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秋色美如画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是我的故乡。

(清原山城小镇——摄影李炎伟)

小时候,我的故乡景色就很美。

可惜,那时为温饱劳碌的人们,没有心情去欣赏这种大自然的馈赠。

中学苦读,复课、再复课,只为能走出大山,摆脱贫困。那时,考学、当兵、学艺(含学唱二人转)是山里的孩子离开家乡最直接的途径。

当时,能考取中专院校读书,我是乡下的孩子中比较幸运的一个,我清楚的记得,小学原班级的30多名孩子中,只有我靠复读最终被铁岭农校录取。去县城参加中专考试,一辆大客车满载56名学生,只有我和另外一名外校借读的学生接到了录取通知书。

毕业后,有了相对稳定和固定的工作,成家立业,一切按部就班。

没有想到的是,爱好摄影与写作,使我成为了一名媒体人,故乡的山水,竟让我如此我魂牵梦绕。

(清原南天门景区)

小时候,故乡的大山,就是我最厚实的依靠。

我6岁母亲病故,父亲和乡亲拉扯着我长大。小学毕业前,我除了上学,大多住宿和玩耍在老奶家。老奶并不是我的亲属,在村里辈分高,深得乡邻敬重。老奶见我这没娘的孩子可怜,就我领到家,和他最小的儿子一起玩,因此我经常吃住在老奶家。老奶有5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奶的小儿子叫王斌,小我两岁,我叫他老叔,他是我童年最好的玩伴。

老奶和一帮老太太经常在9月份山里出现大雾的次日,翻山越岭去捡蘑菇,我随着老奶一帮人走出公社所在地,翻越了无数道山梁去家对面的大山里和相邻公社的山林里捡蘑菇,每次回来都是收获满满,硕大的柳条筐里,装满了灰蘑,用开水烫几分钟后,捞出来,控净水,然后卖给收蘑菇的贩子,一筐蘑菇能换取10多元,这些钱就成为每家生活开销的最大收入。

(清原南天门)

老家大孤家镇泉眼头村南山的山林,是我和王斌最常去的地方。每次放暑假,我俩约几个伙伴,进到5里外的山林中,用长木棍绑个带弯沟的树杈,将20多米高落叶松最底层的干树枝勾落下来,用绿树枝捆成捆,大约三天时间能打上60捆干柴,然后搭上马架子,一次扛下山6捆柴禾,往返10次卖给豆腐坊,换取9元钱,到供销社就能买到一双球鞋。同样,很多书本费用,是去深山里刨取地龙骨和桔梗等药材,晒干后卖给供销社得来的。

在我的印象里,家乡的大山不仅能提供我们取暖做饭的烧柴,还有各种取之不尽的药材,能帮我换成生活必不可少的钞票,只要肯付出,肯流汗,大山就是我最坚实的依靠。

(清原山景——摄影李炎伟)

当然,跟老奶和她的同伴们去深山采蘑菇,偶尔会转向,找不到回家的路,就会出现《闯关东》里说的“妈哒山”,我在大山里,方向感极强,每次都是我带着一帮老太太翻过几道山梁找到回家的路,因此,老奶等人也愿意带着我进山。

可我读书进了城之后,却经常分不清东西南北。

父亲除了种地之外,准确的称呼应该称之为樵夫,他的大多时间是在山里打柴,然后换成购买油盐酱醋的钱。

我除了工作之外,别人都称我为记者或者媒体人,我能用手中的键盘和相机,让更多的人记住一件事或者一个地方。

(清原南天门)

让我多次往返故乡与居住地营口的人,竟然是我家乡清原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孟亚明,我叫他孟哥。

他当过村干部,养鸡、种地,但是不甘于寂寞,总想为家乡牵线搭桥,做点实在的事。

大苏河乡有个新开发的景区南天门,两山之间夹一个天然的水库,每至秋季,游客坐在竹筏上欣赏两岸的火红的枫叶,《红星照我去战斗》和时尚的音乐在山谷里回荡。孟哥邀请我回家乡采风,通过我联系上了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的领导,并且给这个景区挂上了旅游摄影创作基地的铜牌。摄影人很快让这个“有山有水有树林”的天然美景传播省内外,如今,已经有南方老板看好这块风水宝地,投资两亿元,打造水景特色的旅游景区。

(清原南天门)

孟哥和清原县的影友还向我推荐了龙胆大峡谷、筐子沟、玉龙溪、大北岔、枫桥夜泊等风景旅游区,这些景区都是自然风景修建些基础旅游设施,皆以门票收入为主,餐饮和住宿基本都得回到县城,因此除了摄影和义务宣传,我和景区的经营者也逐渐交流一些南方景区的经验做法,希望家乡的旅游发展能有些借鉴和参考。

(清原玉龙溪玻璃栈道)

(清原玉龙溪秋色)

(清原玉龙溪南大壶瀑布)

少年和青年时期,总想逃离家乡,摆脱贫困;中年之后,多次回到家乡,得知很多儿时的玩伴在外地做工或出国做劳务,仍然在为生活奔波,与妻子儿女聚少离多,心情异常的复杂。特别是得知家乡利用原生态的山水大力发展旅游业之后,总想利用摄影和宣传的特长为家乡做点什么。

(清原筐子沟五彩白桦林)

(清原筐子沟瀑布)

每次回到家乡采风,都能感受到家乡人的淳朴和厚道,更焦急的是家乡人的经营理念和南方发达地区的差异。

家乡清原的秋色美得让人心醉,美得让人忘归。

(清原大北岔花海)

(清原大北岔花海)

(清原大北岔民居)

筐子沟五彩白桦林、玉龙溪南大壶瀑布、抬头不见太阳的大峡谷、远山和花海连成一片的大北岔、人在画中游的南天门,连接湿地的枫桥夜泊,这些自然景色足以让您流连忘返。

父母、姐姐、哥哥去世后,清原的山水就成为我和故乡连接的纽带。

(清原枫桥夜泊之枫桥)

(清原枫桥夜泊之秋韵)

(清原枫桥夜泊之秋色——野鸭子)

家乡人早已意识到绿水青山的价值,这是我最欣慰的,多少次,我在梦里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村庄。

如果您看到了我的文字和我的摄影作品,决定到我的家乡清原看一看,请您留意每一张图片,因为那里浸润了我的感情和我的寄托。

鸣谢朱立新、张振平、玉姐、宁桂荣、孔德凯和不知姓名的景区工作人员提供摄影方便,鸣谢影友李炎伟四天的创作指导与相伴。

(作者杨爱军:《中国访谈网》辽宁事业部主任,《中华风采》杂志副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原秋色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