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5.33正确理解王阳明的“心学”。

第33章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及:逮也!从人从又(手),会追赶上前面一个人,及的原义就是赶上,抓住,后延伸出到达、连及、企及等意。

      如《广韵》:“及,至也!”又如《论语》:“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及也延伸出“比得上”等意,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及也作连词用,等同于和、跟等,如“孔子及其门人”。

      及也指趁着等意,如“及早”、“及锋而试”等。

守:守官也!会意字,从宀从寸。宀指房屋,寸指法度,一个大房子里有一“寸”,意思是在大房子里按法度办事。

      古代衙门就是大房子,寸指一个人在衙门按法度办事,显然是一个官员。所以这个“守”是把守、防守的官员,后来命名为太守。这就是“守”字的本义。

      如《孟子》曰:“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又如《孟子》:“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守后来表示把守、防守、守候、守护、守卫等意义。如《韩非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在“守身如玉”里表示守护,在“守节不移”里表示遵守。

    《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其中的守表示把守、守护。《左传》曰:“守道不如守官。”其中的守表示遵守。

    本文的守之,“之”指什么呢?三国时期何晏在他的《论语集解》里引东汉经学家包咸的注,指官位。

      佛学家李炳南老先生(雪公)在他的《论语讲要》里面认为,清朝经学家毛奇龄在他的《论语稽求篇》的说法比较准确:此为有天下国家者言。所以孔老夫子讲这一段话是为谁说的?是为有天下国家者,也就是领导人。

莅:形声。从艸,位声。位,从立,隶声,位的本意指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艸位结合,本义:“走到近处察看”。

    莅后延伸指治理、统治、管理等意,如《韩非子·十过》:“刁莅事三年。”又如《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孟子·梁惠王上》:“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也延伸指来、到,如《诗·小雅·采芑》:“方叔莅止,其车三千。”

      又如《庄子·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老子》:“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莅也指官位上任,如莅任,地方官可以称为莅事者。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才智达到了,如果不能用仁来守护,虽然得到了官位,也一定会失去。才智有了,也有用仁德来守护官位,但态度不庄重,那么得不到百姓的敬重。才智有了,仁德有了,态度庄重了,但不用礼来教化百姓,那是不完善的。”

      合格的执政者应该具备的标准:一,要有聪明才智,二,有仁德爱心,三,有庄重态度,四,用礼仪教化。四位一体,才能完美至善。

      总之,为官者应该得位由智,守位以仁,莅民以庄,动民以礼。

    《易》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孔子曾说:“君子不重则不威”,意为人要恭敬庄重,才会有威信。孔子又说:“恭而无礼则劳”,态度庄重了,也要有礼,不然就是徒劳。

  明代的蕅益大师认为“知及,仁守”是“明明德”。“庄以莅之”是“亲民”,“动之以礼”是“止于至善。”

王阳明心学

      明代末期的某一天,在浙江余姚的一个状元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婴,这个状元叫王华,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人,王华为这个孩子取名为王云。

      王云五岁时,他的祖父有感于孔子说的“知及之,仁不能守子,虽得之,必失之”之深意,给儿子改名为“守仁”,以寄托对孙子的殷切期望。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明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王阳明从小就志向高远,一次与书塾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

      关于王阳明有很多传说,比如出生时的异像,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后来经过一个道士的点化,把名字改云为守仁,立马就会说话了等,这些都不足为信。

      另外,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也是不可靠的,据王阳明的弟子钱德洪的《王文成公年谱》记载,王守仁年轻时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傻傻地静坐在竹子面前盯着竹子看,格了七日七夜后,没格出任何道理来,反而病倒了。

      王阳明应该不会不知道“格物致知”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识、认识。“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

      到了南宋,朱熹提倡“格物穷理”,就是要通过认识大量现象来总结一种普适的规律。朱子的格物穷理是对格物致知正确的具体化。

    难道格物就是用眼睛盯着“物”就可以了吗?荀子说“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王阳明把“格物致知”简化为“大而思”,却忽略了“知和用”。

      那么,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是否定的吗?也不是,朱熹提出“格物穷理”,王阳明提出“心即理”,是对“格物穷理”的补充,“心即理”不能理解为“心就是理”,这里的“即”是若即若离的“即”,靠近的意思。

      心和理应该是“共生关系”,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心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

      王阳明还提出“心外无物”的理论,很多人把它理解为主观唯心主义,其实是误解。每个人对外物的认知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如果你对某事毫无认知,那么这件事在你世界就不存在。所以叫心外无物。

      另外,了解一件事情,如果不用心是不行的,也就是要“诚意正心”,如果意不诚,心不正,事物就算摆在眼前,也会被人忽略,我们通常说的“熟视无睹”,也就是这个道理。

      王阳明被贬到贵州的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做驿丞时,突然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龙场悟道”过度神化或渲染,理所当然的认为王阳明的悟道就是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

      这样的认识,事实上已经误解了悟道的本质,因为所谓的悟道并没有那么神奇,对于我们这些世人来说,悟道,并不是一种成圣或者超人的状态,更不是佛教中所讲的大彻大悟,而是一种思想的转变,一种思考方式的转弯。

    王阳明为什么会在龙场悟道呢?因为大难不死的他,在龙场语言不通,生活极度困苦,没有人可以交流,远离官场这个是非之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读书思考,这个时候也是思维最集中,最活跃的时候,就像周文王一样,他在拘押了七年后,演算出了《周易》。

    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良知就是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孟子·尽心》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

      在理学家那里,良知被归结为天理,而王阳明主张心是主宰,把天理归结为良知,他说:“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知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王阳明还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所谓的“致良知”,在他看来,就是知善知恶,也就是说,彻底的了知善与恶的起因与真相就是“致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但是人们之所不懂得自己有这个良知,最大的原因,就是良知被遮蔽了,就好比禅宗所说的自性本心被遮盖,以至人们无法证得一样。有人会把“心学”和“禅宗”混淆,也就是这个原因。它们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源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总之,王阳明的“心说”就是在孔孟思想上的基础上,强调“心”的主观能动性,被称为“新儒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15.33正确理解王阳明的“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