多中国文人都必须在“隐于山林”与“入仕为官”之间做出选择(要么“隐居”,要么“入仕”,比如,陶渊明就选择了隐居山林,并因此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直到唐代王维的出现。他做出了一个并不相同的选择——在城市附近建造园林。

这样,将园林之门推开走出去时,他就实现了进入仕途,也就是“入世”;当走回园林时,他就又开始享受园林与生活之美了,即“隐于山林”,也就是“出世”。因此,王维不需要再像陶渊明那样彻底地隐于山林,也不必再像大多数人那样永远地生活在世俗之中。

这就是王维对于“出世”和“入世”的解决之道,他并未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从此进退自如、行于中道。后来,白居易也在洛阳城外建了自己的园林,实现了“进退自如”,还写下以下诗句:“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濩落,要路多险艰。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自此,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人一直无法解决的“仕”与“隐”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这就是中国园林教给我的重要人生哲学——并非所有选择都得非黑即白、非此即彼,还有一种选择叫进退自如、行于中道。 圣雄甘地也是运用“第三选择”的经典例子。面对英国殖民者的不平等待遇,甘地既没有选择逃避,也没有选择武力对抗,而是做出了“第三选择”——非暴力不合作。正是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印度向着独立国家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这就是“第三选择”的力量,当走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后,你一定能感受到世界正变得更加宽广。

正如那句非常著名的话所说的:如果你只会一种做事的方法,那你就和机器人无异;如果你只会两种做事的方法,你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你想真正地拥有灵活性,你就必须至少掌握三种做事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选择思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