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的眼神

我瞻仰过许多伟人的遗像,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两幅,一幅是孙中山先生的,另一幅是鲁迅先生的,在他们的遗像中最使我难忘的是他们的眼神。孙中山先生的眼神显得刚毅和炽烈,仿佛有一团火焰就要喷射而出;鲁迅先生的眼神则是带着一种嘲弄和冷傲,就好像两道冰箭要向你激射而来。虽然说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是在这迥异之中却蕴藏着坚毅不韧的共性品格。

从事业上说,他们都干出过伟大的功绩,可他们都没有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最终都在满心忧患中死去。孙中山先生一心想创造出一个新中国,但他终其一生都没能建立起一个团结的革命团体,无论是同盟会还是后来的国民党,他虽是名义上的领袖,但他从来没有取得绝对的领导权。他没有及时认识到农民力量对革命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去充分发动他们,所以他的力量始终是单薄的,他所憧憬的新中国也遥遥无期,但是孙中山先生一生都秉承着“吾志所向,愈挫愈奋”的无畏,抱着飞蛾扑火的精神,硬是把皇帝赶出了历史舞台。正是他这种不息的精神才锻造出那样雷火般的眼神,不管人处于怎样的困顿之中,只要看到这双眸子,都会感到希望依旧、事依可为。

许多文艺工作者都为鲁迅先生感到遗憾,如果他没有中途去写杂文而是专心写小说的话,那他会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小说大家。有这种认识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鲁迅,从严格意义上说先生首先是思想家和革命家,然后才能算是个作家。先生在《呐喊序言》中一再表明他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才去从事文艺工作的,因此他从事写作并非因为他热爱,只是认为文学作品能更好的开启民智,在他眼里写作只是一种实现理想的媒介,并非是理想的本身,所以当他认为杂文比小说更容易表达观点时,便毅然写起了杂文。只是先生可能没有认识到他一生所追求的事业其实比建立一个新中国更加艰难,一个民族的普遍思想观念是在漫长历史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想改变也不是一两个人甚至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而且先生也选错了工作方向,虽说文艺作品也能够启迪人的智慧,但前提条件是有人愿意看并且愿意思考,在当时的中国,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生计而奔波,鲜有人有“闲心”去想人性的问题,况且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必须从小教育起,远远不是几篇文艺作品所能改变的。因此,要想开启民智,首要的是兴办教育。先生也许至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一个人去“呐喊”,最终也感受到了希望破灭的“彷徨”。可是他没有放弃努力,他以寒梅抗雪的精神走了下去,直至油尽灯枯。据说,先生死的时候体重已不到80斤,他用自己的血肉炼出来那冰焰样的眼神。

用鲁迅自己的画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了却还是无路可走”。面对前程,智者能够看到满路荆棘却踌躇不前;勇者看不到荆棘也看不到路只知茫然前行;只有伟人明知前面满布荆棘却依然昂首前进,在他们眼里拔出一片荆棘就会多几步路,而他们看着荆棘的视线汇聚成了明灯样的眼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伟人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