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问答录三

问答录第三——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2014年8月1日

李佳慧:看到一句话,夏虫不可语于冰。

回答: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篇•秋水》,原文是“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秋水》篇其实是“河伯”与“海若”的七段问答,以上是第一段问答中的一小部分,意思是“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的事情,这是因为各自所处地域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以和它谈论冰冻的事,这是受了时间的限制;囿于自己偏见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这是因为他曾经的教育束缚了他。”

个人认为有这样基层意思:

第一、对于某些人,我们把话说到就好了,至于能不能起到作用,那已经是对方的事情了,我们左右不了。这就是我上课时说过的所谓“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

第二、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区别诉说的对象,“对牛弹琴”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第三、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让对方尽可能的能够领会我们的意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对的,这并不是在教我们要去曲意逢迎、投机钻营,而是告诉我们要去用对方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去表达,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这跟我们今天学习外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第四、是从秋水篇开头描述“河伯”的情况得到的启示。人还是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永远都要记得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只是准确描述宇宙运行规律的很少的一部分而已,要能够积极的去向比自己知识更加渊博的人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友不如己者”都是在阐述这个道理。而最根本的还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自己要知道去寻求知识,这叫“自强不息”;要时刻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才能“厚德载物”。

先把这段原文介绍给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cháng)见笑于大方之家。”

今译:秋季连雨,大大小小的河流水量充足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水面非常宽阔,哪里是岸哪里有河中沙洲,连牛马都辨别不出来了。于是,河神洋洋自得,以为天下所有好的事物都集中到自己这里来了。他顺流向东,到达北海,向东看去,不见水的尽头。这时,河伯改变了自得的颜色,面对着大海向海神叹着气说:“俗话说‘听了许多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不就是在说我嘛。而且我曾经听说,有以为孔子的知识并不多,也有轻视伯夷的义举的人,我当时还不相信;现在我看见你这样找不到尽头,要不是来到您的面前,那就完了,我一定会永远被懂得真正道理的人所嘲笑了。”

其实从“河伯”的故事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点,就是一个人对自然固有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大道”是不是能正真的理解,是有一个大前提的。如果说不是秋雨绵绵导致河水暴涨,那么“河伯”也不会东行到海,也就见不到“海若”,求不得大道了。而且没有感受过河水丰盈的经历,也悟不透大海的辽阔。其实人生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去丰富自己。

接下来分享几个与“夏虫不可语于冰”类似的故事吧:“一天早上,子贡正在扫门前落叶,忽然过来一个人,问他:“阁下是何人?”弟子道:“我乃孔门弟子。”那人便说:“既然是孔夫子的弟子,必然博学,那么有个问题想请教。请问一年之中有几季?”子贡不假思索:“四季!”那人却摇头道:“非也,一年只有三季!”二人如此争论不休。孔子出来,那人转而问孔子:“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看他,回答说:“三季!”那人遂大笑满意而去。子贡不解,埋怨老师。孔子却笑着说:“你没见那人通体绿色吗?他不是人,是只蚱蜢,春天生秋天死,从未经历过冬季,你跟他讲一年有四季有什么用呢?费尽口舌也无法让他信服啊!” 这就是著名的“三季人”的故事。圣贤的智慧也就在里面了。

  还有一则孔子的故事,孔子和弟子子路周游列国,途经某地,盘缠用尽,饥渴难当,正好看到一个酒铺,孔子叫子路讨点酒来。店老板一听说是孔子和他的学生来了,倒是挺恭敬,不过为了防止冒名顶替,店老板决定考一考子路,就写了一个“真”字请教子路。子路窃喜,这个太容易了,认真的真啊!店老板说,不对,看来你们是骗子!就别喝了,走!子路很郁闷,只好请孔子亲自上阵。店老板还是写了个“真”字来考孔子。孔子笑答,这不是直八吗?店老板大喜,果然是孔夫子,好酒好菜招待。子路不解,明明是真,怎么成了直八呢?孔子说,该认真的时候就认真,不该认真的时候认真,分不清轻重缓急真伪好坏,不配喝酒!!

  最后和你说一说我的学习方法,你在结束高考之后会用得到的。看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之后,要围绕这个点发散出去找寻资料,最后用这些资料将这个点充实成一个球,当能够把这个球无限的滚动变大的时候,就是学问有成的时候了。比如说我看到你这句话的时候。基本的思考顺序是这样的:这句话也听过,而且知道出自《庄子》孔夫子有个“三季人”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具体出处是谁的哪篇文章?文章全文如何?还有哪些类似的说法?这些就不知道了。然后先上网把相关的东西搜出来,正好《庄子今注今译》这套书我有,不看网上的了,深入的读原文、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整理成文字。

目前我是到做这里为止了,如果说这个我真的认为很重要,也感兴趣,想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这个题目的论文,那么就要更加深入了,首先要把《庄子》看通,了解全书要表达的思想。《庄子》是道家的理论,那么道家其它典籍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理论,《老子》、《列子》这两本书也要看原典,还要看后世众多学者怎么理解发挥的、自己认同还是不认同。然后再去看儒家有没有类似的观点,答案是“有”,那么再看相关原典,找出来。西方有类似的观点吗?再去查相关的资料。这样资料就弄齐全了,按照自己的观点整理出来。基本就是这样了,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很辛苦的。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对于你来说,高三这一年是不能这么学的,那大学就甭考了。所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真的很糟糕,人文科学30岁以前根本就入不了门径的,因为没有时间去弄嘛。有点发牢骚了。不过说到学习,不管是应付考试,还是真正去做学问,最关键还是自己知道去努力。“河伯”不遇到“北海若”,或者遇到了没有任何反应,那“河伯”也就永远停留在那个水平了。所以古人对于学习的说法是“求学”,这两个字用的还是十分恰当的。

古人的教育教学方法其实也体现出了这个思想,我们今天结合生活实际和所谓的科学研究来看,有没有道理呢?小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叫他背书,老师也很少讲其中的道理,因为讲了他也不会明白的,小孩子哪来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让他背下来,因为6到12岁是人类记忆的黄金期,错过了太可惜。我当时也还经历过一点这样的教育,长辈给一篇文章,就是让背下来,说等到时候你自然就懂得其中道理了。结果还真的就是这样。这里用到的也还是这个道理,只不过对于小孩子学习来讲,他们哪里是“夏虫”,“春虫”还差不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年前的问答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