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于连和高家林

      众所周知,司汤达的《红与黑》和路遥的《人生》分别被誉为法国和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其主人公于连和高家林则是两个个人奋斗者的典型。我认为他们两人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自我意识

    于连和高家林都属于中下层阶级(甚至高家林完全出身农村),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向上流社会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当他们向上流社会进攻,并且与之冲突时,往往极力保持他们的“傲气、“清高”和“虚荣”。

      于连出身于木匠家庭,他自称“平民的儿子”,地位低下,常受人歧视,即使在家里,也因不是一块当木匠的好料而常遭父兄的打骂。于连不甘心过这种受欺侮的生活,几次想离家出走。这表现了他对独立人格的渴求。

电影《红与黑》中于连


      当父亲要他到给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听到市长答应给他的待遇以后,他第一句话是“我不愿意当奴仆。”第一个问题是“我跟谁同桌吃饭呢?要我和奴仆一桌吃饭,我宁肯死掉”。在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的过程中,他对门第观念极强的市长先生极为反感,为了报复,惩罚市长,他在夜晚乘凉时握住了市长夫人的手。由此可以看出他那强烈的自我观念、平等意识和反抗精神。


电影《红与黑》中于连


      高家林是一个陕北农村小学的民办教师,此时他觉得很满足了。当他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时,他感到很绝望,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感到深深的憎恶,他不满于这种不公平的现实,表现了他对独立人格的渴求。

      在赶集卖白馍的时候,他无意间遇到了了高中时的同学黄亚萍和张克男,为了隐瞒自己来卖白馍的事实,他对黄亚萍和张克男撒谎说是到城里走亲戚,而在卖馍的时候不愿意大声的吆喝,结果一个馍都没有卖出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觉得自己和黄亚萍和张克男一样,是个有知识的“文化人”,现在黄亚萍和张克男各自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飞黄腾达了,他却在卖白馍,因而他放不下脸面来。这些都表明他具有强烈的自我观念和平等意识。

              二、为了成功不惜代价

      于连为了由教会的道路往上爬,他隐瞒真实思想,明明对《新约》和《论教皇》都同样不相信,但利用自己超人的记忆力,将它们牢牢背熟,称它们为所有人的行动准则。他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装成虔信的样子,虚伪成了他谋取功名的唯一手段。

      高加林是怎样的呢?当他失掉教师的工作成为一个普通的社员时,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并且真心真意地爱上了他,但是当他抓住机会,回到城市,博取了黄亚萍的芳心时,他却违背了与巧珍的誓言,抛弃了她而选择了黄亚萍的爱。为了自己的前途和事业,高家林背叛了自己的爱情,丝毫不考虑巧珍的感受,不惜以伤害巧珍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向上爬的欲望,他自私的一面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出他对黄亚萍的妥协。这些都表现了高家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地,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的性格。

路遥《人生》


            三、善良天性的“回归”

      无论是于连还是高家林,当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破灭,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时,他们经过深深的反思,头脑终于清醒了,终于做回了原来的自我。

      当于连的希望最终破灭,重新跌落到原来的平民阶层后,他又表现出反抗者的本色,而且反抗的强烈程度前所未有。尽管他知道特赦以后,他仍然可以得到财富和美人,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拒绝向资产阶级贵族控制的法庭求饶。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拒绝营救,用死向不平等的社会放出了最后一枪。这是于连反抗性格发展的高峰。这充分体现了于连自我的“回归”。

      当高加林通过“走后门”进城这件事被人告发,他拒绝了黄亚萍宁可和他一起到农村的请求.从他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良心并没有完全泯灭,在他的个人奋斗失败后,他的善良的天性重新“回归”了。

   

                  总结

    于连和高家林的个人奋斗道路是失败的,其悲剧性的结局是必然的。他们的抱负和野心,他们的愤世嫉俗,他们的孤军奋战,他们的绝望都具有时代的特征。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窥见社会中“于连”式、“高家林”式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悲剧也是这些人的命运概括。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于连和高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