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正式走进课堂。其中,小学低年级读本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在八月底,有幸参与了市教科院组织的读本网上培训工作,对该读本的解读也有了新的看法。

如何教好《读本》,我觉得大致分为三点: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

1、 为什么教?

  党的十八大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课程教材是育人载体,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起点,在这个阶段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因此,在本阶段安排这样一册读本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教什么?

小学低段读本一共分为六讲。从爱国、爱党、爱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讲到我的梦想、责任感和使命感。低段的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清晰地认知,此册教材重在培养孩子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启蒙引导,在孩子幼小心灵里埋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增强孩子对国家的认同感,从小立志听党话、跟党走。

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除了解读读本的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了解什么是共产党,作为小学生怎样紧紧跟随党的脚步,为国家、民族做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例如在《党和人民心连心》这一课中,戴苏婷老师用身边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党员模范。以大家亲身经历的疫情为例,每位同学待在家里不聚集、戴好口罩、勤洗手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将空泛的爱国爱党的概念落到了实处,教会了学生从小事做起。

3、 怎么教?

1、 教师以身作则

作为教育者,首先自己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才能讲得有底气。才能真正做到说得清、问不倒,难不倒。

亲其师信其道。高尚的人格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孩子都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老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将自己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通过言行传递给学生。

2、 立足课本,适时拓展

本册读本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照片,这对于低段的孩子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在

备课的过程中就需要挖掘每一张图片背后的故事,建立联系,让学生感受故事背后的情感。在《党和人民心连心》这一课中,戴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共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党之情,将价值观内化。除了课本的图片之外,还可以通过拓展,出示相关的数据,将数据与课文内容想融合,引导学生寻找数据背后的故事,从而感受情感。除了数据补充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增强学生的感悟,拓展身边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讲述所见到的故事,用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共鸣。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读本》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国家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爱国情操从小抓起,我们《读本》教学老师仍需不断摸索和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