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通渭,一颗黄土高原上耀眼的明珠,有钱没钱都会翰墨飘香

定西通渭,一颗黄土高原上耀眼的明珠,有钱没钱都会翰墨飘香

(当您打开这篇文章时,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网络里,姚志芸坚持正能量的写作,或许微不足道,但您的关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编的全部动力。)

文|姚志芸

认识的一个朋友大概有七八年了,偶然聊起通渭县城,

才知道他居然是通渭人,一身的才华在商场多年还是儒儒雅雅。

通渭县的文化在他身上彰显出来。

通渭,一颗黄土高原上耀眼的明珠,

有钱没钱都会翰墨飘香,

这是民俗,这是民风,

更是一种对文化渊源流传的一种敬仰。

为什么说是一种敬仰?因为除了是敬仰更是没办法去表达,一个经济不是很发达的黄土高原贫困县,却家家写书法,中堂挂字画,无论是80多岁的老者,还是两三岁的稚子,一枝狼毫笔在手,文化就这样传承着,通渭的书画绝对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通渭市场,文人墨客在这里寻墨闻香,爱好者淘来字画点缀中堂。

元明清的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书画终于从“王谢堂前”文人的专利走向了“寻常百姓”家,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不同层次的欣赏者,激发着人们创作、欣赏、收藏的热情。

后来的科举取士,虽看重文章,但书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个人命运。纵观清代三百年,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位的,几乎没有几个不是学优登仕的官吏。浓墨宰相刘墉,淡墨探花王文治,廉吏钱南园,帝师翁同穌等,无不是这样。

通渭明清两代科举,走出了“八进士四十四举人”。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书画在通渭开始滋养并迅速发展。建国后鲁迅艺术学院教授李巍下放到通渭,极大的推动力通渭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1992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通渭农民书画晋京展”,著名画家张仃题写展匾,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耿飚出席开幕式并剪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6家新闻单位报道了展出盛况,通渭书画香京展取得巨大的成功,为通渭赢得了“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去过定西的渭源,就知道这块宝地自然条件不是很好,

历史上记载,这一块苦甲天下的土地上,很多人一度连温饱都难以保障。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不至于生活过不下去。

但比较南方文人文化熏陶的水乡富庶之地,

为何能出现“通渭现象”这样的文化盛事?

着实不易,这也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实现的。

这里笔者无法过多的探究,

但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通渭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只有从心里认可它,才会人人效仿而养成风气,这样的氛围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通渭地处大西北黄土高原腹地,境内山梁起伏,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植被覆盖极低,曾被称为“光村赤地”。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一边读书一边农耕。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的日常开支,又需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这样的传统模式在很多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被普遍认同和应用。

许多人家大门上镌刻的“耕读第”三个大字,不仅家里有耕有读,而且还要挂书画中堂。多少年来,在通渭县,不管你是去城里还是去乡下,一进家门,都会在客房的正中央墙上醒目的挂着一幅中堂。通渭人家家户户都挂中堂,这点最为讲究,最为严格,只有挂起中堂,才显得庄重和高贵。

“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家有冷字不算穷”,就算家庭再穷,精神上也是富有的。通渭人对书画的认知,更重在精神层面,说到底是对文化的敬仰。

不完全记载,全县活跃着一支近5000人的书画创作队伍,有多人的书画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大赛、展览中获奖。 "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全县十多万户人家,44.67万人。家家悬挂字画,书画收藏总量约有一百五十万件,从宋代米芾,明代仇英、董其昌,清代冷文炜、郑板桥、左宗棠等历代书画大家的真迹,到现代、当代张大千、舒同、朱乃正、溥杰等艺术名师的经典之作....

一个贫困县,所有人对通渭的认知由“书画”替代了“贫穷”,这是难能可贵的,

林语堂先生曾在《吾国吾民》中说道:“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

看过一段对话,或许就会明白通渭县为什么会成为书画之乡。

”是怎么走上画画这条路呢?“

”以前的人穷嘛,穷则思变,穷了就想办法糊面嘛,要养家糊口。“

“您一般的创作灵感都来自哪?"

“咱们通渭的画,就刻在骨子里呢,敬畏神灵的感觉,就是一种信仰。“

【原创作品】敬请点击头像关注,作品持续更新,非常喜欢您的认可欢迎朋友的点赞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诗韵点缀平淡的生活,拿抑扬顿挫的文字,给生命注入激情!

原创作品,各平台同步发布,未经容许,请勿转载!网络配图,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定西通渭,一颗黄土高原上耀眼的明珠,有钱没钱都会翰墨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