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丝线》作为一部同性恋电影而广为人知,然而导演的本意却醉翁之意不在酒。影片开场比拉尔和他的好友哈吉姆在上语言课的片段,看似很突兀,却是主角马利克登场的铺垫和整部电影的内核。
看看两人的对话:“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寻根?去……?”,“回去……每天都在后悔。”,“我后悔回来。”这些话在主角登场前的袒露,实际上也是马利克的心声。同时,对祖国感情的复杂和对母亲感情的复杂其实是一样的。整部片子由“回国”这个话题引出马利克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机场里母子两人见面,那种亲热是真实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母亲的无觉知的控制和儿子不自然的反抗。母亲:“天热,把外套脱了。”儿子:“这是夏天,到处都是空调。”母亲:“心情不好吗?”……母亲对马利克的爱无孔不入,儿子的窒息感则显而易见。最后,母亲挽着儿子离开机场,却没有意识到儿子已经人到中年。
两个姑妈和母亲一样“深”爱着马利克,她们也无视马利克的边界,和母亲一样侵犯着他。“你不要再开摩托车”,“他会去工作,当然会做建筑师的工作。”母亲对儿子的未来毫不选择的设定,终于让马利克癔病发作,他开始去扯衬衫上的“白丝线”,母亲对此司空见惯,却丝毫没有发现儿子的病根不在别人,那个线团就挂在自己的嘴上。
马利克生于突尼斯而生长于法国,因为父亲即将死亡而不得不回到祖国。童年的马利克一直臆想着自己身上有一根白丝线,这根丝线牵制着他,无穷无尽,摆脱不掉。马利克回国之前的生活其实也是被设计好了的,一切在这个富有的家庭里都那么顺理成章,带着深深的温情和爱,还有不容置疑。
崇尚中产阶级生活的母亲和两个姑妈,对家族的驾驭确确实实超越了一般人的生活,她们富有而奢侈,同时专制地爱着孩子们。作为回报,马利克表弟瓦辛醉心于招男妓,享受付费的快感。表妹则和她的女友同居。为了摆脱母亲们的控制。表妹和马利克协议形式婚姻,这让母亲们异常满意,尽管不明所以,她们确实喜欢孩子们能够在她们无时无刻的注视下生活,表亲结婚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了。
尽管是穆斯林国家,母亲仍然拥有着女佣瓦法和男仆比拉尔,比拉尔是一个野性魅力十足的男孩,渴望挤入上层社会,他敢爱敢恨,没有约束。他的野性自然之美拨动了马利克的心弦。他不可抑制地骑上他的摩托车,穿行在突尼斯的大街小巷……
突尼斯是一个男权社会,女人很少抛头露面,然而马利克家族却不是如此,妈妈和姑妈们掌控天下,不仅如此,表妹公然和女友在她爸爸面前秀着恩爱。在姑父的暗示下,马利克和表妹有了形婚计划,因为姑父想明确知道自己的外孙的父亲是谁,而不仅仅是捐赠的精子。
比拉尔和马利克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阶级差异,然而比拉尔不考虑这些,他一方面接受马利克的示好,一方面也主动出击:“我想借穿你的鞋。”,“我们要不是同一尺寸呢?”,“没关系。”这几句话是双关的。试探和劝告,比拉尔勇往无前。马利克最终带着比拉尔去了绿洲俱乐部。这是他们之间的一次正式的互相试探,然而却没有结果。
