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教师】8.关于获取知识

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的很流畅,这种看似积极热烈的现象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怎样才能做到,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呢?在这里,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简单。在备课的时候,你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汇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才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在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方案。一切都取决于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实际知识。同样的教材,在这个班里在这一点上不要讲完,而在另一个班里,却要在另一个点上有所保留。

如果学生的思想里产生了疑问,在这里,不一定要把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喊起来回答问题,听他们说些什么,然后从他们的零散的回答里凑成一个总的答案。这样的做法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积极性,而不一定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思维积极性;有些学生在回想和回答问题,而另一些只是在旁听。而我们需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活动。因此一旦引起学生的疑问之后,老师就可以自己来讲解教材,而不喊学生起来回答一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得充当学生思维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教师的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思路,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有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教师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但在这一点上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的。在这里没有那种表面上的积极性,学生虽然没有开口,没有回答问题,没有互相补充,但这是真正的获取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教师】8.关于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