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学 | 复旦大学:日出东方,前途无量

大家好,我是锯子君。

“日月光华中有你闪亮的眼睛,你计划的秋天已褪去童话的色彩,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颇为震动,放下过去的童话,带着眼中的光芒,活在真实的现在,却踏实开垦无限美丽的未来。该是多么浪漫却又多么坚韧的灵魂,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然而这句话,居然是出现在一所大学曾经的录取通知书上。它的前一句是,“祝贺你跻身百年复旦的星空!”至此,彻底被这所学校征服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复旦大学。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复旦大学是一所闻名中外的百年名校,始建于1905年,校长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马相伯。

提起校名复旦,可能会有人想起复旦大学的前身,一个今日听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的名字——震旦学院。震旦学院是马相伯于1903年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学校,被誉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简单解释一下,“震旦”为梵文,有“日出东方,前途无量”之意,后在江湾筹建复旦公学,即后来的复旦大学。

“复旦”一词,被解读为取自《尚书大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代表日复一日、生生不息的意象。所以,这是一所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希望和朝气的学校。

复旦大学同样有一条充满了希望和朝气的路,叫光华大道。在光华大道上,立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墙,这句校训有着深刻的含义和历史。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经给学生讲学时做过对复旦校训的理解:“学”是指要学习怎么样去问问题,要学习真正的学问;对“志”的深刻考虑在于,如果志是心之所向,那么志在哪里?

换言之,除了“学”“志”,完整来看的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又何尝不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这不仅是复旦人的价值观,更应该是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校训可以说是每一个复旦人身上的烙印,伴随他们的脚步,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贡献力量。 


2.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问读者朋友们几个有趣的问题:

古典名著《西游记》里面究竟有多少个妖怪?在沙漠里怎么给笔记本电脑供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不是同一个时代的?……如果在一场考试中出现这些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回答上来。

这些问题是出现在网上流传的一个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千分考”神题之中的。虽然自主招生已成为过去式,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复旦大学考核录取标准的多元化,以及自由的学术思想基因。

这种自由无处不在体现。“先忧后乐相交勉”是复旦大学校歌中的一句歌词,先忧后乐既可以指在复旦大学建校之前动荡发展的历史,也可以指复旦大学在追求纯粹的学术理念上的坚持。

复旦大学任重书院院长王德峰教授曾经说:“人生的美好在于,青春岁月中我们可以与社会利益保持足够的距离,有从事科学工作和探索真理的自由。”

复旦大学从2012年起,就以书院制探索大学的通识教育之道。大一和大二新生按照大类融合和学科交叉的原则入住五个书院,五个书院主要以自然科学、医学、人文、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主。

说起五个书院的名称也是非常有趣: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任重书院、希德书院。大家可能会猜测这些名字是来源于典籍或名著中,但是实际上,这些书院名称都是为了纪念对创建复旦大学有卓越贡献的人。

志德书院是为了纪念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取了先生的名“志德”,明志且道德。此外,腾飞书院取复旦大学老校长李登辉字。克卿书院取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始人颜福庆字。任重书院取复旦大学原校长、《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首译者、语言学家陈望道字。希德书院取复旦大学原校长谢希德女士名。

回到复旦大学的书院制度,一般来说,学生进入大学要首先在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文理综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之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书院为大家提供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同时树立集体荣誉感的场所。

其实,复旦大学并不是中国第一个探索书院制度的大学,也不能说是最成功的。但是笔者认为书院制度作为一个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的高等教育的典型形式,能够为高校探索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提供借鉴,且在上海这座开放的城市的土壤之上,滋生、成长,必有其重要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不断的制度探索下,自由的复旦大学培养出了济济人才。历史上,复旦大学作为育国士为国家呕心沥血发展的场所;看当代,复旦大学是为国家强大而震欧铄美的学府。

据统计,曾有26位复旦学子担任大学校长,被称为“大学校长的摇篮”。此外,有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有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鸿,有童年努力学习故事家喻户晓的中国克隆之父、生物学家童第周。

放眼当下,政治局常委王沪宁,经济学泰斗吴敬琏,知名企业家梁建章、银行行长邵平等当代杰出人才均出自复旦大学。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曾听过在复旦学生中流行着一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是他们对母校气质的总结。

“自由”这个字眼,在高校文化中并不鲜见,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学术自由至上,不同维度的自由在高校中与学校的理念和气质融为一体。

说到复旦大学的自由,很多人更加赞同的是生活中的自由,即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不干涉他人,可见深受海派文化影响。偶然间见过一种对“自由无用”思想很好的解释是复旦大学1982届校友,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院长孟晓犁的一句话,“从自由到遨游,变无用为通用。”

