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的理解

  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看法。我想,未来需要综合素养高,身心和谐统一,善于解决问题,有创新能力的人。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学科整合的培训在频繁地开展。无论是“智慧课堂”还是“STEAM”课程,都鼓励多个学科融合对学生实施教育。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在走上讲台前,较为系统地学习了相关音乐知识和技能,但其他学科并没有过深地涉及。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会失业呢?是不是我就不适合留在课堂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需要做的是学习、改变和提高。

  首先要做的是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到新信息的获取中,参加到新课程的培训中,对于自己已知或未知领域的学习充满好奇,保持学习的兴趣。

  再次改变固定思维模式,从原来单一完成课本知识思考教学设计的模式转变到教学课程化思维模式。从原来关注学生有没有掌握教材知识到关注学生有没有获得能力的提高上。国家课程项目化实施。

  另外,以往教学生涯中获得的教学经验,在未来的教学实施中仍能发挥作用。只是我需要通过培训、阅读升华自己的经验。要提高对自己学科的认识,要提高对儿童发展的认识。

  有了这样一些思考后再回到自己的课堂,以4.5班的《土风舞》为例。

  我将参与体验放在首位——通过身体与音乐的联系,发展学生的能力。所以,我和学生在课堂上会花近九成的时间来模仿和练习。在整个音乐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比较和讨论,以引导全体同学拍出和唱出更动听的声音,帮助他们建立好声音的概念,并通过简易的办法帮助他们自主找到这样的声音,获得可以拍击出好声音的经验和办法。我提了一些问题……

  “我在音乐的什么位置拍手了?有几次?”

  “拍手和音乐有什么联系?”

  “这首乐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可以怎么拍手以便充分表达你的感受?”

  “他们两相比,谁带给你更愉快的感受?他是怎么做到的?”

  唤醒学生的耳朵和大脑是重点——不是灌输而是唤醒。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是老师告知的,而是自己习得的。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完成情况怎样不用老师来评判,而是请他或者同伴来评判。他们只有真实地听和真实地想,才会有提高和发展。

  “刚才这一遍的演唱你听到不和谐的声音吗?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再试一试,怎么唱才准确?怎么唱才好听?”

  我发现通过这样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更容易静下心来学习,能力也会逐渐强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