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今解四

其四

原文: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有言:圣人法天地之道,能够生生不息,教化不辍。君子乃圣人之徒,效法之,追随之,鼓之舞之以期超凡入圣。所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者。所以君子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者。而且君子必须以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作为自己的方法和目标。不尊德性不足以修身,不道学问不足以明知,不致广大不足以容众,不尽精微不足以神明,不极高明不足以虚无,不道中庸之道不足以和同。所以真正的君子一定是与时消息,能够明且哲,动静以时,进退以道,而能全真保性。

原文: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有言:君子行道,及其至,近于圣人。所以能够: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然而,虽然如此,君子不处其位,不为其政。不在天子,不做礼乐制度,不在重臣,不做坟典诰说。所以居其位者守其职,退其位者敛手自修,有所建言者,击其欲谏之鼓,诽谤之木而已。唯有如此,在朝者事劳苦而有功,在野者力劳苦而有获,上下内外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方能近者悦而远者来。

原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有言:大学、中庸皆“礼记”之一章,所以史载周公制礼做乐,而孔子光大之。人类历史,总结为两个字,无非“治乱”。中国历史,纵观三皇五帝直至夏商,治乱各有因,然则周公孔子能够实际考虑到的无非上下主次两个方面的原因,在上就是君王统治者集团正还是不正的问题,在下就是人民拥戴还是背离的问题,主次就是上和下何者是主要原因,何者是次要原因的问题。在上的正,有政权来源之正,有职能之正,有交流沟通之正;在下的有世俗风情之正,有安居乐业之正,有民心向背之正。所以礼乐制度主要针对上层建筑,教化法令主要负责下层基础。如果做到了上下和谐,各居其宜,那么治世可期。

原文: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有言:圣人法天地,化育万民而行天道,所以民敬之,民信之,民悦之,天下莫不愿为其民,万民赞美圣人也不吝言辞,流光溢彩之。

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有言:圣人以化育天下人为己任,所以赞美先王贤圣,辞章美轮美奂,不吝溢美之词。于是天下君子莫不顶礼膜拜而风行之,天下小人莫不感恩戴德而归化之。圣人之德,厚重广大,浩如江海,雨露滋润而时化,历数千年绵延不绝,至今犹激励吾辈前赴后继,任重道远,孜孜以学,砥砺前行,不达于至善而不能止也。

原文:《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有言:文质彬彬,亦君子之道。然则至德至诚之人,如日月光明,无所不照,如春风化雨,无所不润。圣人法于天地,化民如雷霆雨露,无声无臭也。

结语:中庸之道是对全体人类再一次发出的劝诫和邀约。人生在世,无非生存、安全、发展,再进一步说,无非青少年时期良好的抚养、教育和学习的机会,在中年时期适当的支持、引导和家庭、社会内外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老年时期可以做到老而无忧、病而无忧、亡而无忧的结局。现代社会实际上已经第一次具备了大规模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一体化教育与培训的机会,但是小集团对利益的过分追求完全妨害了人类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知止与知足,再一次摆在每个人的面前,知止而知进退再一次成为对每一个人最简单的道德诉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庸之道今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