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华网怒批中小学生“课间圈养”,说这样的“文明休息”十分野蛮,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股子义愤填膺。
说实话我们普通家长私下里也经常交流学校在课间只允许孩子上厕所时离开教室,其余时间都要像根钉子似地扎在座位上,但从没想过给这种行为起个生动形象的名字。当“课间圈养”这词出现时,我一拍大腿:“太形象了,太有才了,我想和创造这个词的人交朋友。”
一说起小小的孩子可怜兮兮地被禁锢在座位上动弹不得,立刻一大波人拍案而起,说学校不讲理,孩子的天性就是爱闹爱跳,这么做就是泯灭人性,简直该千刀万剐。
然而,作为一名孩子正在被“课间圈养”的家长,我完全支持学校的举动,原因是现在的孩子太金贵,现在的家长也太难惹。
我曾经短暂当过一段时间的乡村女教师,担任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当时班里就出现过这样一起事情。
学校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有大课间,学生们要去操场做广播体操。有个素来调皮的小男孩告诉我他肚子痛,不想去做操了。这是种很正常的现象,恰巧乖乖的小班长因为脚受伤也没法去操场,我就从图书角拿来几本书,让两个小男孩读一读。
临走前我对调皮的小男孩不放心,叮嘱了几句后才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奔赴操场,等回来后发现出事了。两个男孩子打了架,素来老实听话的小班长把高自己半头的小男孩推倒,那个男孩子的头磕在桌角,肿了个包。
作为菜鸟级新手教师,我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赶紧找年级组长,在她的指导下与两个家长通了电话。
这两个孩子是同一村的,据说还有点亲戚关系。小班长家里特别开明,立刻开车到学校将受伤的男孩带去医院检查,全面检查后男孩无恙,只是受了点皮外伤,他们又带着男孩和家长在饭店吃了顿大餐后返回,事情看似圆满解决。
可是没多久那个受伤男孩的家长便来学校闹,要求学校赔偿医疗费。他倒是没来打扰我,直接闯到校长室里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给钱就不肯走。
人家说得有理有据,孩子是在学校受伤的,学校得负全责。有的老师告诉我,这个小男孩在一年级时上体育课摔了跤,当时学校给他报了意外险尝到了甜头。这回到二年级又遭遇类似事件,于是家长轻车熟路地找到学校撒泼打滚。
偏偏我们新来的校长书生气浓重,认为事情早已解决,家长断然没有来闹的道理,于是两人直接杠上了。从此隔三差五那家长就来闹一通,在校长室门口骂出各种难听的脏话。
没多久我离开学校,后续听说校长下达命令,学生除了上厕所外,必须乖乖呆在座位上,如果孩子告诉老师自己身体不舒服,立刻打电话给家长,10分钟之内必须接走。
直到现在,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都挺内疚的,因为自己看管不到位,直接改变了学校的规章制度。
现在的家长真是惹不起,学校教育就是原罪,管严了他说你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管松了他说你不作为,动不动就要兴风作浪。
有人说当代家长受教育程度高,素质也高。呵呵,那是在和平时期,没遇到事情时大家都是圣母,遇到了立刻摇身一变成泼妇,我自己也不能免俗。去年小孩被同桌欺负,我立刻拨通老师电话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事后自己都嫌弃自己。
现在的小孩也金贵,跟瓷娃娃似的,体育老师每次上课都战战兢兢,生怕有一两个身体素质差的,跑不了几步晕倒在地,那样自己的教师职业也就到头了,难哪。
其实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宁愿孩子被“圈养”,起码不用担心踩踏问题和小孩打架问题。现在的教室全是楼房,课间短短的10分钟,压根都不够孩子到达操场的,一打上课铃小孩子着急忙慌朝回跑,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互相踩踏。
至于运动量的问题,放学了带孩子在楼下小公园尽情奔跑一番就行了。怕就怕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后就应该归学校全权负责,千错万错都是学校的错。
身边不少家长对这种“课间圈养”秉持着温和的态度,我们这里几乎全市的学校都采用这种模式,当然,年级越高管理越宽松。毕竟小孩子做事没有深浅,智商比起黑猩猩都差远了,所以需要点束缚的力量,这是学校的自保,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这种制度如果从人权、天性等方面分析自然处处是漏洞,但这已经是权衡利弊之下的最优选择了。专家有专家的道理,我们自己也该有独立的判断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