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小说 支教札记 第3章 巧遇村长

“不愧是大都市来的支教老师,”

陶校长笑笑,沧桑的脸孔上声色不动:“不错,正上课呢,李芳芳同学的阿爸找来了,说什么家里有急事儿,需要芳芳马上回家。”穷主任一口接上:“又是借口!批评了多次也不改。这人啊,真是一头钻进了钱眼儿了。要救也救不了的。”

何老师看看苏丹,再望望陶校长,有些担心。

“我看那芳芳同学还太小,也不怕出事儿?未成年人呢。”陶校长看她一眼:“虚岁吃15的饭啦,不小了。现在的问题是,带一次路就有上百元的净收入,钱来得轻松,至少远比端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的读书来得容易。所以,俺和穷主任的压力,可真是比东山还重哩。”

何老师有些吃惊:“14、5岁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可随即无声,低头吃自己的饭。

陶校长和穷主任也不说话,就给大家热情地拈菜,气氛重新变得有些压抑。苏丹暗自点头:难怪,芳芳的书包角一摔过来,我就觉得眼熟,原来是女用爱马仕专用书包。进大学和燕子相识后,就看到她挎着这种女士书包。后来上网一查,好家伙,居然需要人民币5万8千多块。

话说,芳芳同学年仅14岁,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她知道这名牌女包的价值吗?

即或是偷偷带客进山赚的钱,可将近六万块人民币也不是小数目,这得需要她每天带多少客人呀?那个眼镜女老师,则一直只顾吃自己的饭。这样,好端端的第一次支教晚餐,就在不祥的氛围里结束了。

吃完饭后,大家一齐动手收拾。

眼镜老师拎起了一个大书包,先对支教们抱谦似的笑笑,然后告辞道:“陶校,我就走了。”陶校长勉强对她笑笑:“高老师,麻烦您啦,请代俺向张校长问好,谢谢他的支持。”“好,一定。陶校长,穷主任,你俩多保重,再见!”

在支教们不解的目光中,眼镜老师跨出食堂大门,汇入了室外漫天的金黄色。

苏丹和燕子提着碗兜,自告奋勇要去洗碗,不防被小刘一把夺过去,就洗了起来。大刘也不含糊,衣袖一挽站在他身边,把洗好的碗筷用干布擦拭干净,一一在碗柜时分类放好……何老师满意地冲着苏丹眨眨眼睛:“走吧,我们在外面等,一起出去逛逛。”

闺蜜俩点头,穷主任就拍拍手:“何老师,需不需要免费导游哇?”

“穷主任,你和陶校长累了一整天,休息了吧,”何老师笑着摇头:“我们自己随便逛逛就行,来时,你和陶校长介绍了的,就顺着校门这条路出去,大约半点钟就是乡上了?”二人都点头。一会儿后,五人散散漫漫的出了校门,顺着碎石路慢悠悠的向前踱去。

落霞满天,漫空溢彩,

望出去,层叠之下,一大片丘陵,海浪般恣意翻腾。地平线在远方清晰浮现,呈现着一道明显的弧型。可别小看了这片丘陵,上午程乡长的中巴载着大家,足足在上面中速奔驰了将近五个钟头,才把大家送到了半山寨村呢。

嘎嘎嘎!半空传来陌生的鸟叫。

抬头,一行十几只无名鸟儿排队飞过,一路整齐的煽动着灰色的翅膀。大约是习惯了山道千百年来的静寂,鸟儿们飞得是如此的悠闲,如此的低空,苏丹能清楚地看见鸟儿们翅膀上灰色的小斑点。

接着,燕子和何老师不约而同发出了尖叫。

原来路旁的青草丛中,全是叫不名儿的野花,袅袅婷婷,千姿百媚,风吹草低,花儿们也一起摇摇晃晃,仿若绿波之上的红浪,相得益彰,优美动人。分秒间,燕子和何老师早跳进草地,大呼小叫的采撷起来。

俩个小刘则在一边儿,礼貌地不出声的看着。

苏丹忍不住诗兴大发:“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哉美哉!”“苏丹同学,”从来不对苏丹说话的高富帅,突然问道:“如果我没听错,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对吗?”

从来也没正眼看过他一眼的苏丹,矜持的看看他,忽然恶作剧的摇头。

高富帅怔怔:“不是?哦,我记错啦,对不起。我只是觉得从你口中吟诵出来,真好听。”苏丹瞟到,大憨飞快地瞟他一眼,转过了身。苏丹无可置否的笑笑,从跳出来的燕子手上,接过一大束鲜花,一起高高兴兴的继续前行。

行一歇,何老师停下脚步,转过了身。

“本来呢,按照支教规定,我们今天的总结,应在晚睡之前进行。现在,我们边走边总结如何啊?”大家以欢笑代替了回答。领队何老师是具体总结打分者,她先让四个支教大学生,各自心得体会小结后,才不紧不慢的说起来,大学生们则安静而尊敬的听着。

