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徙》的写作领悟
这篇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一位教师高北溟先生平凡的,坎坷的,令人怜悯叹息的一生。
高北溟人如其名,这条北溟之鱼心底里藏着“海运则将徙于南溟”的期盼。他家家境贫寒,少年丧父,发奋苦读,诗文可观。原本期待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功成名就,没想到时代变革,科举废除。生机艰难,他忧心如焚,深切体会到“文章不能锅里煮,百无一用是书生”。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正在他无可奈何之际,在世交沈石君的指引下,读了两年师范,当了小学教师。有了稳定的职业,有了虽不丰厚却可靠的收入,免于冻饿之苦。
当了老师的高北溟认真教书,一丝不苟。和其他不务正业的老师截然不同;他行为正派,性格耿直,从不拉帮结派,被同事认为是自命清高,不近人情。甚至有人说他是“绝户脾气”。
贫穷让人自卑,自卑容易多疑。高北溟家世寒微,资格不高,所以多疑。人生如意心胸广,诸事不顺自然躁。有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也会让高北溟多心,气的青筋暴涨,却只能隐忍不发,于是一生气着急就会不停的剧烈摇着脑袋。
后来,沈石君又聘请高北溟做了中学国文教员,算是徙了。他因材施教,他自选教材,精心讲授,他重视作文,他还自编辅助教材。初中教学生涯,他似乎是如鱼得水,踌躇满志。生活也有所改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偶尔“苔痕上阶,草色入帘”的家中与志同道合的同事赏荷小聚。日子舒坦,心境也好。
可惜好景不长,政治变动,小城起风波。沈石君辞职,高北溟也跟着被打回小学,重归落魄。后来,掌上明珠的女儿高雪也病死。
如果小说像以上这样,只在高北溟身上着笔,那故事即便离奇,情节即使曲折,描写即使细腻,语言即使精炼。那也犹如一棵只有枝干没有树叶的枯树,一座富丽堂皇但是构造一目了然的建筑。这样的文章精彩有余,韵味不足。内涵简单,意蕴直白。就像解闷的故事,看过,乐过,就丢过。
汪曾祺是语言的高手,是讲故事的行家,是文章的大家。他的短篇小说好似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市井生活,烟火人生的水墨画卷。他的语言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不雕琢,不修饰。平淡如水,韵味悠长,让你不自觉顺着他的声音走进故事里的时光。他指引着你,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边走边讲,让你如同走进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古镇里的每一扇门,每一条路都有着动人故事。听着听着,你会随着人物的悲欢而心情起伏。当故事终了,你还沉浸其中,眼中所见,心中所想,都是人物的影像、命运。如一曲清音绕梁,久久不绝。
这种语音绕梁的效果似乎和小说中大量的“闲笔”密不可分。
小说中除了直接讲述高北溟的故事,还写了很多别的人别的事。我们来看看这些闲笔有何用意。
比如,正文之前引用《庄子.逍遥游》的开篇句。这相当于全文的引子。将高北溟的名字蕴含其中,并含蓄点题“徙”,这与高北溟想徙而未能徙的失意人生形成对照,令人惋惜,同情高北溟。
其二,开头没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介绍高北溟。而是慢慢悠悠地,不慌不忙地从一首校歌说起。这首校歌的作者是高先生。如果说写通过校歌来引出高先生自然而然的话,那三言两语就可以交代过去。但是汪老先生一点也想快走,他慢慢回忆起过去:学生们每天怎样唱,学生们逐渐明白歌词是什么意思,毕业典礼时唱校歌时师生的心情。最后才引出歌词作者,我们的主人公。或许汪老心中没有谁是主人公,他笔下的每个人都很重要,都是倾注了感情的。
为什么说这些看似无关的多余的话?思来想去,我的理解是:
奠定了全文基调。学生们日日唱着校歌长大,随着年龄长大,对歌词的理解从朦朦胧胧到感同身受。这首歌深深印在少年的脑子里,或许到临时之前还能想起。“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这句包含了老师一种遗憾、悲哀而酸苦的嘱咐。毕业出去的学生,日后多半是会把他们忘记的。“毕业生中有一些是乘风破浪,做了一番事业的;有的离校后就成为泯然众人,为衣食奔走了一声;有的,死掉了”这一段似乎预示了下文高北溟的奔走辛劳,汪厚基的泯然众人,高雪的遗憾死去。岁月流逝,世事无常,人事全非。只让人不禁心酸,叹息,伤感,无奈。这与全文氤氲着一层淡淡的忧伤是内在一致的。
首尾呼应。以校歌开头,以校歌结尾。“墓草萋萋,落照黄昏,歌声犹在,斯人邈矣”高北溟已经死了,歌声还在继续。只要歌还在唱,人们就会想起死去的高先生。这首校歌在首尾反复出现,就像电影的背景音乐,给画面染上了看不见的光彩,余音袅袅,耐人回味。
其三:讲到高先生曾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榆时,也没有一笔带过。而是详细生动描绘其人其事。谈先生的名气之大,性格之怪。为何要写他?小说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人生起伏,感情波动,而是要展示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谈先生是科举时代一个读书人的缩影。他家的兴衰变迁也投射出沧海桑田感叹。这一部分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同时也让小说多了一抹色彩,避免了单调。
这一节也为下文做了铺垫,埋下了伏笔。“谈先生教学生的,教时文八股,也教古文诗赋、经史百家。他说“我不愿谈甓渔教出来的学生,如郑板桥所说,对案至不能就一札”他很教书,经他教过的学生,不通的很少。”谈先生的人品,学识,教学理念影响了高先生。没有谈先生,高先生的高明的教学理念与高超的教学方法就成了无根之水,缺少依据;谈先生教高先生书,不受脩金。这份恩情让高先生铭记于心。为下文高先生接济谈先生后人,时刻想着将老师的诗文印刻出来做铺垫。也为高雪不能得偿所愿,贻误时机,最终抑郁而终埋下了伏笔。
闲笔之四,停了科举之后,着力刻画了一个徐呆子。这人因科举废除,功名道断而疯狂,最后死在街上。这个情节让人不禁联想到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徐呆子的命运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所以汲汲于功名的读书人的共同命运,这里有讽刺,也有酸楚。高先生坐在百年老屋之中,常常听到徐呆子从门外哭过来,哭过去。他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此处是用徐呆子来反映高先生的彷徨无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这篇小说看来,看来是游离于主题之外的闲笔,实际上却是作者有意为之,是一种曲径通幽处的巧妙设计,每一处闲笔都是通往下一个景点的小桥。闲笔的设置,犹如戏剧舞台上的背景,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好比画一个月亮,孤零零的月亮不能显示其神采,如果给烘上一些云,中间留出一个圆形或半圆形,比单用线条钩成的月亮有意味得多。
汪曾祺的小说之所以淡而有味,仰赖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闲笔。细细品来,豁然明白。汪老的随手拈来,信马由缰,实则是精雕细琢,处处留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的之。唯有成为高手,才能妙手成春,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