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小小乒乓球打出来的视听盛宴

竞技体育的焦点永远是那些百战百胜,奖牌无数的明星运动员,我们为他们欢呼为他雀跃为他流泪,他们身上承载了大家对赢的天然渴望,更不用说天下无敌的中国乒乓,数十年来称霸世界,几乎成了国人的精神图腾。因此,《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既是一部体育片,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春节档合家欢影片!

没想到,《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主角不是运动员,竟是一名教练,但很多教练之前都是成绩斐然的运动员,然而这部电影里的戴敏佳却没拿过男单冠军,24岁就早早退役,壮志未酬,他远赴意大利,替别国队伍拉升成绩到世界第七,被尊为“乒乓教父”,可这里终究不是自己生活的土壤,进过国家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怀着为国争光的心,那几乎是他们拼搏的全部动力,更何况,当时中国乒乓球男队屡遭败绩,正是用人之际,那边一个电话就把戴敏佳召回了国——不能带领祖国队伍夺冠他始终意难平——尽管他面临的是待遇大跳水,职位也仅仅是助教,妻子怀了孕,一家人要挤在简陋不堪的小屋。

他凭着一腔孤勇冲到主教练的位置,从全国各地搜罗人才组成了自己的团队,被称为“老弱病残”;看到这里,我明白了电影为什么要叫做“绝地反击”,这身在谷底的戴敏佳正是最佳的线索,把一整个低潮时期的乒乓男队串联起来,刻画出一幅群像。

这是戴敏佳个人职业生涯的绝地反击,亦是整个中国乒乓球男队的绝地反击——电影格局之宏大出乎我意料,主创们是把故事置于当年的世界乒乓球坛的大背景中去讲述,要拍中国乒乓也不得不拍瑞典乒乓、韩国乒乓,这都是中国队的老对手。看得出来导演做足了功课,光是还原出90年代的环境就需要费好一番功夫,电影还重新营造出了当年比赛的热血氛围,实属不易;

戴敏佳承诺花两年时间把乒乓男队从沼泽地拉回高峰,这情节跨度太大,过程又太曲折,我一度担心导演会犯很多片子里的通病,因为描绘了一帮过于光辉的人物,就把自己的情感太多的代入其中,作品里充斥着过剩的自我表达,让大家云里雾里;但很高兴这部电影没有,当我们以为哪个人物要被重点塑造,接下来就看他大放异彩的时候,故事突然转了个弯,这个被国家队开除了,那个又被临阵换人了,剧情跌宕,导演的大刀阔斧体现了竞技体育的残酷。

整部电影就这样豪气地删繁就简,使我们毫不费力地就能投入于剧情进展之中,导演知道观众想要什么,也不惧于拍出角色的阴暗面,不歌颂不煽情,一路铺垫,只为了那几场乒乓球台上的巅峰对决。

只见全国各地的,穿各式服装的观众都围在小小电视机前看乒乓球赛,那场景立刻就把气氛拉满,一下子画面又转向千里之外的哥德堡,赛场上教练正在跟队员沟通比赛要点——这是我们以往在电视机里远远看见的一景,如今被十倍百倍的放大出来,使人身临其境,赛场上拉拉队的欢呼震天动地,画面、景别飞速灵活地切换着,一会是赛场上激战,惊心动魄;一会是运动员脸部大特写,瞬间情绪全来了:一开始我们是电视机前看比赛的观众,后来我们是身在现场的观众,如今我们成了上球台的运动员本人!

恰当好处的慢镜头画面,令那小小乒乓球牵动心灵,无论是男女老少都仿佛穿越进屏幕,如同坐过山车起起伏伏,这当真是一部合家欢电影,最关键的是,最终导向的终点是胜利,虽然我们都预先知道会胜利——这是中国乒乓嘛——但等我们真正看到结局还是会觉得过瘾,爽!

这要归功于邓超俞白眉对电影的把控力,从头到尾,他们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将一整个时代重造出来,我们都成了生活于其中的人,替主角们捏了把汗,和他们一起享受胜利的喜悦;直到电影结束才恍然大悟,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呀!这不得不归功于邓超俞白眉对电影的把控力,如果说他们此前的作品并不是那么成熟完整,那么这次《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也算是实现了戏外的“绝地反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小小乒乓球打出来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