母亲对马利克时而严厉时而温柔,又一次使马利克深受白丝线困扰。父亲的病情严重,母亲对父亲像对自己一样,那种不容置疑的爱和温柔,马利克也看在眼里,他无力挣脱这种亲情,即使表妹的形婚也帮助不了他内心的束缚。这一天晚上,在清真寺模型下仍然不能平息孤独的马利克赤脚去找小屋里的比拉尔,而这时比拉尔却也在绘画中按耐不住寂寞去了平时不敢去的马利克房间,两人终于又独自面对面交谈。“我来还你唱片。”,“好听对吗?”“嗯”,“多拿几张,全拿去。”……但是,比拉尔却再也不愿意说哑语了,“我来是想告别的,没什么意思了,我继续住着。”马利克像个孩子般蹲了下去,比拉尔质问他,“知道我在这儿算什么?陌生人?”马利克道出了心声,“我只跟陌生人处的好”。没有温情的束缚,马利克即使被人糟蹋却也是心甘情愿的。这一次,比拉尔不再打哑谜了,他主动出击,掳获了马利克。
马利克的卧室里温情似火的一幕被母亲亲眼看到了,她暴怒,然而却大势已去。儿子有了爱人,她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样控制他了。虔诚的穆斯林女仆瓦法目睹两人的亲密,尴尬而又惊慌失措,这是她完全不能理解的世界。母亲找到叔叔求助,却被叔叔指出,其实她一直都知道,因此把马利克送去法国贵族学校,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所有这一切,在这个家族都不是大事,唯一重要的就是这事不能让马利克的奶奶知道。她才是这个家族一手遮天的人物。转了一圈发现只有自己蒙在鼓里的母亲,回到家里发现儿子已经和比拉尔离开了,她失去了丈夫(对丈夫的控制?),也不能再掌控儿子,终于心力憔悴,进了医院。
这边马利克和比拉尔开始了浪漫的蜜月旅行,这里可以看到非洲国家突尼斯的美,海滩、沙漠、山林和迦太基古城。爱情终于治愈了马利克,当然,当他知道母亲住院还是又被“白丝线”缠住了。漫长年月的捆绑,在这一刻缠绕而来,却因为有了爱人而让他有了力量表达出来:“总是这份内疚,我就没办法不带着它过活,快乐永远是别人的,我得到的只有丝线和内疚!”带着对母亲用尽办法的操控的厌烦,马利克和病榻中的母亲见面了,然而这一次,母亲不再是那个让他躲避不及又割舍不掉的亲人了。她似乎已经明白,儿子已经成为别人,而不是那个她想象和描画出来的乖孩子,没错,病房里的母亲看到了马利克,而不是她的儿子。两个人之间用“白丝线”纠缠而成的母子关系,终于还原为一个老妇人和一个中年男子的关系。
这根线断了。
“马利克,我只想你过的开心,我不只是说说,是发自内心的”,母亲说。这一刻,相信马利克是放松的,他终于等到被母爱释放的这一刻了。这一刻,他也终于能够自由地爱着自己的母亲了。有人说,最好的爱就是放手,一点没错。
“我要出去办点事,要不要陪我?”一个新型母亲出现了,如果在影片开始的样子,这句话应该是,“你会陪我出去办事的。”即便如此,马利克还是下意识地去拽身后的白丝线,却牵到了比拉尔的手。这一刻,是“白丝线”真正的终结,唯有爱。
影片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表妹和马利克结婚了,伴郎伴娘都是他们的爱人。表弟瓦辛似乎也不再买春而有了固定的男友。心从儿子身上拿回来的母亲活的更加挥洒自如。异教徒哈吉姆(比拉尔的同学)狂热地追求着瓦法,那个虔诚的女仆。每个人都在活着自己,不再有“白丝线”。
《白丝线》乍一看是一个充斥着母子恋、主仆恋、同性恋、老少恋、跨宗教恋等等所谓怪异恋情的大集合,却是以用“白丝线”象征着跨越了界限的亲情这根主线,用这样的张合力来告诉人们:尊重是人和人之间最好的纽带,也是最自由的纽带。片尾马利克教儿子游泳,最终松开丝线的画面,极具温馨和力量,他的儿子简直就是比拉尔的翻版,片中马利克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越来越像他了”,在这里终于有了答案。
最后以《圣经》中的一句话来总结本片:这其中最大的是宽容
——哥林多前书13.13
——尼达写于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