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苏州,多数人想到的是烟雨迷蒙的江南景致。殊不知,这同样是一座充满血性的英雄之城。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姑苏儿女在共产党、新四军地领导下,遍地芦荡起硝烟,保家园、斩日寇。
阳澄湖畔更是抗日健将抛头颅、洒热血的疆场。至今,隶属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的“湘城”,还被老人称之为“血地”。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战斗负伤离战场,养伤来到沙家浜……”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腔,源自京剧《沙家浜》。
1939年9月,“江抗”主力部队奉命西撤,留下36名伤病员分散在阳澄湖畔的村庄里养伤,受到当地乡亲悉心照料。
军旅作家崔左夫根据这段故事,创作了《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后经改编被创作成沪剧《芦荡火种》,后又被改编成京剧《沙家浜》。
沙家浜,这个铿锵的英雄之地,由此深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间。
众所周知,现在苏州下辖的常熟市有个沙家浜镇,镇内又有个景区叫做沙家浜,很多朋友认为京剧《沙家浜》里的“沙家浜”就是这里。
这是个误会,沙家浜这个地名其实是创作者的艺术提炼。
日伪时期,今沙家浜镇境内有唐市乡、横泾乡两个属地;1958年9月,原唐市乡成立唐市人民公社,原横泾乡成立横泾人民公社。
1981年5月,横泾人民公社更名为芦荡人民公社。同年10月9日,撤销唐市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唐市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撤销芦荡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芦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7月,撤销唐市人民公社,设立唐市乡;撤销芦荡人民公社,设立芦荡乡。1986年4月,撤销唐市乡,设立唐市镇。1992年3月,撤销芦荡乡,设立沙家浜镇。
2003年6月,沙家浜镇和唐市镇合并为沙家浜镇。2013年8月,沙家浜度假区与沙家浜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
可见,现今的沙家浜并非京剧《沙家浜》里的真实存在,而是为发展旅游事业而“拓展”的。
那么,真实的沙家浜究竟在哪里?
既然京剧《沙家浜》里唱出了“阳澄湖”这个地名,那么就有必要从历史里去溯源。
据《吴县革命斗争简史》里“阳澄湖地区党组织”、“阳澄湖地区政权组织”以及“阳澄湖地区·地方武装系统”三个简表记载:阳澄湖地区作为敌后抗日游击区,其所包含的区域包括现在相城区的沺泾、湘城、太平、陆墓和工业园区的跨塘、唯亭等湖岸乡镇,以及湖西岸的渭塘、南桥等乡区。
据史料记载,《沙家浜》原型里的36名伤病员,是在1939年为避免与国民党扩大摩擦,“江抗”主动撤离时留在阳澄湖区域的。
由曾参加新四军、原总政文化部文艺理论研究处副处长、文化体育处处长的望昊等军内领导同志组织编写的《新四军故事集》表述,“为了避免摩擦的扩大,争取团结抗日,‘江抗’主动转移到了路西,留在路东的只有设在阳澄湖畔的一所后方医院和36个伤病员。说是‘后方医院’,实际上它既不是后方,也没有‘医院’,36个伤病员分散流动在阳澄湖畔的横川、心泾、陆巷、消泾、长浜、张家浜、西董家浜等村庄里……”
由此可以推敲,上述地名就是京剧《沙家浜》中“沙家浜”的原型。目前,除“西董家浜”尚未考证之外,其余地名均为现相城区阳澄湖镇所辖自然村。
曾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的黄峰将军,是当年36名伤病员中的一位,1955年第11期《中国老年》杂志有他的一篇专访,在回答沙奶奶和阿庆嫂是否真有其人时,黄将军回答:当时在苏常地区我党有许多地下交通员,其中开茶馆酒肆为掩护的不少,戏中的沙家浜,实际上就是张家浜。
有必要说明的是,张家浜即现在的相城区阳澄湖镇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40年12月12日,“新江抗”与日伪在此激战,与洋沟溇战斗、渡船头战斗并称为阳澄湖“三大血战”,当地政府立有“张家浜战斗遗址纪念碑”。
而这“三大血战”均发生在现今阳澄湖镇境内。
写下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真假沙家浜”之争,这毫无意义。“沙家浜”属于全体中华儿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但历史不容遗忘!
记住历史才能不忘初心,忠于历史才能让后人记住脚下的这片热土,她是先辈们不屈的脊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