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再读《小王子》

      鲁迅曾在《狂人日记》里写到: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两个字来——吃人。《狂人日记》写的是在那个颠倒黑白的世界里,封建礼教会吃人。《狂人日记》最后写到”救救孩子”,其实就是保护孩子别被封建礼教吞噬了。读了《小王子》以后,你会切身感觉到,以大人的思维看待孩子,对待孩子,不异于《狂人日记》里的封建礼教吃人,甚至会像《小王子》里的那条毒蛇,歹毒的咬死小王子。

    法国童话 《小王子》其实是一部写给大人们看的书,非常好看,在世界的阅读量仅次于《圣经》。如果你家有小儿女,或者你是一个小学或幼儿园老师,我都建议你研究透了《小王子》再去教育孩子,这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育圣典。我们必须了解孩子,才能与他们交往,才能像书里说的,“驯服”他们,因为孩子们的思维与大人们不同。

    孩子们的世界很小很小。小王子来自天外很小很小的B612星球,这里只住着小王子一人。B612星球比房子大不了多少,什么东西都是一丁点儿那么大。在小王子居住的星球上只有一朵花儿,猴面包树,三座火山。三座火山中有两座活火山,一座死火山。小王子每周都把几座火山打扫一遍,常把那座死火山当板凳坐。小王子在自己居住的星球上,一天可以看到43次日出日落。小王子到星际旅行,见到的星球都很小。有的小到甚至只能容下一盏路灯和一个守灯人,守灯人每分钟就得点灯一次、熄灯一次。小王子的居住环境告诉我们:孩子们的世界很小很小,你不能把什么东西都塞给他们,比如超前教育,比如全能训练,比如拔苗助长,比如……

  孩子们的目标很明确,不达目标绝不罢休。就像小王子要“我”画那只绵羊,“我”无法敷衍搪塞他一样。

    《小王子》的创作采用了多元化的叙述视角,作品中的“我”即是童话的叙述者,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我”从小酷爱画画,由于按小孩子自己的思维画出来的画,大人们总是看不懂,又按照大人们的思维去修改,大人们依然不感兴趣。大人们建议“我”,把这个画画的事放在一边,把精力放在地理、历史、算术、语法上。就这样在六岁那年,“我”放弃了当画家这一美好的理想。现在看来,“我”的处女作不成功,对外“我”打击很大,好讨厌那些大人们,他们什么都不懂,乱指挥。导致小王子让“我”给他画一只绵羊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去画,“我”怎么都画不上来。“我”无奈之下给小王子画我曾经画过的蟒蛇,小王子强烈地表示不要,就要那只绵羊。“我”勉为其难地画了一只绵羊,小王子还是不要,说那只绵羊病歪歪的,不健康了。“我”又画了一只,小王子温和地,宽容地笑了,轻声细语地对“我”说:“你看看你自己画的,这不是一只绵羊,这是一只大公羊,头上还长着犄角呢。”“我”又画了一张,又被小王子退了回来,说这只羊年纪大了,他要年轻的羊。最后“我”绞尽脑汁,给他画了一只装在箱子里看不见的小羊羔,他却开心的笑了。

  “我”画绵羊的故事告诉大人们,小孩子追求目标很明确,他们就要“那一个”,大人们永远不能给他们替换目标,他们永远追求自己想要的样子。否则就像作品中的“我”一样,追求的目标被大人们剥夺掉了,这个希望在心里一直缺席,一直被遗憾填塞,多年以后仍然痛苦。包括我自己对待儿子小时候的要求也要反思,在儿子小的时候,他想去绘画班写字,我觉得天热,不想去接送他,导致他没有坚持系统的学习绘画书法。十几年过去了,儿子还在埋怨我没有接送他去学绘画班学书法的事情,现在想来,我做得确实不对,很是自责内疚。

    孩子们对他们好奇的东西还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不管大人们在干什么,他们只要问大人问题,大人们就得认真地回答,不能顾左右而言他,敷衍搪塞。否则他们会一直追问,直到问出他想要的结果为止。如果大人们不耐烦,对他们态度不好,或者大人们以“很忙”为理由拒绝他们,孩子们会很委屈,很伤心甚至很愤怒。他们不认为大人们比他们的问题更重要,哪怕在大人看来孩子们的问题是幼稚可笑的。大人们一定要好好对待孩子们向你提出的问题,否则你永远不能“驯服”你的孩子。孩子们也会由此与你产生隔阂,也就是所谓的代沟,以后他们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再会跟大人们交流,就像书中的“我”长大以后依然孤独,直到遇见了小王子。

  孩子们的爱很纯洁专一,就像小王子爱上那朵花儿。

在小王子居住的B612星球上,有一棵玫瑰花,温柔恬静,美丽优雅,让整个星球芳香四溢。玫瑰花天天与小王子对话,努力的展现花儿的智慧。小王子天天给玫瑰花浇水,及时拔掉可能侵害玫瑰花生长的猴面包树。猴面包树长得很快、很大很危险,小王子怕自己疏忽拔不过来,才执着的让“我”画那只绵羊,来帮他消灭猴面包树。玫瑰花曾经说过她怕风,怕虫子咬,小王子就拿一个玻璃罩子罩上她,挡风防虫。后来小王子来到了地球旅行,看到了一个玫瑰盛开的花园,里面竟然长着五千棵玫瑰。小王子惊呆了,盯着看了很久,这些花儿居然和他的那朵花一模一样。小王子忽然感到很难过,他一直觉得他的那朵玫瑰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花,在这个玫瑰花园里竟然盛开着那样的至少五千朵。可是小王子转而又对自己悄悄的说:“不能让她看到这些花,不然她一定会很生气,她会气得生病,很厉害的咳嗽,她会担心人们看她的笑话,然后假装死掉。如果我不照顾她的话,她会为了跟我赌气,也许会真的永远的离开我……”

  小王子与花儿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们的爱是多么善良纯洁,专一执着。小王子爱的那朵玫瑰花也许就是孩子们爱着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幼时玩伴。想想大人们所谓的物转星移,情随事迁,见异思迁,甚至认为“生活在别处”的审美,是多么的功利不齿。

  《小王子》这部书,展现了小王子充满希望、执着、纯洁天真的内心世界。小王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成人世界里所谓的理性、功利甚至愚蠢的形象。有些大人生养孩子并不了解孩子,有些老师教育孩子并不了解孩子,结果缕缕出错。最后拿一首纪伯伦的诗做结,与需要育儿的大人们共勉: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纪伯伦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再读《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