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陈氏太极拳图说》第四讲:太极态与太极拳

太极拳名家康伟本刊记者龚建新

龚建新:我们讲述了“无极态”和“太极态”,人们不禁就要问:这两种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无极状态是如何生出太极状态的呢?

康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让我们现代人很困惑的问题。我们经常说“无极生太极”,但很多书上我们又会看到“无极即太极,太极即无极”,所以搞得我们很糊涂了,太极不是无极生的吗?怎么又变成太极和无极是一回事儿了呢?

实际上“无极”“太极”并不是一个一个割裂的、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而是古人在不断认识自然世界过程中产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面认知的产物,所以我们前面一直把它们叫做“认知模型”。

我们举个例子可能就好理解了,我们人类在认识世间万物的过程中,最初都是认知看得见的物体,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物体里面是有分子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产生了一个对物体的“认识模型”。我们看到物体时就产生了“这是堆分子”的概念,这个物体的状态在我们的意识中已经是“一堆分子堆砌组合”的状态了。再进一步我们又认识到分子里面是有原子的,一个分子又是由几个原子组成的,这时我们的意识对这个物体存在的状态又产生了新的认知变化,形成一个新的“认知模型”,看到这个物体就产生“一堆原子堆砌组合”的概念了。如果我们把“分子”叫做一个认知概念,把原子叫做一个认知概念,由一个分子而产生了对原子的认知,我们就可以说“分子生产原子”或“原子者,分子而生”。当我们说“一个分子就是几个原子,几个原子就是一个分子”时,我们又可以说“分子即原子,原子即分子”,但其实这个物体始终没变,只是我们对它的认知不断深入而产生了变化,在我们意识概念中,这个物体的存在状态也就随着我们的认知阶段和层面的改变而不断的改变了,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认知阶段的“认知概念”和“认知模型”。

龚建新:今天我们好像真正明白了你之前总说的“认知模型”是什么意思了。如果我们套用上面这个例子,那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这个一天一地的空间并没有变,而由“无极状态”到“太极状态”,只是我们对这个空间状态的认知产生了变化。

康伟:是这样的,古人最初对这个自然空间的认知,就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空间,一物皆无,随着对自然世界的不断感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空间不是一物皆无,而是在这里面存在着我们上次说过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诸多“妙有”,是那些“妙有”组成了这个空间,逐渐产生了“无中有有”的认识层面,从“一物皆无”到“无中有有”,人们对这个自然世界的认知深度产生了变化,对这个自然世界的存在状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了明确的区分这两个阶段的认知概念,人们就把最初“一物皆无”的认知概念叫做“无极”,而把之后“无中有有”的认知概念叫“太极”,那么最初认为这个自然空间是以“一物皆无”的状态存在的,这种状态叫“无极状态”,而后面认识到了这个空间其实是以“无中有有”的状态存在的,这种存在状态就叫“太极状态”,人们的认知发展是从对“无极状态”的认知阶段逐渐产生了对“太极状态”的认知,所以这样一个认知的过程被描述的“无极生太极”或“太极者,无极而生”。但无论人们的认知如何改变,这个自然世界的本体是没有变的,只是人们的认识深度不同而已。即那个自然空间就是这些“妙有”组成的,这些“妙有”其实就是这个空间的存在状态,就像我们上面说的分子和原子的关系一样。所以人们又说“无极即太极,太极即无极”。其实在告诉我们那个自然世界的本质没变,只是人们能认识到什么层面,能感知到什么状态。“无极生太极”就是在无极的状态下逐渐认识和感知到了“太极状态”,是我们的古人对自然事物不断认知过程描述而已。而这个两个状态又用了两个图形把它们表示出来,就是前面讲的“无极图”和“太极图”。所以“太极图”那个圆圈里面就有东西了,代表人们认识到了无中的“妙有”了,而这些“有”虽然各不相同,但无非都只是两种性质。所以图中的一黑一白所表示的阴阳两性就代表了所有“妙有”的存在,“太极”这个认知模型也就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了。

龚建新:你刚才讲的这些,好像都是我们的古人对天地自然的不断观察,不断感知和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无极”,“太极”的概念,并且对自然世界的存在状态由原来认为的“无极状态”,逐渐认识到了“太极状态”的存在形式,这是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但这些认识和这些概念与我们练习太极拳又有什么关系呢?

