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

一、汽车行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趋势

1、汽车市调:更了解用户的企业,更能赢得用户,追求极致体验的互联网企业,将跨领域威胁到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车企

互联网让调研分析变得更快更全成本更低,传统的汽车调研水平,落后于大数据分析。互联网和大数据让企业更贴近用户,但现有生产关系中互联网无法主导,限制了互联网的发挥

2、汽车研发:汽车工业发展,让PPT造车成为现实,新能源是中国的弯道超车战略,智能汽车才是突破汽车行业壁垒的第一生产力

工业发展让汽车研发周期加快、成本降低、各领域高端人才聚集,这让许多更了解客户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快速研发自己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研发受制于传统车企,但对中国汽车工业有弯道超车的战略意义,智能汽车研发将才是突破行业壁垒的核心技术,在这个领域将由科技企业主导,传统车企失去优势。

3、汽车生产:自动化生产线,让批量生产能兼顾效率和多样性,工厂都被垄断,造车新势力需要在合作中突围

生产线规模化让成本降低,自动化设备让效率提升的同时兼顾多样性,生产原料成本一直在降低,现有的生产关系是汽车制造大衰退的结果,工厂都垄断在传统车企手中,造车新势力需要在与传统车企在合作中突围

4、汽车销售:传统销售成本上升级,竞争加剧,电商、新零售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会颠覆传统销售网络

汽车销售周期变短范围变广,销售成本却随服务种类和环节增多而上升,新零售、电商等全新销售模式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传统4S店经销,新技术将会颠覆传统销售网络,主机厂主导的销售利益分配关系链,将在造车新势力全新销售发展模式中被重塑

5、用车车品:新兴增量市场刺激生产力发展,产生很多利润丰厚的中小企业,电商渠道完美匹配企业与市场,未来将是品牌的竞争

随着汽车增多车主升级用车体验的需求急速增加,汽车周边产品的产业生产力得到激发,这是一个新兴市场由小企业直接生产制造利润丰厚,但苦于渠道搭建困难规模都不大,但电商这种新兴渠道的出现,让车品的生产力与市场形成了良好的关联匹配

6、用车售后:畸形的利益分配,导致复杂比高效获利更多,创新和技术的发展被限制,任何行业的售后,都是朝高效低成本方向发展

维修工具自动化有所进步,但大量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反而导致行业生产力下降,维修厂的出现促进了售后市场的发展,但价格竞争导致市场恶化,汽车销售利润下降就用售后补,正常保养维修赚不到钱就靠坑蒙拐骗,行业畸形的利益分配关系,导致复杂化比高效更能获利,任何行业的售后都是向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这样才符合用户利益,出现新的创新用户会用脚投票,

7、用车保险:保险的垄断属性,使技术和创新的自驱力不足,同行竞争是唯一的发展动力,成本控制是同行竞争的核心能力

互联网和大数据让保险数据更全面,算法进步让保险盈利能力加强,稳固的垄断关系,很难打破和创新,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受限,保险技术发展的唯一动力来自于同行竞争。而同行竞争很快走向了价格战,但真正考验的是企业的理赔成本控制能力

8、用车加油/充电/加气:国家战略资源,受政策影响巨大,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可获得长期收益,适合有资源的企业作长期布局

新能源设备的研发,让更环保更高效的能源,正逐渐替代石油能源,政策鼓励新能源,对新能源研发有促进作用,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可获得长期收益,适合有资源的企业作长期布局

用车租车:车辆成本降低加上互联网,让租车产业得到发展,但中国租车市场观却处于萌芽阶段,需要时间和资本进行市场培养

9、用车租车:汽车保有量与成本的降低让租车门槛降低,互联网让共享和租车更方便,目前租车市场的发展,落后于租车产业的发展,有好的产品体验却无法形成市场,中国汽车消费观还处在高端消费状态,需要有时间和资本,以培养或激发市场需求

10、用车服务:手续复杂导致服务需求上升,但行业混乱又抑制了消费需求,行业整顿形成规范和监管,对客户和从业人员都有帮助

由于汽车服务或交易手续复杂,服务代办需求旺盛,同时行业混乱,有平台正尝试标准化,生产力过剩,混乱的行业关系带来的不安全感,抑制了消费需求,行业需要整顿形成规范和监管,对客户和从业人员都有帮助

11、配件品牌:行业对于品牌价值的投入远大于产品研发的投入,生产力的停滞需要新的生产关系激发,新品牌和新模式将大量涌现

研发主要来源于主机厂需求,大部分品牌研发,只是为了同行竞争,品牌公司对于品牌价值的投入和维护远大于产品研发的投入,产业关系无法促进配件研发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停滞需要新的生产关系激发,新品牌将大量出现,不停打破传统创造新模式

12、配件生产:技术成熟,门槛降低,产能过剩,收入减少,工厂发展生产没有收益,没有动力引进新技术,等待市场变革或转作品牌

工厂生产线技术成熟,门槛降低,生产力过剩,由于环保等要求工厂成本在上升,现有关系中工厂发展生产力没有收益,产能过剩收入减少,工厂没有动力引进新技术,要么发展品牌,要么等待新的市场变革