“情况是明摆着的,可以说比事先的了解和预想还要严重。

据陶校长穷主任的介绍,全半山寨村的适龄儿童共有百多人,可愿意到半山寨小学读书的,却只有区区二十几个。今天上课听课的四十五个同学,有二十个是临时在乡小学暂借过来的,为的是供县电视台和乡广播站《都市大学生志愿支教到我村,我要上好学读好书报效祖国》专栏节目和广播稿拍摄播出所用。

对于儿童教育,国家可是有明文规定。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可是,不管各级领导上门如何苦口婆心做工作,做解释,还让公安民警出面劝说,半山寨的村民们就不予接受认可。

为了一个“钱”字,只顾眼前利益的村民们倒也罢了。

要命是,这个严酷的问题,却是县乡村校三级相关领导,每年都必然得面对的业绩政绩考核。不消说,陶校长穷主任是如何为此伤透了脑筋?就是每一个支教者看来也悚目惊心,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任谁也根本不会相信。

21世纪,现代高科技,手机微信支付宝电脑网络时代。也并非落后贫困得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却偏偏就为了一点带路费,抛弃孩子们的未来……尽管陶校长穷主任还没和我沟通交流,可依我的观察,高老师是回乡小去了。”

何老师看看大家,有些沉重的分析着。

“明天的教学任务,恐怕得二个校领导自己上讲台顶起了。如此,大家的生活就得全靠自己自力更生,而且还得上前支教……” 前来支教的同学,都是千百个大学生中的精英人才,何老师如此提醒点拨,大家岂有不明白之理,都看着班主任老师默默点头。

这让领队的何老师,高兴的笑了。

要知道,“支援地方教育”一语,听起来虽然很责任很神圣,可里面包含的内容却实在太多太多。最主要的,支教老师虽然都是大学生中有社会责任感的精英,可毕竟都是还在读书的年轻人,自己尚且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却要负起支教的重任,这就有一个以身作则和如何引导学生的问题了。

作为多次担任支教领队的何老师,心里十分明白。

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让这些热血大学生,迅速转换成真正的支教老师,溶入地方小教的日常工作中去。所以,她把自己的想法讲后,见大家能理解并照做,也就是开始了自己支教的第一步,自然愉快了。

大家说着聊着议论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山寨村。

全村顺地势而建,长宽各约二千多米,散落自如,东高西低。从村子全貌可以看出,历代村民们在修建自己的房屋时,都注重坐北朝阳,以保持房屋最好光亮和通风的“负阴抱阳”格局。 放眼望去,房前房后都是光秃秃的。

唯有几乎在每家房顶上,都安着小锅盖天线。

全村四周,绿荫环抱,良田横溢。充分体现了中国农家“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的稼穑惯习。村子中间,是一条很宽敞弯弯曲曲,明显是人们踩出来的村道,村道又分叉出许多小路,把整个村子紧切而有机地相连起来。

村道两侧,是全中国所有乡村集镇的标配。

各种小店小铺一家挨一家,老人们坐在店门前唠嗑,妇女儿童来来往往,十分热闹。村道中间,有一个青石垒成的纯自然性的大石堡,外宽中高,最高处是一块藏青色的长条石,纹理清晰,熠熠生辉,格外醒目。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把石堡的外貌摔打得斑驳陆离。

几十代的来者去者,把石堡的外宽坐成了光滑的石凳,高低刚好够一个成年人坐下休息。踏进村道,苏丹感到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到处都是沧桑,到处都是故事,清瘦儒雅的徽文化像风一样漫空飘舞……

燕子碰碰她:“瞧,外星人呢。”

苏丹眨着眼睛:“谁?在哪儿?”“我们啊!”燕子自得的挺挺胸:“瞧村民们的眼光,没见过吧。” “当然!”苏丹也挺起了胸脯,矜持的转动着眼睛。可闺蜜俩很快就发现,除了村口唠嗑的几个老人一直抬头在看着,一行人慢慢走过时,其他的村民居然连眼也没抬,就像没看见一样。

然而,一行人还没走远,就有人叫着追了上来。

“老板留步,老板留步。”大家转身,二个中年村民笑容可掬的看着大家:“带哩?很便宜的。”大家一时没回过神,大眼瞪小眼,都眨巴着眼睛,无言的看着他俩。二人被看得有些难堪,讨好般笑笑,又说:“住一宿也行,另算,干净卫生,质优价廉,很便宜哩。”

这下,大家全明白了,原来村民把自己当作了前来旅游的游客了啦。

何老师笑着摇摇头:“谢谢,不用了。”可没走几步,又被几个大娘拦住。这几个大娘揽客的方式有点特别,一对一,五个大娘,刚好把五人分别拉到一边儿。拉着苏丹的大娘,中个儿满脸皱纹胖乎乎的,一说一笑,笑到灿烂处,脸盘上居然还现出两个浅浅酒窝

“姑娘,我早发现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是老板的女儿哩?” 一

开始还充满戒备的苏丹,顿时乐了:“是怎样?不是又怎样?”“瞧,俺没看错人哩!”大娘得意的捋捋自己鬓发,冲着被别一个大娘拉着的何老师低低下巴:“那就是你们老板!母女俩长得可真像,都有大老板风采哩。”

苏丹更乐了,禁不住跺脚。

“哇呀大娘,你可真有趣儿。又是带人,很便宜,对不对啊?”“就是哩!就是哩!”大娘也毫不含糊,连连点头,一面警觉的看看四下,放低了嗓门儿:“如果你答应,俺就一减二,二减三。你们要住一宿更好,干净卫生,质优价廉,便宜哩。”

“什么是一减二,二减三呢?”

