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族从周秦到清末出过宰相59人,你了解其家谱家风的价值吗?
快乐有趣
从周秦到清末,这个村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 其家族之所以声名显赫、历久不息,主要得益于族规家风。
这个村就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誉为宰相村,清代嘉庆版《裴氏世谱》记录了裴氏家族从周秦到清末68代家谱与历史。
从周秦到清末,这个村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 其家族之所以声名显赫、历久不息,主要得益于族规家风。
裴氏族规家风从修身、齐家、处世、治国四方面概括其内涵。其延绵千年的尚德、孝友、勤俭、才学、仁爱、廉洁、忠心报国,对现代良好社会文化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德为根,品行为本
裴氏以“明德”为本,裴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是“明德”。认为德行胜于才能,将德行修养作为成才的根基。
清末民初的《河东裴氏家训》告诫读书人在于明德立身,要求后人“立志向善,做贤子孙”。从《裴氏世谱》等族谱来看,载入史册的裴氏人物,无不着重体现其德行一面,展现裴氏族人德才相得益彰、以德为本的品质。
二、建功立身,学习立命
裴氏主张学习是安身立命之本,认为“立德立功,谓之不朽”,为人处世要“立身谨厚”,应怀“一技专长,生计无虞”。
许多族人在诸多领域都有建树,甚至做出开拓性贡献。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被誉为“中国古代地图学之父”。又如,裴頠著《崇有论》、“史学三裴”青史留名、裴政修《开皇律》且被唐朝运用、裴距撰《西域图记》、裴世清率团访日、裴孝源写下中国首部绘画史学论著《贞观公私画史》、裴耀卿善于整顿漕运……形成了重教务实的家学流派。
三、敢于任事,捍卫原则
裴氏求真务实、为政布德的作风,来源于齐家以善的“惇厚”的门风。唐代成州刺史裴守真深受百姓爱戴,在他转任宁州刺史时,成州百姓数千人一直把他送出州境。
这个裴氏家族以担当国事为荣,面对小家与大家、小我与大我的选择,能够捍卫原则、刚正不阿,族人们敢于任事、大义凛然。裴距与唐太宗当面争论,魏征赞扬其“求诸古人,殆未之有”。唐中期,淮西藩镇叛乱、民不聊生之时,裴度置个人得失与安危于身外,力排众议,平定叛乱。
四、廉洁自律,青史留名
裴家族规有,凡贪腐奸淫、鸡鸣狗盗之辈,生时禁止参与祭祀,这些人死后不能入祠堂。裴氏秉持廉洁自律的美德,因而,青史留名者不乏人。
曹魏兖州刺史裴潜“胡床挂柱”传为美谈他亲定“凡贪官污吏者,死后禁入祖茔”来警示后人。
南北朝时“史学三裴”以简素之风传家。裴昭明任太守,家境贫寒,反对聚藏。他常对人说:“子孙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则不如一经。”
裴氏家规严禁夫人和子女收受任何礼物。裴坦位至宰相,生活素简。儿子娶杨收之女,嫁妆丰厚,裴坦发怒说“殃吾家矣”,并将贵重器物击碎。裴坦被誉为“太平宰相”,而杨收终因贪污而败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