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两条腿

世间的大事小件都有一个体系,都有来龙去脉,都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智慧的人是不会被一面,一语,一词所蒙蔽。

现在自媒体的发达,各种平台软件,每天信息如爆炸般泛滥,而我们深陷其中。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去辨别,甄选,归类,整理,思考,最终能为己所用?我感觉这是个非常考验人的技术活儿。

昨天,我写了阅读的重要性。就有人问:我孩子从小也没少看书呀,我们有机会就买,得空就借,感觉也读了很多,怎么这个作文不会写,语文成绩就不理想呢?

这就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了。很多讲座或者流行的言论,多数都是思想的引领,意识层面的影响。因为要想让阅读的方法和效果体现出来,是需要长达几年的实验,在实践中才能呈现。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如果能把听众的思维打通,意识强化,我想讲座或者论文的内容就已经实现它的很大一部分价值了。即使,我们觅得一些方法和措施,我感觉也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永远无法预测的真实生活、临时的突发状况、孩子个性的前提、每个家庭和环境的差异等等,都会导致你觅得的方法不会让你一劳永逸。所以,千万别指望谁的一些秘诀能让你高枕无忧。

我想,这里包括一些高人和领域大家的专业内容。因为,人家讲得再好,你没有真正理解,甚至没有后续的跟进学习,更没有结合自身的深度思考,如何让这些华丽的理论落地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局限,可能水平高的人局限小,咱水平低,局限就更多。

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变”才是世界永恒的状态。可能今天你认为对的,明天环境变了,原来认为对的理论可能就不适合了。赫拉克利特还明白地表述: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人的言论都不可过于信奉。只可以作为一种多渠道,多维度看待问题的参考内容。这样,你就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运用名家名话。

阅读是孩子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孩子语言表达的前提。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然而,前面那个家长的疑问也是真实的。怎么回事?阅读对语文学习和语言表达到底有没有作用?很多人因此可能会半途而废,尤其是一些对文字本身不敏感,对文科本身不那么擅长的孩子,这样一通无效的尝试,反而变本加厉的在语文或写作上颓废了。

阅读要想有效果,这个过程一定是立体的。你只知道阅读重要,就只管多读。这显然是单线思维,只是事物的表面,只是阅读学习的冰山一角。

这里牵扯到一个追问的思维。需要生发疑惑,进行追问或许是很快找到路径的方法。就像地质勘探者说此处有石油,你兴奋地钻了十米,没有;又钻100米还没有,那就得思考了,具体往下钻,还是在圆心周围再看看,或许就能打通。千万不能因为感觉无效就彻底否定,或者就彻底放弃。

老人常说: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一直坚信,应该是有道理的。

此时,你可以追问,我们读了那么多书效果不大,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呐?继续深入,而非折路返回。这样可能就把思维转换到寻求读书方法上了。这里面的水太深,我只借机谈谈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朗读”。

个人认为学生时代,大声朗读很重要。虽然我们的阅读有默读、指读、浏览,精读,跳读等等。但大声朗读可以作为这些阅读方式的基础。其它各种跳读、默读、浏览,更多的调动了大脑的罗辑思维,训练了撷取信息的能力,偏向于静态的思考。但是,我们阅读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所以,只有静态的输入,或许只是存储的过程,就类似家里储藏间放置的物品。很重要,但又不会经常用。

朗读,就刚好弥补了这样的缺陷。因为有效的朗读应该是调动了手、眼、脑,耳等多种感官,这样多方力量齐头并进,各路人马奔走效力,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呐!

要想读准确,就必须认真仔细看,稍不留神就会多字少字,甚至错字。锻炼了专注力。

要想精读得有效,最好“手不离笔”,随时还能勾画批注,书写疑难字等。这样词语的理解要比默读或许会好点儿。

大脑的运转也要比其它阅读方式调动的区域要多。你得迅速感知这个字的读音,支配嘴巴喉咙准确发音。你得支配大脑神经理解意思,以备更好的朗读。同时,大脑神经还在调动手的书写。最后,大声朗读必然是自己的耳朵听的最清楚,还锻炼了听力。所以,这一系列的活动同时参与,朗读的内容不仅被存储起来,同时已经在大脑的各个路径留有痕迹。那么我们语言表达或者口头表达时,是不是大脑的输出就方便的多。就比只安静存储起来的内容更容易被调动起来呐!

当然,我认为朗读很重要,也并不是说其它阅读方式可以省略。朗读更针对一些精读的内容,比方说语文教材上的现代文,古诗文等等。默读,浏览等方式的储备可以为精读提供能量。已有的知识储备越丰富,与新知识产生的链接越多,那么学起新知识就会很轻松。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朗读熟练到一定程度,就是背诵了。背诵是朗诵的升级版。精读的内容反复诵读,进而达到背诵,这也是一条学习的捷径。

最近在看《苏东坡传》,苏轼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评价,简直就是陈子昂所说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稀缺人才。他可以说就是个不可超越般的神话……

这里除了有天资的成分,更多的是苏轼自身的刻苦用功。《苏东坡传》中有这样的记录:“苏东坡十一岁为应付考试,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在班上背诵时,学生必须背向老师而立,以免偷看敞开在老师桌子上的文章。肯发奋努力的学生则将课本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传统的老方法则是要学生背一整本书,包括标点符号。这样用以检测学生是否彻底了解。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是用这种方法。……将一本书逐字抄写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样的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这样天资过人的人都需要在少年时大量地背诵抄写,用这些又苦又笨的办法成就了后来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的潇洒。我辈凡人难道不该更甚之吗?

回到阅读上来,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多读多背,而且能够把读到背过的内容通过写作进行运用。这样,长期坚持,才能把大量阅读形成的无意识储备,转换成外显的有意识的写作能力。

只大量读,没有择精华背诵,没有不间断有意识地写作训练。就像具备了优良的种子和肥沃的土壤,没有后期精细的管理,那么秋收的成果依然令人沮丧。

语文的两条腿——读与写,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一个立体的、系统的、宏大的工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学习的两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