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李清照(二十五)

20200503(静心而论1199):   

    初“识”李清照(二十五)

    李清照夫亡与文物被毁

      在建炎三年(1129)5月,赵明诚被旨知湖州,六月十三日,他独往建康(原江宁)去领命赴任,李清照则暂时驻家池阳。两人分别的时候,赵明诚对妻子没有一句珍重的话语交代,只挂念他的金石文物,可见妻子在他心中的分量,抵不过那些宗器。

        这一段在《金石录后续》中有记载: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六月十三日,开始挑起行李,舍舟登岸。他穿着一身夏布衣服,翻起覆在前额的头巾,坐在岸上,精神如虎,明亮的目光直向人射来,向船上告别。此刻我的情绪很不好,大喊道:“假如听说城里局势紧急,怎么办呀?”他伸出两个手指,远远地答应道:“跟随众人吧。实在万不得已,先丢掉包裹箱笼,再丢掉衣服被褥,再丢掉书册卷轴,再丢掉古董,只是那些宗庙祭器和礼乐之器,必须抱着背着,与自身共存亡,别忘了!”说罢策马而去。)

        虽说赵明诚“无情”,但作为妻子的李清照,却对他依然牵肠挂肚;恰逢六七月份的江南,酷热难耐,赵明诚奔赴行在的路上,不幸中暑染病,待熬到行在已经转成疟疾;此时的李清照闻讯,火速赶往建康,但为时已晚,赵明诚因为不小心服错了药,而已经病入膏肓,8月18日,年仅四十九岁的赵明诚,卒于建康。他在弥留之际,好像有许多话要交代,但又说不出来;最后用仅剩的一丝力气伸手指了指桌上的方向,那里放着没有定稿的《金石录》,夫妻两个多年的相守,早已心有灵犀,李清照此时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意图。“8月18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红尘巷陌,烟雨湖山,再也与他无关。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

。这一段在《金石录后序》中也有记载;

        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盲。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一路上不停地奔驰,冒着炎暑,感染成疾。到达皇帝驻跸的建康,患了疟疾。七月底,有信到家,说是病倒了。我又惊又怕,想到明诚向来性子很急,无奈生了疟疾,有时发烧起来,他一定会服凉药,病就令人担忧了。于是我乘船东下,一昼夜赶了三百里。到达以后,方知他果然服了大量的柴胡、黄芩等凉药,疟疾加上痢疾,病入膏肓,危在旦夕。我不禁悲伤地流泪,不忍心问及后事。八月十八日,他便不再起来,取笔做诗,绝笔而终,此外更没有“分香卖屦”之类的遗嘱)

        其实李清照深通医理,如果她在丈夫身边,精心调理,也不至于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丈夫死后,李清照大病了一场,过度的悲伤,使她一度特别的绝望,在这国破家亡之际,她含泪写下了一首《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这首抒情词,主要写李清照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情味深长。

      赵明诚下葬之后,李清照渐渐平静了下来,她曾为丈夫写了一篇祭文《祭赵湖州文》,可惜的是原文没有留存下来,后人看到的只有只言片语:“白日正中,叹庞之翁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一首《浪淘沙.帘外五更风》,让人看后心生怜悯之情: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五更时分一阵凉风从帘外吹进,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想要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能与谁同行?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还在半醒半醉中。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这词写得极其凄惋,感伤成分浓厚,可是读后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流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引起共鸣,寄予同情。

        还有一首词《孤雁儿》,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李清照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丈夫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孤雁儿 藤氏纸帐朝眠起》: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此序何其狂哉,世上惟有易安足言此!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 ?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斯人已去,活着的人生活还要继续,李清照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大,要为丈夫保全文物,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赵明诚的金石玩物,得到了不少人的觊觎,甚至有人想趁火打劫,最后落入了他人之手。这可是夫妻两个一辈子的心血呀!

    关于这段,《金石录后序》记载的很详细: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或传亦有密论列者。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走外廷投进。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先夫病重时,有一个张飞卿学士,带着玉壶来看望他,随即携去,其实那是用一块形状似玉的美石雕成的。不知是谁传出去,于是谣言中便有分赐金人的话语。还传说有人暗中上表,进行检举和弹劾。事涉通敌之嫌,我非常惶惧恐怖,不敢讲话,也不敢就此算了,把家里所有的青铜器等古物全部拿出来,准备向掌管国家符宝的外庭投进。我赶到越州,皇上已驾幸四明。我不敢把东西留在身边,连写本书一起寄放在剡县。后来官军搜捕叛逃的士兵时把它取去,听说全部归入前李将军家中。)       

      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让人凄凄惨惨戚戚。忽寒忽暖季节,最难调养安息。喝三两杯淡酒,怎抵得住晚上风急?正伤心的时候,大雁过去了,它却是我旧日的相识。    菊花谢落,满地堆积,憔悴枯黄,如今有谁还会来摘?守着窗户,一个人怎么能捱到天黑?更加细雨落在梧桐叶上,到黄昏还点点滴滴不停息。这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词人孤独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她寂寞忧郁的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可如今那个心有灵犀的人,已经与李清照天人永隔,人去楼空,文物被毁,往事迷离,两人听琴看月,对酒赏花,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之举,孤独的李清照填词写诗,看尽人心叵测,世态凉薄,那飘零的岁月,面对花落成尘,她只能独自凭栏,任心事被风吹寒!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识”李清照(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