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更衣记》|谁说中国人不在乎版权,那是因为以前没条件

《更衣记》这篇散文我在写张爱玲文才的时候有提到过,今天我想具体介绍一下这篇文章。

稍微了解张爱玲的人,大致都能知道张爱玲是个爱美的人。特别是对服饰有着别样的钟爱。就像她自己在《更衣记》中的那句话:

“男子的生活比女子自由得多,然而单凭这一件不自由(指的是男装平淡,没有太多选择),我就不愿意做一个男子。”

可见张爱玲对绮罗珠履的女子服饰的喜爱之情了。都说自古女子皆爱美,女性的服饰、首饰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会比男子多出许多。因此说起服装的变迁,往往都是女性的服装更有谈资。

张爱玲的《更衣记》就是着重介绍着女子的服饰,以及影响着服饰变化的文化和时代。

看着这篇洋洋洒洒的万字散文,如果不知道它渊源,我们根本想不到这篇作品最初是以英文版的形式登于洋人的杂志上。毕竟中文版的真的没有一丁点儿的“翻译味”。流畅自然,处处透着张氏的诙谐幽默,以及她夯实的文化功底。

就像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这篇文章最初是写给洋人看的,所以有更多“张看”的成分,更为客观。作者站在“第三人”的角度,从对熟悉事物的情感中抽离出来,让整篇行文中,没有太强烈的谴责,亦没有太强烈的喜爱之情。把更多的情感流露都留给读者自己去体悟。

这就是很多人喜欢张爱玲作品的原因,我一直觉得张爱玲的文章很“接地气”。没有学者的那种高高在上,难以触碰之感。她的炼字炼句都与读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可又不会让人觉得太远,有着很特别的亲切之感。

《更衣记》虽只是一篇万字散文,但其中所涉及的服装文化却是非常地道且深刻的,是一篇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值得反复诵读。

一、从《更衣记》中看满清到民国时期的服饰变迁

我国汉人的传统服饰主要还是“宽衣宽袖”为主,就算到了满清,因为“男降女不降”,女子服饰还保留着明代的遗风。我国传统服饰除了这个特点,还有个重要特征就是:图案精美且繁缛。

美则美矣,就算现在我们都会惊叹古代服饰的华美。可惊叹归惊叹,现在的人们习惯了“轻装上阵”,也没几个人真的愿意天天穿汉服出门。因为真的很繁琐,也极其不方便。

现在的古装剧,为了视觉效果,服饰颜色亮丽多样。并没有原原本本地还原当时的服饰特色。

只要稍微对古代服饰有点了解的都知道,我国汉人服饰在颜色上限制很多,就算是最开明的唐朝,在颜色的选择上也有诸多礼节需要讲究。

明朝服饰

再说回清朝时期,服装虽然也是多样的,可这个“多样”指的整个社会包括皇家贵族的女子服饰样式、图样上的多样。颜色方面可供选择的,依然不太多样。特别是汉人的良家妇女,书中对此是这样描述的:

“出门时袴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庆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者雪清。”

满清覆灭后,民国时期的服装也是经历多次改变。民国初年,受西方影响,再加上大家开始谈论人权主义了,为了表示对旧时代的抗议和对新时代的向往,开始“露胳膊露膝盖”了。衣领也不再是高的吓人的元宝领了,开始出现圆领、方领、鸡心领等等。

旗袍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关于旗袍的来源,争议一直比较大。但对旗袍兴起的时间上并没有太多争议,基本都认同在民国初年,也就是1921年左右。

再接着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男女的服装搭配上开始了中西合璧,大都是里面中式的服饰,外面搭上西式的大衣或者外套。

这个搭配在我们看来貌似挺合理的,因为我们现代总有各种“混搭风”,再加上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自然很容易接受。可对于那个时代的张爱玲看来就是“奇怪的装束”了。

张爱玲的不认同,更多的是嘲讽那时对人们对西式文化的盲目追求。由此可见,服饰的变迁,背后所代表的是时代和文化的变迁。

“中西合璧”式的穿衣

二、服饰变迁史的背后是文化的变迁

我国千年的朝代更替,在文化上虽然也有许多不同,可关键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仍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故而,民国之前的服饰,特别是女子的服饰大都是把整个身体都包裹在内的。除了一个朝代例外——唐朝。我国汉人女子在穿衣打扮上,除了在唐朝时期能“露点肉”,其他时期都是“里三层外三层”把妙曼女子包的跟粽子似的,毫无形体可言。

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因此,在穿衣打扮上女子只是衣架子,完全不顾及女子的感受,只管把“得体”二字往身上套。儒家文化里女子不能太醒目,也就是说,不能太引人注意。所以在服饰上基本都是大同小异,没有个性可言。

唐朝虽然被蒋勋老师称为“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可这仍然还是男子受益更多。女子除了相较而言能“露点肉”,其他的真没什么自由可言。