有点喜欢上了大娘的苏丹心里动动,也放低嗓音:“先给我说说吧。”“俺们的行情是带一人进山,15—20块,”“为什么是15—20块?一个价不是更方便吗?”“15是指孩子,现在出来旅游的,多带着半大的儿子或女儿,城里人叫什么亲子游……”

大娘毫无顾忌,套套术语从她嘴巴滔滔不绝流出来,直听得苏丹一个劲儿的抿嘴。

一只手猛的伸过来,一把抓住了大娘的左胳膊:“姥姥,走,回哩。”正说得高兴的大娘一怔:“干哩?生意哩。”“爹回来了,让你回哩。”苏丹定睛一看,也不禁一怔,哈,这不是那个李芳芳吗?

见苏丹看着自己,芳芳红了脸,朝苏丹恭恭敬敬的鞠躬。

“老师好!”然后,拉了姥姥就走。奇怪,芳芳姥姥好像是这几个大娘的主心骨,她一被孙女儿拉走,大娘们就同时离开,小跑着追了上去。几个支教这才松了口气,可聚在一起没走几步,又有村民不断笑嘻嘻的拦住……

直到一声响起:“行哩,他们不是来旅游的。”村民们才恍然大悟的让出村道。

然后像看外星人一样,对支教们看的看,摇头的摇头,离去的离去。何老师顿顿,对一边儿的老者感谢道:“谢谢!大爷好身体,高寿哇?”老者摇头:“何老师话重哩,俺今年刚满50,不敢称老哩,这是其一。孔圣人在上,自古学问比天大,更不敢称老哩,这是其二,”

有理有节,不卑不亢,支教们都怔住了。

苏丹忽然碰碰燕子:“哎,你不觉得他和某人很像吗?”燕子则眨巴着眼睛:“嗯,好像和,和穷主任像得很,也许是?不会吧?”何老师也有些迷惑:“说得好,大叔。不过,我看你和我们认识的一个人,有点像呢。你是?” “穷碧是我四姑娘。”

大叔倒也干脆:“早听她说过哩,中午你们到时,我俺也在欢迎的人群中哩。”

“这是我们老村长!”一边有村民主动介绍:“脾气大,本事大,能干着哩。”“少唠嗑,没你事儿,边儿去。”老村长挥挥手,那村民就乖乖儿的离开了。“老村长,你好,你好!”何老师热情的上前与之握手,一面介绍着支教的老师们。

“我们这次来的任务呢,”

“任务重,时间紧,责任大,对吧?”老村长和大家握握手,不客气地打断何老师的话头:“别说套话哩,每届支教的都这样讲,可都兴冲冲的来,老着鼻子走,穷折腾哩。”受了抢白的何老师,红了脸:“老村长,此话怎说?”

“进屋说哩。”他指指村道上面。

“我家就在上边,不嫌脏,就跟我进去唠嗑唠嗑?”何老师高兴点头:“那当然好,老村长,请!”村长之家在村道南则最上方,不破不旧,三进三出,门前一个三合土大坝,一条大黄狗神气活现,来来往往的巡逻。

从大坝望下去,整个半山寨村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半山寨小学的大操场。

穷主任不在家,村长老婆,一个手脚麻利的中年大婶,端来长木凳,茶水,老村长就招呼大家坐下,一起随意聊着……回校路上,太阳虽然还没落尽,那月亮却升了起来。山峦山路都浸润在清亮之中。

慢慢地,清亮变得朦朦胧胧。

村道二旁也响起了蛙鸣,空气里荡漾着草香花香,夜空中不时有无名鸟儿扑腾腾的飞过,留下一串余音,久久不散……都市里的大学生们,哪见过如此美妙宁静的山村夜景?忘情之下,闺蜜俩高兴得竟围着何老师蹦蹦跳跳,追追打打的。

俩个小刘也打破拘束,一面保镖似的保持着警惕,一面打开了话匣子……

山路上的笑声一定传得很远很远,半路上,大家意外碰到了穷主任,送她的是陶校长。相互客气过后,陶校长就告诉何老师,高老师回乡小去了,明天的课程安排,等他送了穷主任后回来再商量。

何老师先对教务主任礼貌笑笑。

然后,告诉陶校长:“我们己见过老村长,才从他家出来呢。与其回去等你,不如我们一起送穷主任回去,再一起回来,顺便也就沟通交流了。”“好的。”陶校长点头,一双眼睛在夜色中闪闪发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书小说 支教札记 第3章 巧遇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