康伟:这个问题真的很好,这也是很多年来大家不断疑惑和争论的问题,很多人的观点认为拳术就是一项肢体技能的训练,跟那些“无极”“太极”的概念根本没什么必然的关联,之所以叫“太极拳”,只是一些文人墨客的卖弄而已。今天我们明白了“太极”的概念和涵义,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太极拳”和“太极”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们的古人不但在探索和认知天地自然的状态变化,也在不断探索世间万物状态的变化,更是在不断感知和探索着人类生命状态的真实本质和变化规律,并逐步认识到,对人体生命状态的探索过程也和天地自然的认识过程一样,也是一个由“无极”到“太极”的认知进程。所以有了“天地一大宇宙,人身一小宇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的论述。古人们在认识人类生命状态时,也是从生命最本原的状态开始认知进程的。我们前文中已经讨论过,人类生命最本原的状态就是我们刚出生时的婴儿状态,也就是人的“无极”状态。古人对这时的生命状态最初的认知是外有五官四肢筋肉,内有骨骼脏器,纯乎天然,除此之外,一物皆无,没有任何后天生长的产物。

所以人体生命的“无极状态”就是人的“原生态”状态,这些我们在讲“无极”概念的时候已经阐述过了。而随着人们对生命状态的不断探究和感知,逐渐发现在这个原始的生命体内,还隐含着一个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内部能量体系,这个存在于生命体内的能量体系也是先天固有的,只是我们之前没有感知到和认识到它的存在,古人把这个固有的内能量叫做“先天一气,先天元气,原始祖炁”等。人们认识到人体那个“无极状态”中有东西了,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不以实体形式存在,但它能通过相应的方式和途径逐渐被人们感知到,当人们真正产生了这种感知时,我们的意识在那个本原的“无极”状态下,同时还感知到了那个“先天一气”的存在,这时我们认识到的生命状态就已经是“太极状态”了。我们的古人在对生命状态进行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摸索和积累了许多的方式方法,许多有效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了自我认知的修炼功法而世代流传下来。而太极拳的习练,恰恰就是遵循着“无极而太极”的生命状态自我认知过程而展开的。

“太极须从无极始”,“练太极,先归无极”,“太极者,无极而生”等太极拳的论述,都充分说明了练太极拳就是要在人体“无极”的状态下,对自身不断的进行自我感知,从而逐渐感悟和认知那个存在于内的“先天一气”,形成对这个“先天一气”的清晰认识和本能感觉,使我们的身体不断处于内外兼有的“太极状态”。通过对这个“太极状态”的不断修炼和运行,逐步形成对内部能量系统的控制和调动能力,并使其在养生和技击方面发挥作用。要强调的是,不管是“无极状态”还是“太极状态”,都是人体本身所固有的本原的状态,而不是产生了什么新的状态,只是人们对生命状态的认知层面的改变,就像分子和原子一样,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人们认知到了什么层面,就能在什么层面解决问题和发挥作用。当人们认知了原子时,就可以让原子发挥作用,利用原子裂变造出原子弹。同理,当古人们认知到了那个“先天一气”的存在状态时,太极拳所体现的功能和功效也就是在这个调动人体内能量体系的层面上发挥效果和作用了。

龚建新:这么一说,太极拳和“无极”“太极”这些概念和状态还真的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了,这样看来,不搞清楚这些基本的概念,不明确古人所描述的“无极”“太极”是什么样的生命状态,我们就无法准确的知晓太极拳习练的真实目的,也就自然不会理解太极拳的习练方法和理论,为什么与其它的拳术训练有如此差别。许多人虽然天天在练太极拳,但除了练习拳架子以外,对于“无极”“太极”状态的感知和修练几乎一无所知,所以练拳和“无极生太极”也就扯不上关系了。

康伟:是的。如果我们的头脑中对太极拳运动的理论基础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线条,我们就无法正确的理解太极拳习练过程中的许多方法和手段的真实目的,那么我们习练的太极拳也就变成了单纯的肢体运动,也就无异于其他的拳术运动和体育运动了。太极拳习练最重要的就是对自身“太极状态”的认知过程,而这一认知过程又必须在自身达到“无极状态”下才能实现,所以太极拳的习练方式,首先不是练“太极”,而是要首先学会“归无极”。不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使我们的生命状态回归到生命初始的“无极状态”,是无法实现“太极状态”下的生命运动的。所以,前人在练太极拳时,就产生了“站无极桩”和“动中求静”这样的训练手段了。有了上面这些理论概念的基础,下一次我们就来谈一谈“无极桩”和“太极桩”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陈氏太极拳图说》第四讲:太极态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