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是个好人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这几句不是我的原创,而是源自作家杨绛,几个简单的句子,说出的是人人都触碰过的真理——

做好人不容易。

做好人受欺负。

小时候,我妈送我上学,老师问,这孩子有什么特点,我妈说,大的优点没有,但是绝不会调皮捣蛋,人很老实,老师苦笑了一下,这年头,“老实”可不是什么褒义词。

一晃好多年,我依然记得老师说话时意味深长的表情,和他下意识蹙起的眉头,突然觉得,他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什么是老实人?什么是好人?

王大明是宿舍里公认的劳模,无论是找他帮忙打水,还是帮忙捎饭,还是晾衣服、取快递、送情书,他从来不说不,大家都很喜欢他,而且,很喜欢使唤他。

张二明脾气好,同学用他的手机打电话,不小心掉洗脚盆里了,虽然打捞比较及时,但后镜头玻璃里还是蒙上了一层水汽,我们都看到他气的浑身发抖,但最后依然没有发脾气。

李三明发现自己的女朋友劈腿了,可女友被发现后不但没害怕,而是把马步扎得更大,三明很痛苦,他想挽回女朋友,又觉得受到了侮辱,后来他什么都没做,只是一遍遍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

你问我王大明、张二明、李三明是什么关系,额,他们是同母异父的三兄弟。

他们共同的母亲叫善良,他们都有一种“不会发怒”的先天性疾病。

心理学界有一种共识,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

为啥?好人不是虚怀若谷,不是神经麻木,看开了一切的不是好人,而是世外高人,他们根本就不会用正眼瞧身边的人,你也不会把他们错认为好人。

好人也是人,也有情绪,也有烦恼,更有愤怒。

他们只是更好地掌控了自己的情绪,没有挥舞愤怒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

愤怒没有释放,并不会自己消解能量。

如果没能去攻击敌人,愤怒会迅速转身来攻击自身。

谦和、友善、彬彬有礼,这些美好的词语,如若换另一个角度来观瞧,压抑发泄的需要,只释放友好的信号,被压抑的部分,则会转化成毒药,要么把自己毒倒,要么不断积攒,直到拉响警报。

“至弱之主,必有暴怒”,这是清朝大儒王夫之,研读历史后得出的警句,本意是说总是受权臣欺负的君主,一定有暴怒,但这句话放在一般人身上同样成立。

将其转化为民间的俗语,就是“蔫人出豹子”。

老实人不爆发则罢,一旦爆发,往往没有底线,因为他压抑了太长的时间。

总是不发怒,憋成了抑郁症,最后自己消灭自己,该承担责任的人没受到惩罚,自己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小火不发全都收好,实在憋不住了就放大招,大招放完确实爽了,但等候自己的可能是班房,这些烂人不值得惋惜,但为他们搭上自己?太亏。

克制自己情绪时我们想——

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后说不准还得共话巴山夜雨时,忍了吧。

这个人职位比我高,是我的领导,虽然他不对,但得罪了他,怕以后日子太难熬。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退一步假装海阔天空,忍一时努力风平浪静吧。

这些理由都没错,但把这些“成本”和把自己搞病了搞垮了相比,你很容易分清那个是零,那个是最前面那个一。

我不是教你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是明确科学掌控情绪绝不等同于把一切情绪都抑制住,转换成温柔和睦再输出。

科幻作家刘慈欣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这句名言不但放在面临生死存亡的人类整体层面上适用,放在个体上,更加成立。

有理有据的发火合情合理,对别人的错误,你有发怒的权利,如果你表现的“若无其事”,对方不会觉得你大度,反而觉得你好欺负,不要惊讶,人就是这么一种“下贱”的生物。

该骂的时候,大声骂,只要别搞扩大化;该吼的时候,猛吼,只要校准过炮口。

理论叙述完了,接下来就是实践时间。

是时候给那个天天早晨四点半,就在窗口绿化带种菜聊天的老太太一点颜色看了。

大家说我是用猴皮筋打她家玻璃,还是烧壶开水给她浇浇地?

算了,那样太不光明正大,还是直接开骂吧,我提前准备点速效救心丸,万一怼晕了,可以及时救醒……然后接着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不起,你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