13、配件渠道:传统渠道复杂冗余效率低,电商等新渠道正在引起传统渠道转变,但传统势能很大,需要新的模式促进新技术的普及

由品牌主导的传统渠道越来越复杂冗余,计划经济的价格控制政策让渠道效率越来越低管理混乱,电商在零售中打造的新渠道模式,正在引起传统渠道改变,传统渠道关系受到了新技术的冲击,但势能很大,需要新的模式创新促进新技术的普及

14、配件销售:同行竞争导致配件价格质量的差异化变小,销售开始转向比拼服务,电商、物流、数据的加入让行业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由于同行竞争剧烈,配件本身无法形成差异化竞争力,销售开始转向比拼服务,配件知识和服务技能变得越来越最重要,但这些经验传承困难,互联网的技术和数据正在促进销售能力发展,电商、快递、数据匹配的加入,让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形成新的业态

15、配件售后:原本由厂家承担的售后成本被层层转嫁给了零售商,导致行业售后保障困难,售后服务将是电商企业的创新破局点

售后作为成本部门,原本由品牌厂家承担,但品牌为了缩减成本把售后转嫁给渠道,渠道又转嫁终端零售商,层层转嫁后导致售后服务困难管理混乱,行业整体的售后保障水平越来越低,近期随着服务体验越来越受产业重视,品牌厂家想提升售后服务,但现有畸形的售后关系很难发展,售后服务将是企业创新打破行业壁垒的一个突破点。

二、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

中国汽车的平均车龄是5年,按正态分布来看6年以内的车主占6-7成,3年以内有2成多,新车主不到1成。乘用车保有量是2.3亿,有驾照的人却有3.6亿。也就是我们有1亿左右的潜在车主,2000万新手司机,6000万3年内新车主,1亿左右成熟车主,最尾端2000万的10年老司机

1、买车

中国缺车吗?不缺,各种配置款式各种价位应有尽有。中国人缺钱吗?不缺,现在即使是3、4线城市家庭,也能拿出10万块钱。中国人不想买车?没需求?经过30年的社会教育,在四大家电已普及的今天,买表可能还是小众需求,买车已经是普世需求。但当3、4线城市的家庭,拿着钱走进汽车行或4S店买车的时候,却不敢买…为什么呢?.一边4S店拼命打折赔本要喝,一边想买却不敢买,这里面有哪些消费痛点?

选车:不了解车,不清楚自己的需求,选择困难病,只会买车标

买第一辆车的家庭大部分都只知道一个品牌名字,冲进4S店后被销售一通专业介绍,车型车系配置好几十种花样砸过来,然后就懵圈了。回家问亲戚朋友又是一通介绍这个好那个好(中国人都说自己的车好),这时候有两种情况,大部分人听亲戚朋友的介绍去4S店试驾体验,还只敢看亲戚朋友的介绍那款,因为别的都不懂啊,然后在选择其中一款购买,这种购买决策方式就导致热销车型的产生。另一部分自认为聪明的开始上网查资料学习,看各种专业车评,当他学成“汽车专业4级”后,发现自己得了选择困难症,因为每辆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用户已经忘了自己的需求,然后纠结了半天为了体现自己”懂车的个性“选了冷门车。在3,4线城市还有一种特殊的购车需求:买豪车,只认识车标,然后以自己能负担的钱为衡量标准买车。

买车:4S店不好找,报价套路多,霸王条款乱收费,交车手续不清楚,售后维权没保障

死了N多脑细胞选好了车,就可以买车了吗?哪有那么简单,开始进入下一个战场。第一战是得先找到有卖选好配置的4S店或汽车行,开始找一圈3,4线城市可能还要跑个几百公里来到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第二场仗来了,销售上来就是一套报价,一堆费用看不懂又不敢问显得自己没见识,但心里已经默默的认定销售在坑自己,于是转战多家比价,比完发现各家报价套路还不一样,有的车价便宜费用高,有的车价高费用便宜,到底哪个不是坑?感觉在玩扫雷游戏,搞不懂就选个总价最低的吧。打钱,总算买完了。不,这有最后一战:交车,一堆看不懂的资料一堆搞不明白的流程,跟着跑上跑下签字画押交钱拍照,担心会不会被忽悠莫明其妙签了卖身契。但是最重要的验车,销售是不会告诉你的,手续办完概不负责,出了问题只能坐在机盖上哭了。

中国买车的体验,比买房还难,仅次于装修。选车像极了当年IBM选电脑配置,后来被联想的标准化打败。这就导致了一边有需求却不敢买,一边拼命打折卖不掉。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价格体系已经成型没有多少竞争空间,产品力的差异也在缩小,而是销售体验会是未来的竞争点。中国市场的消费者需要优质的销售服务,才能释放出被困住的需求。

为什么在汽车销售领域互联网没有取得太好的成果。因为没有人真正为用户考虑,没有人为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作服务。大家都在为主机厂服务,为上游服务,以拿到好资源,然后以低价打市场,或者干脆卖流量,卖金融产品。这生意能不能做,能做,赚不赚钱,赚钱,但这不是互联网思维真正要作的事。产业需要升级,关系需要重构,用户需要服务。

2、用车

买车不高频,但用车是高频。那现阶段的中国车主,用车痛点是什么?