就拿出行来说,除了特殊节日能够露脸出门,其他时间只能偶尔出门,还得带上帷帽才行。还真真就是那句话“女子不能太触目”。

唐朝仕女图

这样长期的压抑,以至于到了民国初年,从西方流入到人权主义和男女平权的说法,让女性特别的敏感,排斥女性的一切,从服饰上开始模仿着男子。这个时期就是旗袍由来的重要源头了。

前面提到,旗袍的由来一直存在争议,其争议的点主要就是它从何演变而来的。在书中张爱玲也给出了答案:

“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满清,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

这里我先从服装由来的层面来解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得到两个信息:一是旗袍是满清旗装演变而来的;二是旗袍也是借鉴了汉人男子长袍的样式而来的。

这点从现代出版书籍中,比如袁杰英教授《中国旗袍》以及包铭新教授《中国旗袍》还有《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中,能找到相同的观点。书中一致认为旗袍和旗装袍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先秦两汉的深衣。

解答了旗袍的由来,再说说其文化的影响。张爱玲在文中也为此作出了解释。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

自古以来形容女子都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初受西方平权文化熏陶的女性为了表明自己与男子平等,就开始在服装上将男子的“一截”长袍,进行改良,这才有了旗袍的初步雏形。

这种做法尽管在现在看来有些极端可笑,但是那时的文化背景,以及周围的情形,只能容许她们在服饰上假装平权,实际上仍然是各种的不公平和压抑。这从张爱玲的小说中,对旧式贵族家庭的小姐们的描述里就能看出端倪。

不论是《金锁记》、《倾城之恋》还是“二炉香”里面,旧式大家族的小姐大都是以嫁人的方向去教导,而不是教会她们如何找份工作安身立命。可见,那时的文化背景中,女子受到的抑制有多深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她们会做出这样“滑稽”的举动来了。

男子的“一截”穿衣

三、文化的变迁中,必有借鉴与融合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变迁,流传至今的文化自然是经过了漫长的融合变化而来的。

就说现今的日本,还保留着很多类似我们唐朝时期的文化,比如茶道、服饰、建筑等等。可又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文化,这就是文化融合的关键所在了。好的文化本身就是相互借鉴和经过本土化的融合而来的。

这世上几乎每一件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来,都有其出处和源头。就拿旗袍来说,它的争议很多。我之前看到有篇文章说,旗袍跟满人的旗装没有一点关系。这个观点非常奇怪。

旗袍和简化版旗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随便找张图片一对比就能看出来,所以要说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是不信的。

现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年代,随便来个出处不同的,却相似的两个物品出来,就有抄袭之说,引起版权的争端。到了旗袍和旗装身上就没有延续的说法了,还彻底否认了借鉴的关系,这难道不奇怪吗?

旗装与旗袍

满清因为吸取了元朝失败的教训,要融入汉文化,所以在很多方面,有着汉文化的影响,比较外显的当然是是在服饰方面了。满清贵族的服饰虽然还是以它自己原来服饰的特色为主,可也有着汉文化的身影。

我们汉族人的服饰在清朝时期,不得不说也有受到满族服饰的影响。

服装是文化的外显表达。服装变迁的背后一定有着文化的变迁。而文化的变迁中,必定会有借鉴和融合。就像张爱玲在文中提到的:

“我们的时装的历史,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些点缀品的逐渐减去。”

张爱玲对于我国传统服饰上华而不实的装饰品是持反对态度的。我们现在虽然兴起复古风,可对繁美的图案和繁琐的服装样式,仍旧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不会真的想要穿着出门。

服装能够从繁琐演变为简便,这个不得不归功于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冲击作用。让我们的服饰史能够实现“世纪级”的跨越。让当代的我们成为受益者。

是以,当代的我们对于不同的文化,本身就要有更宽容的心态去接纳。自己的文化虽好,也不能就此固步自封,不接受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

陈数扮演的白流苏

四、总结

张爱玲在《更衣记》中对“中西合璧”的现象更多的是以揶揄的口吻来叙述。主要还是看不上民国初期,大家对西方文化不加过滤地全盘接受的现象。就像文中的那句话:

“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

那时的人们急于摆脱旧式制度,对旧式文化全盘否定,看待西式事物就像是看到新时代一样,认为全是好的,没有坏的。张爱玲尽管对旧文化也提出了批判,但明显多了理性的成分。她否定糟粕式的旧文化,肯定精华版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带着这种理性的思维。

因而,张爱玲的多部散文作品中,就算是“私语”成分更多一些,也不影响其“张看”的客观成分。因为,她本性就是个偏向理性的人。她文章中的观点,虽说不上多么的中立,却也不会偏激。这点上,如果不是理性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这也是我钟爱她的文字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爱玲《更衣记》|谁说中国人不在乎版权,那是因为以前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