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觉醒,首先是父母的自醒。

社会在发展,教育的高度和深度,广度都在不断的延伸,幼儿园从无到有,再发展到胎教、早教;硕士,博士,留学生等高知人群也在不断扩大,博士也越来越普及。虽然我们把孩子培养成才,但是家庭问题,孩子心理行为问题日益显现出来,草莓族、啃老族、自利族、考试族、成绩族和直升机妈妈等社会现象或已成为社会常态。走的越多,懂得也就越多,现在想解决这些问题,已经不是想当初赵老师想的,办一所甚至多所幼儿园,带好娃娃就能解决的了。 

因为,教育的根不在学校,不在社会,在家里,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孩子第一所学校在哪里?

一提起教育,我们都自然地想到了学校,小学,中学,大学;辅导班,课外机构。

其实,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欣喜地来到了他们的学校,那就是他们幸福的家,我们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习总书记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生活是一本耐读的书。当孩子们到中年,或步入晚年时,才会更多地想起双亲,感念父母对自己人生影响,以至于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模仿着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所以,我们要把孩子教育的大厦建设牢固,就要打好教育的地基,扎好教育的根。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仅要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工作,还要准备做好孩子“终身老师”的工作,做好家风传承。

孩子的成就源于哪里?

家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土壤。

有智慧的人培养孩子的三句话是:

第一句话“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了。”不包办,把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拥有了责任心。

第二句话“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讲德行,告诉孩子做人的标准。

第三句话“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来还有口饭吃。”无私的爱,无尽的爱!

而同样的问题,有的人说三句截然不同地话:

第一句话:“宝贝,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爸妈妈帮你搞定!”剥夺了孩子负责任的权利,培养出了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第二句话:“宝贝,出去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一定要还手!”基本的做人准则都没有教对,可能培养出“缺德”的孩子。

第三句话:“我告诉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别来找我!”有条件的爱,根本不是真爱。

父母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所以说孩子未来的成就和父母息息相关。俞敏洪曾经说过,他继承了父亲做人做事的宽厚,母亲身上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家长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根是从家延伸出来的,而家的经营关键在家长。能把“家长”这个光荣而沉重的头衔顶起,何不需要像对待一种职业一样敬畏和担当?

“温暖、和谐,亲密”这些字眼,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养分”;父母恩爱相处,和孩子共同成长,同担责任,教育步调一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环境。

宋庆龄曾说过,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现在我们成人接受的教育多是有关就业、技能的教育,却忽视了自身的教育——家长教育。

家,才是教育的根


如果把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比作一棵大树的话,家长教育就是大树的根,家庭教育就是大树的干,学校教育就是大树的枝,而社会教育则是大树的叶,而教育的对象——孩子,就是大树的果实。

大树的“根”是不可见的,却是最重要的,它为整棵大树提供营养,没有根就不会有大树。家长教育作为大树的“根”,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这也是我们很多家长最容易忽略的地方。要想让孩子成人成才,必须从源头和根本上入手。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所说:“国家之命运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家长手中。

教育是一种自醒,首先是父母的自醒。那些先知先觉的父母总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董卿感谢父母给他的阅读习惯,俞洪敏感谢父母给他的宽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宋庆龄也感叹家庭对她人生的影响。

在今天家庭中,作为一个家长如果想带领一个孩子、家庭或者一个家族有所作为,需要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真实环境,通过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掌握一些教育的科学原理,努力成长为一个有理论有方法有行动的的父母。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是一种觉醒,首先是父母的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