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第三课复盘——读懂用户情绪

写在前面

继续用赵周老师的便签法来复盘,这是一种对核心内容内化、高度链接自己、快速转换成自己可操作步骤的复盘方式。

R1(原文标题):生物性情绪

I(自己的理解):

生物性情绪顾名思义,就是动物最基础的情绪,这里讲到四种,分别为:愉悦、不爽、愤怒和恐惧。

这节课讲的愉悦和不爽这组CP。这些情绪的产生,又与一个很重要的词——满足相关联。

“满足”是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比如说:一个产品好不好;与一个人关系好不好;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等等。

都可以用满足来衡量。

清晰就像是手机的底层系统,而学习的很多知识和方法,是这个手机系统上的APP,APP很理性,而一旦底层系统出问题了,上面附在的其他东西就没了意义。

从产品角度来讲,我们关注底层系统——情绪,非常重要。

A1(描述自己相关经历):

在自己做地产销售的那些年,面对客户的时候,都是先去照顾客户的情绪,比如采取的能让客户坐下来半小时、带着客户憧憬下未来的生活场景等,都是从情绪角度出发,那个时候也是最感性的,最容易打动到对方的。

A2(内化应用):

现在做了培训,更是与人息息相关,不管是作为产品的课程设计,还是社群运营的服务,我们始终要关注人的情绪变化和感受。

如果人没有情绪上的反应,那我们很难做出对他来说有效的产品或者服务,那也就更难去到成交一个人的阶段。

在我们的社群里,他的感受和在其他的地方不一样,这里容易让他产生感动、快乐、放松等等,那么他就会愿意继续留下来,并带着更多的人一起来。

R1(原文标题):“满足”与“愉悦”的关系

I(自己的理解):

这两者关系很好理解,当自己的压制性需求突然得到释放的时候,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不管是动物也好,还是人也好,每个人的每个“痛”只要得到满足,就会心情好。

A1(描述自己相关经历):

比如说我自己,这些年来都没发现,自己居然是个学习型的人,从天赋数据上看,我的视觉听觉体觉通道都是通畅的,可以通过这些敏锐的触角去学习,同时还能转换运用,这就是需要被满足。

这应该属于更深层次的满足,这是天性需求。

A2(内化应用):

很多人找不到自己或者别人的需求,所以说到满足的时候,往往自己也搞不懂、不确定。

这里就可以先进行一步挖掘,挖掘对方需求以后,然后去想尽办法满足这个需求,人就会活出一种愉悦的幸福感。

R1(原文标题):“不爽”与不“满足”

I(自己的理解):

一个人不爽有很多种表现方式,比如生气、悲伤、纠结、茫然、翻造、厌倦等等。其实这些表现形式下,都有某个点或者某几个点没被满足,反过来想,我们要设计一款产品(或者服务),会不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

如果会,那就要注意,这种产品设计需要调整了,改变让人产生这种不爽的感觉。

A1(描述自己相关经历):

感触最深的应该是夫妻关系了,我们经常在婚姻关系里感到不爽,是因为彼此都没有让对方的需求得到满足。

总是觉得对方没有做到自己的心里,然后滋生很多情绪,进而做了很多行为,对婚姻大不利。

A2(内化应用):

可以拿情绪来测试一个人或者一款产品,在当下的圈子设计者而言,就是一个很好的测试,到底圈子是为了愉悦自己还是愉悦他人呢,这个圈子是否有让人不爽的感觉,如果是,就需要调整。

R1(原文标题):发现你天分的密码

I(自己的理解):

一个人的天分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比如:长得漂亮、身体协调、唱歌好听、智商高),还有一种是隐性天分(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

刻意练习1万小时理论,这里说的重点是一个人为什么愿意花这么久的时间来练,有少部分人是为了工作,绝大部分人是因为喜欢,兴趣,或者说内心潜藏的需求,被满足的愉悦感。

一般优秀的人身上具备几个特质: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比如乔布斯改广告方案,就是他需要满足他潜藏的需求,直到满意为止。

A1(描述自己相关经历):

这个体会就相当深刻,我是个既敏感又爱思考的人,还擅长总结。这么多年训练下来,就让自己变成一个洞察力和逻辑能力很强的人。

这应该就是天赋了吧。

A2(内化应用):

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留意每个人的“天赋”密码,就能总结规律性的东西,为自己设计产品所用。

当我们知道人的喜和恶,就很容易做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所以第一步,先去学会观察和洞察一个人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区分喜和恶。

写在最后:

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

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就构成了你的命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宁产品思维】第三课复盘——读懂用户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