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再恐惧 勇气读书会打卡第五天

图片发自App


——《教学勇气》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读后


图片发自App


在这一章中,作者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恐惧无处不在。同样,学生也在恐惧。那么校长、局长、教育部官员……会恐惧吗?恐惧,制造分离,但恐惧也可以是健康的,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中扮演健康的角色。

教师要克服恐惧,一方面要做到知识渊博,另外要研究学生、引领学生。其中一个重大课题是面对“有问题背景”的学生。面对这类学生,作者说:“我们诊断学生健康状况的方式决定我们提供治疗的方法”。“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需要,少推卸我们对学生困境的责任,这样更有可能形成创造性的教学模式”。面对这种学生,我是不打不相识,见识得多了,不仅不以为怪,而且清一色地能透过“问题背景”看到他们的可爱之处,有希望之处。所谓“卑贱者未必不高贵”,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就找到了转变他们的途径和方法。一旦有了转变的契机,这种学生潜力都特别大,而且师生感情都出奇地好,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

下面,我对看第一遍时做的感悟部分摘录于此,不一定正确,但阅读大概也需要由粗到精的思考。

——我不知道我是否帮了他一把——但是我知道他帮助了我。他让我懂得了,在课堂上看上去沉默和表面上忧郁的学生,他们的大脑是不死的:他们充满了恐惧。

感悟:是的,每一个人都是不死的,问题学生更是这样。

——我不是按照他们的状况来解读他们,我是以我自己的观点来解读他们。

感悟:是的,我们老师和家长往往都是这样。出发点往往是“我”而不是“他”,这样,对牛弹琴就不足为怪了。这大概也是老师和家长的“权力”所在。


图片发自App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倾听人们说话”。我们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之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

感悟:任何人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没有人懂是另外一回事。

——随着我发现更多放手让学生做主的方法,我会鼓励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们的声音,并说出他们自己的真心话。

感悟:是的。但学生往往要确认能不能说真话才说的。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会有如此多的困难?为什么我们以一种会导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可怕方式来诊断学生的状态呢?为什么 我们不能看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并找到帮助他们克服的方法,而是责备他们的无知和平庸呢?在某种层次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习惯的诊断方法容许我们靠责备受害者来忽视我们的弱点和无能。然而,我们对学生的恐惧视而不见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个原因更令人畏缩不前:我们只有认清了我们自己的恐惧才能洞察到学生的恐惧。

感悟:多少人会真正在意这些,而不是去在意自己的工资、地位、荣誉,特别是近处的?

——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亲切款待,而亲切的款待经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的行为。

感悟:说得太好了。这种款待一定可以获得一种完整的幸福感。

——有一段时间的沉默,然后校长开口了。“我也害怕,”他说,“我们一起去那里进修吧。”他们去了,而且重新获得并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这位教师教师感觉到,在使这个课程现代化和使他的职业才能获得新生方面,他正在取得进步。

感悟:倾吐衷言有利于消除恐惧,也有利于联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了不再恐惧 勇气读书会打卡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