新手司机:根本不知道怎么用车。练车,加油,保险,年检违章,在事故中成长。

买车前心里畅想着美好走天下,拿到车后新手上路是一脸蒙逼加紧张,除了会启动/熄火,打方向盘,踩油门刹车,其它什么都不知道,等出情况了在急着找人。马路杀车,交通法规是什么?加油站在哪?保险怎么买?出事故了怎么办?去哪里处理违章和年检?

3年新车主:为梦想折腾。车品、改装、出险、救援、自驾,生命源于折腾。

开车比较溜了,开始想实现当初买车的梦想,把自己的车打扮打扮,装饰记录仪买起来,各种自驾改装折腾,然后进入车后市场的坑,各种不懂各种贵,内心呐喊一声,哪里有简单又便宜的车后服务,于是有了途虎。

6年老车主:省心好用又实惠。固定的停车位、养车店、加油站、保险和常去的老地方,安逸才是生活。

梦想什么的,要么都实现了,要么都放弃了。该踩的坑也都踩过了,固定的停车位、养车店、加油站和常去的老地方,偶尔周边效游,长途开车回家。车就是个交通工具,好用省心就行。真要说还有需求,那就是赚钱换辆更好的车,长长面子。

10年老司机:修修补补又三年。修理厂的常客,年检黄牛面熟,置换新车提上日程,生活为了面子。

车子开始出现老化问题,经常修修补补,用起来耽误事还费钱,年检也越来越难过,置换新车该提上日程了。不换?开着闹心,还丢面子,也撑不了几年,早晚的事。选什么车呢?豪车吧,人到中年也该也为自己长点面子,还要在开10年呢。

用车,是个被总结归纳出来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只有练车、保险、加油、停车、年检、违章、自驾游、汽车装饰、升级、改装、保养、维修、救援、置换等具体需求,也孕育出了这么多的行业。这就导致了这些服务各自发展,参差不齐还很难找,不同的需求需要去不同的地方找,还从来没人教。如果有款产品可以提供整合引导的服务,也是一种体验升级。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用车需求中有些是消费需求,用户是主动消费,有些是安全需求,用户是强制行为只能被动选择。

3、汽车后(汽修厂“消费心理”)

为什么要写汽车后,在车主消费中其实没有汽车后这个概念,但作为汽车行业最主要的落地服务网络汽修厂,值得针对汽修厂小B作一下分析

收入:路上车越来越多,店里生意越来越少,能作的全都作了,累死累活生意也没好转。服务贵在精不在多,竞争力才是生意的根本。

汽修厂肯定主营修车,但修车越来越不好作,因为汽车质量越来越好,修的就少,在加上汽修厂越来越多生意就更少,生意少了就只能每单报价高一点提高毛利,但报价高了客户也不傻,比个价就露馅了。现在保险公司查的也严了,保险车虽然最赚但单量太少。看来光靠修车是不行了,那就作点其它的副业吧。先从老本行里找,洗车保养难度低利润也低,但好歹也能赚点工时费,而且单量比维修多,招几个小工能多赚点。美容就一高级贴膜费时费力但利润高啊,卖点车用品,作作升级改装利润也可以,就是单量不多。还有什么可以赚钱的?救援拖车、卖保险、代办年检和违章、倒腾二手车、卖加油卡、卖旅游产品,在帮隔壁卖个房。为了生意心力憔悴,忙死忙活,什么都干还是没发财?为什么?路上跑的车越来越多,市场总量可是一直在增长的啊,为什么我生意越来越差,我也没偷懒啊。服务贵在精不在多,选好自己擅长的作好作精,作出竞争力,生意不会跑,只会越来越多。同样50块的洗车,洗的比别人多比别人好,生意就会好。

支出:作为个体企业,面对上游没有话语权。所有人都想从他们身上赚钱,没人为他们着想,需要有人跟他们站在一起帮他们突破困境

生意不好了,想压缩支出。配件是支出大头,便宜点便宜点在便宜点,在便宜就出事了。关键是上哪找便宜又好的配件,手上只有几个老熟人的电话号码,买配件不是买菜,老熟人也没法讨价还价啊!那就上网找,去群里问,去APP上查,找一圈下来明白一个道理:便宜没好货,便宜又好的货,轮不到自己,只能偶尔捡个漏或者打听哪个土豪平台有补贴,捡漏回来装上去也是提心吊胆,出了问题几单白干。配件省不出来,看看人工房租,这两样不涨太多,就谢天谢地了。引进新设备和技术?想都不要想,没钱。汽修厂这种个体企业,面对上游供应链完全没有话语权,只有选择权,选择面也窄,选择试错成本也高。所有人都想着怎么从他们身上赚钱,没有人想为他们服务。而他们的困境却只能希望有人站在他们一边帮他们突破,就像当年淘宝帮助个体户突破一样,光靠他们自己力量,只会慢慢没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