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第五十九篇:李笑来跑了,但他给我们上了一堂常识课

如题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5uJl9TXnfoURO5IZocRaDQ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局构思:

看到这篇文章脑海里冒出几个问号“?”。这是吴晓波写的吗?李笑来是这个样子吗?正反两面会怎样争论呢?我自己会怎样考虑吸收这些观点?

随之而来写些什么会从几个方面着手:1、力挺一边,无论站在哪一方都可以找到支持论据,得到支持。2、全能视角,把知道的都罗列一遍,按编年的方式叙述,尽量不加评判。3、从文章分析方面,叙述这篇文章的论据、论点、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柔和评论。4、从自己脑海中的李笑来、吴晓波吸取精华、摒弃糟粕。5、将“全能视角”引申到“存在即合理”。

逻辑原理:

这是跟人讨论,也就是交流。以上论点选择后,需要澄清概念、穷举状况、分析场景,最后表述思考过程——达到信息发出、媒介传播、正确接受、得到反馈。

1、争论双方所谈的是一个问题吗?概念没弄清的话,双方都在浪费时间,达不到沟通效果。

2、就算谈论的问题一样,大家根据的数据和材料相同吗?也许“盲人摸象呢”。

3、如果根据相同,就到了逻辑推理了,有太多的逻辑谬误一次次上演前后矛盾、张冠李戴的解读。有事实性的陈述,更多的是未经思考的臆想。

4、如果推论过程都合逻辑,但还是不能取得双方共识,就要想:一定要争吗?一定要唤醒对方吗?各自在自己认为的世界里过得很愉快,何必要打扰对方呢?

5、真理往往不见得当时可以得到对方的认同,那就好好自己实践吧,所有的真理都要自己去负责、面对的。

正文:

基于以上思考,我可以什么都不写。不属于交流,自言自语吧。

我自己在笑来书、文章接触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写作力量很强大,认认真真搞懂概念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逻辑、统计是根本,考虑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英语、翻墙、PC机两块屏......。投资考虑过入伙,奈何懒惰与拖延,时间放到打基础上了,没来及学习。“自己不懂的学懂在看”,“机会很多、错过也许就不是你的”,“惟有人性不变”......

写了很多表面文不对题的内容,其实都是思考过程,第一部分所罗列的观点,每一个都可成文,就不写了。

最后:

吐槽一下,如果我写《李笑来跑了.....》这篇文章的可能会有一下目的。

1、追逐“热点”给读者以时代感。

2、以文章引起争论,及时吸粉。

3、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我的小编写的。

4、故意写出来,看看我读者的分析水平,在什么档次,指导我以后怎样写出符合大家口味的作品。

5、先抑后扬、下篇文章再深入剖析、形成连载......

谈恋爱是有个说法,别先动“感情”、要不就被迷惑了。记住“先”别动感情,不是“不”动感情。后面还要靠感情来启动“棘轮”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007第五十九篇:李笑来跑了,但他给我们上了一堂常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