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但不刻意——《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写吧寒假共读第五次分享会分享稿

"教育行走一起写吧"寒假共读的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教育行走一起写吧"一号挑战者陈秀玉。

佩服杨芝兰老师抢的勇气和速度,欣赏董丹老师的行动力,也感谢文振华老师的主持。

很开心这一次能抢到领读分享的这个机会。一方面倒逼自己更深入地阅读这部分内容,另一方面,这个寒假共读的主持人、领读者、点评嘉宾三个角色我都体验了一遍,也算深度地参与了一个活动。

1946年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把各种学习方式的保持率分为几个层次,其中保持率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马上教别人。我们共读活动中的分享者采用的学习方式就类似于马上教别人。可以说是学习率保持得最好的方式。所以,首先祝贺在这5场分享活动中能抢到分享任务的老师。也邀请还没体验过这三个角色的老师,在今天晚上这场分享活动结束后,以最快的速度抢得2月11日,我们寒假共读的最后一次分享机会。

千万不要犹豫,抢了再说。很多机会都是在你犹豫间与你擦肩而过的。我常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今天再说一下,与伙伴们共勉——不逼一逼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好,回归正题。我今晚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有意但不刻意》,主要聊一聊我阅读吴松超老师的书籍《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10章"给报刊投稿"后,对我们日更挑战活动的一些思考。

给报刊投稿,我也曾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两年写作有所进步,我也一直在提醒自己,可以尝试着给报刊投稿。

当然,自己有这个想法,主要是体验到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后,给自己的那份激励作用。如果有些评职称还能用上,那就更有价值感了。

吴老师在聊到"自媒体流行,还给报刊投稿吗?"这个话题的时候,对比了自媒体发表和报刊投稿,给自己不一样的感觉。自媒体发表门槛不高,而报刊发表则要经过一审二审三审等等。这就要求你的语言更精炼,你的思维更敏锐。有意识地向报刊投稿,你对自己的要求会更高。跟报刊编辑交流的过程中,你的提升也会更快。

吴老师也提到,自媒体发表和报刊投稿是可以兼而有之的。

我现在主要写作的平台是,每天完成千字以上的日更。但其实我是把这里当成一个素材库的,当成一个日记本。在上发布的文章,我很少分享。主页上呈现出来的阅读量,基本上是关注的朋友自主阅读的。

去年底,我有选择地编辑一部分文稿发在我的个人公众号上,向朋友们推荐分享。

虽然都是自媒体发表,没有半点门槛,但一个是随手留存,一个是主动公开,已经是有区别了。

要发到个人公众号上的文章,我要再进行简要的完善修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写作能力是有所帮助的。特别是听到有一部分朋友,说一直关注我推送的文章。那份被看见的欣喜感,更让我不敢太松懈。

如果要主动向报刊杂志投稿,那文章就要进一步挑选并完善,这本身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如果还能像吴老师所说的那样,跟编辑进行交流, 对文章进行完善。那这个修改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关于投稿,吴老师分享的"编辑想要什么样的文章",提到了编辑感兴趣的4个方面:

1.文章是否适合报刊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文章的选题、类型、语言风格等是否合适,有没有相关的版面、栏目能够容纳。
2.文章是否有"新"东西。
3.文章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准确。
4.文章表达的核心思想,比如论述的观点,传递的价值,是否经得起推敲、质疑,是否契合时代发展潮流。

报刊编辑很看重文章的逻辑以及对于主题的思考深度和全面性。所以真要投稿这一方面也要特别注意。

吴老师还给出了几条投稿建议:从阅读与熟悉报刊开始学习投稿;发表不是最终目的;学习投稿方法和礼仪。

在聊到"如何提升文章的传播价值",吴老师也给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1.下功夫锤炼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文章文通句顺、表达准确、语言精炼。
2.要从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践案例当中梳理教育之"理",探究教育的"道",使文章上升到经验提升、探讨规律的层次。
3.重视文章标题的拟定,甚至在动笔前就要想清楚,既提炼文章的核心观点或有价值的信息,又激发读者的阅读需求。

可以说投稿的几个问题,吴老师都关注到了,而且给出了很切合实际的建议。大家如果都能按吴老师的建议去做,去刻意练习,稿件发表的概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关于投稿的话题,在听党老师领读这本书的时候,她的一个做法我觉得也非常不错。就是跟几位小伙伴,一起修改想投稿的那些文章。这也是一个共创的过程,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吧。这个方法条件成熟的话,我们写吧团队的小伙伴也可以尝试一下。

特别是在"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群中,很多老师其实已经完成了碎碎念的量的积累阶段,完全可以向质的飞跃提升。在这个挑战群中,寻找几位小伙伴一起共创,一起精进,应该是比较有基础的。

当然要做到这些,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自由写作到一起共读,也算是一种提升了。慢慢来吧,只要觉得好的,有条件就争取去做。毕竟,大家多花这些时间挑战,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给报刊投稿是一种文章精进的方式,对于每一位参与日更挑战,努力成长的小伙伴,都有必要去尝试。

相对投稿,我们的日更,更多的是一种随意的记录。这种随意的记录相当一部分内容可能传播的价值不高。有老师想开启日更,又顾虑重重:"万一,别人觉得这样的内容没有价值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黄老邪,也就是重庆的黄方老师的回应特别好:"为自己写作,为不沉没于光阴的片刻温暖写作,就像那只孤独飞翔的鸟,从生活的绿波里照见自己飞翔的姿态,无论多低多丑,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我们的日更,我们的随意记录,不管质量怎么样,这是我们为自己的生命留痕。所以不管别人的评价如何,都请坚持下去。

除了为自己而写,这种随意的记录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断的练习可以提升我们对文字的手感与语感。坚持日更的老师,要写什么材料,一般都能得心应手。

当然,正如吴松超老师建议,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向报刊投稿,这样的提升,这样的成长会更快。

关于投稿,有一句话我也想特别说一下,与各位小伙伴们一起共勉:"有意而不刻意。"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有意识到去投稿,至于是否能发表,就不要太刻意去关注。没能发表,我们也没什么损失,发表了,就权当是给自己的额外奖赏。

最后,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意识地向报刊杂志投稿,相信这个行为能让你的写作如虎添翼。

祝愿大家在虎年写作上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意但不刻意——《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写吧寒假共读第五次分享会分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