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作者: [法] 丹纳

。。ISBN: 9787521712766

。。内容简介。。

西方艺术哲学史,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很多人想要了解却又望而却步。

法国知名艺术家、历史学家丹纳,将这部《艺术哲学》带给大众,为普通人打开了解艺术哲学的大门。

该书跨越地理、历史、政治、文学和宗教等各个领域,娓娓讲透雕塑、文学、绘画、音乐、建筑五个艺术门类,讲到荷兰绘画,丹纳甚至会从荷兰特殊的地势与气候分析起,剖析环境对画家性格的影响,对色泽与风格的影响……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读来让人豁然开朗,如梦初醒。

从古希腊到19世纪,整整两千年西方美术哲学精髓,在丹纳笔下,变得轻松有趣,亲切可感。阅读这部传世杰作,零基础没关系,您将不知不觉掌握西方美术哲学精髓,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懂得关心美好事物。

法语翻译界泰斗傅雷,翻译本书中译本期间,忍不住亲手摘抄6万多字,寄给其子傅聪。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H. A. 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

法国知名艺术批评家,史学家,被称为“批评家心目中的拿破仑”。

丹纳一生潜心学术,精通希腊文、拉丁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曾游历整个欧洲,其后在四大美术学院之一巴黎美术学校担任教授,开设美术史讲座,本书便是这一讲座的结晶。

丹纳对法国文学有深远影响,其写作影响了左拉、莫泊桑等人,茨威格也曾就丹纳作为其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其主要著作有《艺术哲学》《拉封丹及其寓言》《现代法兰西渊源》等。

译者简介

傅雷(1908-1966),知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公认的法语翻译泰斗。

出生于江苏南汇(今上海浦东)。20岁留学法国巴黎大学,23岁回国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66年,与夫人朱梅馥同殁于上海寓所。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忠于原著,传神流畅,带着火一样的热情,深深打动读者。主要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丹纳、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


。。精彩短频。。

#

收到如此厚重的书籍就很惊喜,打开它,就像打开一座小型艺术博物馆。里面流淌着丹纳的思想,傅雷流畅的翻译,还有一帧帧精美的插图。此书为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授课的讲义,也通过这本书,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上一堂堂优秀的艺术课,不仅仅是艺术,还有艺术哲学,艺术史学,甚至艺术科学。 《艺术哲学》的意义,不仅仅是一堂堂艺术哲学通识课,一座私人掌上博物馆,还有激发人们走出课堂与博物馆后的无限联系与想象,从自然到人性,享受美的提炼与塑造。

#

太喜欢这个版本了…… 巨大的开本,精良的编排,彩墨油印的纸张。 绝对是享受啊,这书单从装帧来说就是收藏级别的。

#

把世界的名画搬到家里来~

#

这本书真是让我涨了知识,大开眼界。一幅优秀作品的产生代表了一群人的优秀,只不过这幅作品和作者是其中的代表,个人永远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艺术也是如此,离不开时代和环境。

#

大约三千年以前,古希腊种族开始出现,他们优秀聪明,抱着一种簇新的人生观。而当时在希腊城邦中,每个公民都是一个自由的人,在城邦中完全自由自主,而每个公民都为了本邦的荣誉,为了自己的野心,每个城邦都想制度和压倒别的城邦,为了培养优秀的公民,他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教育。

那时候没有工业,打仗全凭肉搏,要锻炼每个公民,每个士兵的身体,使他越耐苦越好,越强壮矫健越好,总之就是要造成体格最好战斗力最强的斗士。这时候斯巴达城邦成为了全希腊的榜样和推动力。

斯巴达是这样做的,第一是要制造强壮的种族。像办种马场一样,体格有缺陷的婴儿一律处死,选择对生育最有利的时期结婚,男性可以让自己性格相貌好的朋友,给自己的妻子借种,来生出基因更优秀的孩子。

第二步是培养个人能力。青年人不论男女都要接受严格的训练,互相监督,拳打脚踢,在寒冷的欧罗塔斯河里洗澡,忍受恶劣的气候。在练身场上角斗、跳跃、拳击、赛跑等等。把赤露的肌肉练得强壮有韧性,目的要练成一个最结实健美的身体。

希腊人的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考的头脑或者敏锐的心灵,而是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在爱琴海岸的民族中,其他民族都以裸体为羞,只有希腊人毫不介意的脱掉衣服参与体育运动。斯巴达的年轻女子运动时也差不多是裸体,可见体育锻炼的习惯把羞耻心消灭或改变了。

体育运动会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皮提亚运动会,尼米亚运动会都是展览和炫耀健美身体的场合,在他们眼里,肉体自有肉体的庄严,不像我们现代人只想把肉体隶属于头脑。运动会优胜者的荣誉是当时最高的荣誉,有个叫做“克罗顿人米隆”的角斗冠军,被选为将军,他身披狮皮,手执棍棒,活像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

而肉体的完美就被希腊人看做了神明的特性。荷马的史诗中的神明与凡人拥有一样的躯体,刀枪可入的皮肉,有同我们一样的本能,情绪和欲望。

而这些思想成就了雕塑艺术。一方面,得奖的运动员都会立一座雕塑做纪念,让世人看他们健美的体态;另一方面,神明也有肉身,用雕塑来表现神明是很自然的事情。而雕塑家们在体育场上,敬神的舞蹈中,公众竞技比赛中,经常看到健美的裸体动作,看到表现力量、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姿势。

三四百年间,雕塑家们就是这样修正发展自己对肉体美的观念,使他们发现了人体的理想模型。结果雕塑就成了希腊的中心艺术,没有一种艺术能把民族生活表现得这样充分,受到这样耳濡目染的培养,流传的这样普遍。希腊的一切社会基础、制度、风俗、观念,都在培养雕塑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

“最早的画派,科隆画派(14世纪末至15世纪前半叶),……16世纪的德国大艺术家丢勒……卢浮美术馆有他的老师沃尔格穆特画的一小副《基督》,还有他同时代的克拉纳赫画的《夏娃》……到了今日,他们所重视和欣赏的仍然是内容而非外形。科内柳斯和慕尼黑派(19世纪)认为思想是主体,技术是次要的东西;老师只管用脑子,动笔的是学生;他们的作品纯粹是象征的、哲理的,目的是要观众对某个道德的或人间的真理加以思考。”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个人主页查阅。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哲学》作者: [法] 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