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作业】我家的传家宝

我家的传家宝

今年春节是在东北老家过的,疫情期间宅在家里,就和姥爷进行了“访谈”。我问姥爷,我们家有传家宝吗?姥爷不假思索地说,有啊。我很惊讶地看着姥爷,姥爷笑容可掬地一指那一面墙的书架,对我说,就是这些书啊。

姥姥在一旁听到了我们的对话,就说:“对啊,就是这些书,我和你姥爷百年之后,就只有这一些宝贝分给我的两个女儿,你姨妈说她不要,全是你妈妈的,到时候,你妈妈再传给你。”姥姥说完笑呵呵地走了。

是的,我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我抬头看了一眼那一墙的书,和姥爷聊起了家里的藏书。

家里最古老的应该就是那套《康熙字典》了吧,据说就是祖上传下来的,是那种像抽屉一样的书,外面的书套是暗蓝色的布包的,棱角的地方都磨破了,露出了里面的棕黄色色的硬纸壳。抽出里面的书来,都是繁体字,竖排版,书页已经变黄变脆了,我都不敢用力去翻,生怕一用力就破了。姥爷说,这套字典在当时是用了上好的纸张和材料,虽然那纸不像现在的字典纸又薄又结实。《康熙字典》是一本专为古代学者借鉴资料的书,入选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也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即使《现代汉语词典》经历了八次修订,但仍然有许多字是要从《康熙字典》中寻找出处和注释。

姥爷的书架里唯一的一套硬皮的书是岳麓书局出版的一整套“国学经典”,那套书出版的时候,还不是“国学热”的时期。但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的姥爷姥姥在工资并不高,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毅然买下了全套,就是这一套书,帮助姥爷姥姥备课,陪伴妈妈成长,开启妈妈后来的文学成长之路。姥姥跟我讲,那书架上的书,好多都是姥爷节衣缩食买下来的。姥爷上学的时候,宁可少吃点饭,头发也不理,也要攒下钱来买书;别人都出去玩的时候,只有他在埋头苦读那些书。姥爷说,只有读书才能让人充实,也只有读书才能让人沉静下来。

在众多的书里,我发现了最厚的两本是《资治通鉴》,姥爷告诉我那是妈妈上大学的时候买的。妈妈上大学的时候考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是古代汉语。大三那年回家过年,说自己看好了一套《资治通鉴》,但有点贵,没舍得买,98元。太姥爷听见了调侃她:“女孩子看《资治通鉴》,你要当武则天啊?”然后在那个春节,太姥爷在给孙子们发完“压岁钱”之后,又拿出了100元给妈妈,“多给你100元,把那套书买了吧,学古代汉语的,用得着。”妈妈现在每每说起此事还是会热泪盈眶的。妈妈后来当然是没有当“武则天”,但妈妈对古代汉语与文学的修养是越来越高了。

“你看那下面还有一摞小书。”姥爷指给我看书架最下面的“口袋书”。“书自然是人学习和提高的最好的工具,但这个工具有时也挺麻烦,像那套《资治通鉴》,那么大,那么重,读起来就很不方便。工具书做成这么大,多好,查阅起来很方便,携带也很方便。我和你姥姥出去散步,累了的话,坐下来看一会儿书,也权当是休息了。”书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所以做书的人也是动了脑筋的,让“朋友”越来越人性,让需要“朋友”的人,随时有“朋友”的陪伴。

“姥爷,现在有手机了,谁还看这些纸质的书啊?你这些宝贝,以后像我妈妈那么爱读书的恐怕也不稀罕了。”我突然的发问,让姥爷沉吟了一会儿,然后他说:“你妈妈会喜欢的,她是一个不浮躁的人。”听了姥爷的回答,我沉默了。是啊,当今社会,爱读书的人还是有的,但手机让人们进行的碎片化的阅读,让太多的人浮躁起来,让太多的人在“快生活”中无法沉静下来,让太多的人沉浸在“抖音”“快手”“小红书”中获得超大的信息量,获得超常的“娱乐”……

我懂了,“我们的传家宝,其实并不是书,而是沉下心来读书的生活态度。”我轻声说,姥爷听到了,“对喽,什么是传家宝,传家宝其实就是世代传承下去的精神和态度。”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真正用心思考的人却少了;人们的视野拓宽了,看问题的视角却减少了;自学的机会多了,成才的机率却小了……有人说:两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创造一个书香门第。我们的“传家宝”真的是弥足珍贵,我希望可以一直传承下去——静静读书,深深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子的作业】我家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