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梅花 网络中级21期 2021.3.12 坚持分享419天

教育的目底是什么?教育目的的演进是教育自身的反观与觉醒。方法,手段,策略都在围绕着教育目的。目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都很迷茫,教育方法,效果低下,甚至负向。

  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①原始社会的教育目的是保存和传承已有的社会经验和资源:。②古希腊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道德,智力,审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合格公民。③中世纪时期的教育目的和生活的目的一致,关照人的独立精神生活层面的需求。④16世纪中期伊拉斯谟提倡人文主义教育,终极目的是培养明达善良之人。⑤17世纪教育的目的是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自主学习,教会孩子如何获得科学与知识来服务生活。⑥19世纪中期,斯宾赛,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最终目底应考虑为孩子的未来独立生活做准备。⑦20世纪,杜威秉持实用主义教育观,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就是一种工具,应激发学生内在动机。让学生完成一种更好的生长过程,生长之外,别无目的。⑧u世纪董进宇博士提倡培育真正意义上的人。

  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是为人生长服务的,这个工具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教育即生长。顺应人生长的天性,帮助人更好的完成生长的过程。②教育即影响。教育者与被教育,则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搞好关系,才能影响到被教育者学习和成长的动机。③教育即建构。教育要遵循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的原则,没有建构就没有教育。④教育即审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人是有情物种,教育是审美不是审丑,你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爱也培养不出来内心向上向善和有意愿完善自己自律的人。⑤缓发性原则。现在所有的状态都是以前错误的教育目的,方法缓发出来的结果。现在什么都做对,做到天,做到完美无缺,没有走弯路也要等一两年,三年以后,才能看到好的结果。教育最大的智慧就是耐心。⑥50%的原则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是服务人的工具,用下的50%需要被教育着来完成,每个人的生长经历都要靠他自己来完成,没有人可以代替

  这节课感受比较深的就是,教育的缓发性和分之50原则。考验着家长的韧性,之前我想都学博睿智一年多了,我做的也已经很好了,怎么看不到孩子的变化,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孩子,是有功利和目的的,把注意力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改变,成长自己,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的启发是,我之前认为只要我学好了,做对了,孩子就一定会变好,听杨老师讲50%原则后,即有些失望,又庆幸明白了这个道理,让我对学习这件事更客观,更理性的认识和思考,教育不是万能的,学习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其余的交给上帝吧!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魏梅花 网络中级21期 2021.3.12 坚持分享4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