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

第四节:不同的人生境界。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解读:很多人拿自己与孔子作比较,孔子十五岁立志学习。并不是说十五岁之前不开始学习,而是一直在学习,但是没有把学习这件事当成是必要的事,一边玩,一边学。

而十五岁的时候,孔子把学习这件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从中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有多少大学毕业之后,就决定再也不学习,再也不看书。因为他们没有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就像孔子感叹颜回。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颜回真正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纯粹的求知欲。我不是因为学习某个工具而去挣钱,也不是用知识来获取利益,而是单纯的对这个知识感兴趣。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一味的认为游戏是最重要的,除了游戏,就没有其他的追求了。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也没有到”志于学。“这件事。

而三十而立,孔子开始有自己的事业,能够教他人学习一些东西了,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收了很多的学生,帮助他人。

四十而不惑,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是没有困惑。其实这句话真正想要表达并不是这个意思,孔子在五十岁说过:”加我数年,五十而读《易》,会无大过矣!“说明孔子到了五十岁依然会困惑,所以,用简单的困惑来解答,不是特别的准确。

而这个”惑“指的的是不为外物所动,能够经受住外在的诱惑,能够有自己的原则。君子不重而不威,学则不固。能够有自己的根,有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物所动。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容易被外物所迷惑,大学生刚毕业,首先选择一家公司的标准就是你给我发多少薪水。

而四十而不惑,想要表达的这是一个人生的境界,你能够做到不为外物所动。

五十而知天命,有些人认为在五十岁的时候,就是认命。做事随缘,什么容易就做什么,不在追求突破和挑战,颓废而漠然。

《阿甘正传》中的丹中蔚,在战场上被炸断了双腿,被阿甘所救下来。退役回到家之后,怨天尤人,怨他人,怨天地。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没有丝毫抱有感激之情。但是在一次铺鱼的过程中,丹中蔚,勇敢的站起来与天作斗争,最后其他的渔船都被掀翻了,只有丹中蔚他们的船存留了下来。在雨过天晴之后,丹中蔚跳到了湖水中,对阿甘说到:你救了我,但是我一直没有对你说感谢。“随后阿甘说到:”我看到了丹中蔚与上天和解了。“

一个人在五十岁的时候,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安安稳稳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内心平和,不再与自己较劲,不再痛苦,不再怨天尤人。

六十而耳顺,不管别人在你面前说多难听的话,你都能够听的进去,听到其有道理的一部分。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被人说成是”累累若丧家之狗。“这句话多难听,但是孔子却说,我就是如此,我现在就如同丧家狗一般。

这也是一种境界,对于别人的意见,都能够听到一部分道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一个人很自由的状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也不会违反社会规则。

七十岁以后,孔子回到鲁国,成为了一个受人敬仰的老人,对于任何法律的约束,礼法的约束。觉得是一种对于自己的保护,所以孔子活的很自在。

用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面所说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纵里寻他千百度,该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镜也。

人生有着不同的境界,孔子对于我们的境界也只是一种参考,但是我们得知道,人生境界的不同。这也可以作为我们自己人生修炼的一个方向,在修炼中一步一步完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为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