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

        最近听了一个讲座,讲座的是一个比较出名的专家,他说了一个《乘法分配律》的课例,他这样描述的,老师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教师分别跟两名握手,讨论教师握了两次手,学生握了几次手。让学生讨论。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相当于丰富模型中的哪个,学生相当于乘法模型中的哪个?这个专家还说课堂气氛活跃,怎么怎么?我准备仔细再听一遍,看看这个专家怎样说的。

让学生在一个握手活动与数学乘法分配律进行衔接,这是什么逻辑?或许我知识浅薄,没有见过大世面。

在我的心中藏着一个《乘法分配律》的优秀案例,就是程红霞老师的《乘法分配律》这节课真是收获满堂彩——以学具支撑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让人大呼精妙;

程老师上课让学生用的学具

下面摘自陈编中的关于程老师的课堂解读:

在课件出示后,教师请学生用算式表示,学生说出用3x5表示。教师追问:3在哪里?5在哪里?让学生上台指着图一一回答上面的问题,将图形的边长与数据一一对应,实现“形”与数据的联结。再追问“3X5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表达出“横着看,每行3个方块,有5行,就是5个3”或“竖着看,每列5个方块,有3列,就是3个5”,从而将“形”的结构、内涵与运算意义相联结。有了这两步的联结,再出示图 时,学生才能在更复杂的构图中把握好“形”与“数”之间一-对应的关系,以及“形”所呈现出来的运算关系。这样的联结是后续进一步多元表征学习的基础。

在学生经历了任意拼几x几的方块并列出算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拼的方块能跟3x4的方块连接在一起吗?为什么可以连接?如果不能连接,为什么不能连接?对可以连接的算式按照连接方式的不同来分类,可以分成几类?这样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操作过程和结果,促进和增强学生开展观察、想象、比较、归纳、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使连接方块时“数形结合”的映像在学生的头脑中愈加清晰和具体,这就是精致多元表征学习。

这些足够的操作活动,考虑到了孩子们年龄特征,在动手实践中,以多元表征为手段,让孩子自主构建模型。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