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过客,并永远如此。
——题记
确实,过了四个月,已是要下雪的季节。一拖再拖,冬天是个储藏的季节。
故事发生在九月末。在偶然想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唯独我却错过所有,这种适合脑袋发热,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的意识之后。我转眼来到了乌镇。你说要看小桥流水,乌篷摇曳。那这次来个真的吧!
第一天心情是激动的。虽然人多。可是我毫不介意。第一眼的乌镇。
第一天早上 , 上午11点到了青年客栈。到处摆满了好看的绿植,客栈老板娘是真的美。
进去南栅后,免费登上游玩的小船。不过需要排队,大概15分钟左右。天很清,水也很清。
对面就是乌镇古楼 ,其实就是一个建筑群。临水而建。
特别喜欢蓝印花布窗户纸。到哪儿都能看的见。简简单单,干干净净,朴朴素素。就像有些一眼看过去就很舒服的女孩子。
蓝的彻底,也白的纯粹。
随风飘扬的蓝色印花布,空气里都是浆纸的味道。
印花布的图案。纯白与靛蓝,相遇是传奇。
制作的第一步就是画图纸模子。
老人在用模板和石灰给白布上花纹。
老人说,所有的白布的图案都是石灰就模子刻上去的。
匠人师傅告诉我锅里都是板蓝根和酒糟熬成的浆汁,所有的白布石灰花印和着汁水装入大染缸。布会出来一种酒香。虽然我觉得并没有。
说实话,让我想起了九儿。
用木片刮去石灰以后,只留下满眼的蓝色和耀眼的白。好看的花纹乌镇每一个角落都有。
傍晚回客栈时遇见的狗和小店。
第二天早上去了南栅,门票免费,因为早,所以人不多。这里才是乌镇最原汁原味的地方。
比绿皮火车更有趣。
其实距离不远。不过想体会一下当地的人力三轮车。小哥人特别好。
小哥告诉我,南栅是乌镇最老的地方。好多老屋子都是危房了,可以老人们都不愿意离开。
悠长的巷子,安静的刚刚好。
两位老人在拉家常,我拍她们的时候,还挺害羞的,转身就进了屋子。
这边的外国游客很多,他们特别喜欢看最原汁原味的乌镇,最真真切切的过去。
让我想起林海音的林家铺子。觉得酒铺名字很好听。老板让我尝了一大杯梅子酒。还有桂花酒,乌梅酒。
我赶紧走了。再喝就要倒了。
经过一座石桥,遇到三只狗。
想去摸摸的,但是怕被咬。
他们说这是周迅拍戏走过的巷子,其实很短。
似水年华刘若英的取景地。
当年的那张经典海报。
撑着油纸伞,走在雨巷,可我不是个丁香啊。
青蓑衣,绿斗笠。
因为起的早的缘故,这里的人也特别少。
古代的天井,中间的水缸据说是拿来聚财的。
特别喜欢这两只瓷碗上彩色的花。
西栅的女红街,各式各样的商品。
鱼鹰捕鱼。古老的手法。
求姻缘的月老庙。里面有人看签,虽然看起来就有点假。
古风古韵
乌镇的鱼。
以前的小姐闺楼。乌黑的木头和窗柩上的格子布。很多江南女子在这里出生,然后出嫁,最后老去。你看她们,就像看一湖汪汪的水。平凡还是有波澜,像你又像我。
民国时期留下的邮局,现在还可以继续使用。
小小的木头房子,烟火味十足,几代人的故事。有些东西,真的只可意会。
天青色真的在等烟雨,乌镇似乎和烟雨朦胧的时节更配。
连过夜生活的地方也要用这么清新,柔软,文艺的文字。天青酒吧。
美食的聚会,因为真的不喜欢人多,不想排队,所以就没进去了。
安静的小姑娘,青山绿水里的一朵小花。
江南大学的墙绘,据说他们每年都会来这里写生,这很江南了。
桂花藕粉。清香软糯,入口即化。
这个是真的好喝。我忘了名字。
一块历经沧桑的石头。很久以前,估计它看遍了很多人家里的炊烟。一次次用力的把豆子,谷子,大米碾碎,然后听着它们在锅里唱歌。慢慢说,使命已完成。
秦淮河的女子。有故事没故事的都好看。
人很多,最后又下雨了。所以等不到晚上了。
里面有很多高凳子,矮板凳。我们的父亲母亲,这是很多90年代爱情开始的地方。
这是一条河,两岸全种满了柳树。
乌梅冻,忘记拍照了,这是偷的图。
黑瓦绿树白墙,倒影清晰可见。
古代的药铺,中草药里很多名字都特别好听。想起了读书只看冯唐的那个人。
这张照片很丑,不过我特别喜欢。当时是让路人甲拍照,他给抓拍的。
真实不作的样子最好。
白衬衫的小弟,略显忧郁。
青梅并未枯萎 ,竹马也不曾老去 。
同时万物生长的命理,
并没有特别的清丽。
深深浅浅的笔迹 ,斑驳了岁月的石壁。
人们留下或遗忘了所有,
唯独故事与历史永栖。
世界本来就如此艰难,有些东西就不要轻易的拆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