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无用也不是一味的无用,是相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对自身的有用和自我的自由。可能这是一种对急功近利的有意疏离?又或是对眼见自由与内心自由的判断?无论如何,在复旦学子身上,答案呼之欲出。

这种自由也体现在校园布局上。复旦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分别是:邯郸校区、江湾校区、枫林校区和张江校区。请大家一定牢记,因为这是一道复旦大学的入学测试必考题目。

其中邯郸校区是主校区,以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为主,其与江湾校区基本为一体,枫林、张江校区为两翼,其中枫林校区是医学院的所在地,也是其“大本营”,受大家喜爱的张文宏医生就是毕业于此。

张江校区是工科生的集中地,是的,复旦大学也集结了一批优秀的产学研合一的先进技术和开发团队,以及优质的程序员。        


3.声名誉满,前程远大

说了这么多复旦大学的历史、文化还有杰出校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报考复旦大学时的专业选择问题。

复旦大学的专业和同在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有明显的区别,文科和理科向来是复旦大学的强势学科。当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这种强势需要从就业和深造两个方面说。

与大家常常调侃的一句“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的说法类似,如果有学生或家长直接前来询问,哪个专业就业好,哪个专业未来收入高,想让我的孩子报个好找工作的专业,类似的提问方式都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没有绝对的好专业,也没有通用的好专业。    

换句话说,专业的选择历来都是双向的。这种双向是主体的双向,指学生对自身特长要有绝对的了解,对专业更要有绝对的了解。

专业能够给学生提供哪些未来选择的机会,学生想学什么样的专业,跟适合学什么样的专业,一定要高度匹配。

而实际上,在专业选择过程中,绝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兴趣,所以,重点就在于,要对专业本身以及其未来就业有充分的了解。 

针对复旦大学而言,笔者个人将其专业分为三类,不是按照文理区分,而是分为传统强势学科、就业优势学科和相对“冷门”学科。

前两者看上去是矛盾的,难道传统强势学科的就业没有优势吗?就业有优势的学科难道不应该是强势学科吗?实际上,两者的确不能画等号。接下来我会分类阐述。  


先来谈谈传统强势学科。如果你的志向是为人类的文化、文明和科学事业做出贡献,想要突破人类现有的认知,志在做出学问,对现实的经济回报没有过多的需求的话,那么,复旦大学的传统强势学科非常推荐,因为这些学科有国内一流的学术地位,更有非常好的出国深造的交流、交换机会。这些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等。

人文社科范畴内的这些专业在国内具有顶尖的学术实力,如果志在此类学科内有所建树,那么复旦大学将会给你提供站在“学术鄙视链”上端的机会。

在深造阶段,学生有机会进入国内更顶尖的大学,更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国外交流、交换机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旦大学是不二选择。 

接下来再谈谈就业优势学科。复旦大学的就业优势学科有几类,不出意外,这些学科也应该是各个学校的热门专业。

例如,经济学类有经济管理试验班,数学类有技术科学试验班的部分专业和自然科学类部分专业等。这与行业发展趋势类似:经济学类、经济管理类专业一向是就业热门,尤其是经济管理实验班中,不仅包含经济类、管理类,还包括统计类、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等相关方向。

这些专业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强的企业用人需求,在政府公共部门也是热门。此外,数学类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技术科学实验班中的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也是热门专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上述专业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直接进入各个方向都比较热门的实验班;第二种是进入相应的实验班,但是要通过刻苦的努力获得很好的成绩,才能够被分流进入上述的优势专业。

所以,针对复旦大学的就业优势学科,对大家提出的建议是:不仅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入学后也需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增强进入此类专业的优势。    

当然,前面将复旦大学专业分成了三类,除了传统优势学科和就业优势学科外,还有一类是相对“冷门”学科。

为什么会加引号呢?因为这些学科放眼望去,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冷门专业,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个学校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如果学校本身在进行综合性大学建设之前不具备这些专业的优势,那么一旦要全面发展,这些学科就会成为其发展过程中急需补充的后备力量,所以,航空航天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以及工科实验班中的非热门主流专业生化环材等,都可以算作这一类。

建议大家在选择此类专业时,一方面更多考虑此类专业的社会就业优势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的平台,尽可能多地争取全方位的学习和实践经历。    

笔者一直坚信,决定人生上限的永远是自己。无论在什么样的平台上,天花板的高度永远由自己决定。复旦大学能够为学生们提供高的起点,大家在专业选择过程中需要结合对学校的认知和偏好,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客观、理性地选择是否要报考复旦大学,以及报考哪一个专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大学 | 复旦大学:日出东方,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