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巨细的“记录”习惯是否必要?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们从小都被教育,“这个要记下来,那个要多写几遍”。

所以我有了一堆厚厚的笔记,整摞整摞的错题集,红黄蓝绿五彩纷呈的精华集……简直成为了我丢东西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真是不忍心啊,当年用了那么多心思、写的那么好看,说不定以后会用到/说不定哪天会给我启发~可是要我现在、当下、立马再看一遍?不了谢谢,要么没必要,要么没兴趣,要么思路混乱的不如重新看书。

但是我还是保持着,这个点那个点都记录下来的习惯,记下每一句话,记下每一个觉得重要的,记下考试重点的答案……

(其实我是特别懒的人,记录真的已经很少很少了。而且写字会让我觉得手疼,高中老师每周要求交一篇文章,我交的全是电子版……)

对,这么懒的我,在一次会议上被要求作会议记录,会议内容大致是大家对工作上的吐槽和互相开导心情……于是全程,作为会议记录者的我,一个字都没写,Leader“无可厚非的”教育我:“你看***每次做会议记录,记得可详细啦,每个人说了啥都记下来”。

然后我就炸了。你给我说说,这有啥值得记的?!!!(当然,后来我交了一份完美的会议记录……)

以及延伸到,我们从小养成的“记录”习惯是否必要?因为被表扬的,从来都是事无巨细、浮于表面的记录。


高三面临高考的时候, 我们班有一个姑娘的笔记好到每隔几个星期她的笔记就被偷一遍,于是她再记,再被偷,可是她不是我们班学的最好的。

教我们化学的老师,每一节课从进教室就开始写板书,一整节课写了擦擦了写,能写几面黑板,我们在底下埋头苦记,笔记本上每一个出现的知识点往前翻几页就能找到一样的。我都心疼他这么大年纪还要吃那么多擦黑板飞下来的粉笔屑,可是我化学依旧很烂。

……

直到现在,多少记录只是为了记录,写下来再没有人会去看。跟多少行为,就只是摆摆样子一样。


我开始排斥这种记录行为。

一贯宣扬勤奋、动手,以至于忽视了思考、特性。对于做事结果的评判,形式和篇幅远重于内容,抓小放大才是王道。

别再记无用的东西了。

你当下没有理解的,不会回头看的文字,就别记录了。还不如深入训练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把这些内化为自己血液中的东西,比家里的那一沓纸绿色环保得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事无巨细的“记录”习惯是否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