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往事----怣汉宗“捡字纸”

地处东南沿海的东山岛,川陵拱秀,人杰地灵,延续的传统文化渊源流长。民众“文以载道”,学风炽盛,历代文人辈出,海岛精神食粮绚丽多彩,更富有独特风格的人文文化。

“敬惜字纸”,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良好美德,代表着古人们敬重文化的思想。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创造了中华文字。“字字有神明”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崇尚于对文字的敬重。古人同时认为,应当对字纸,即书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以形成崇拜文字的美德加以传承。

“怣汉宗仔捡拾字纸”,这是早年流传于铜山古城内外,与敬惜文字纸张相关的故事,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大都应该耳熟能详,这个故事传承和延伸传统文化的意义,在古城地区甚为广泛。

据传说,很早以前铜山古城有一位学子,姓孙名汉宗,自小潜心修习学业,但多年后每每应考屡试不中,穷困潦倒,倍受打击精神恍惚,平日里如同一个落魄的“拾荒者”,衣冠不整一身邋遢,游走于古城的大街小巷。然而,孙汉宗却对纸张“情有独钟”,虽然其相貌愚痴“怣神”态,但每当看见街道上甚至垃圾堆里有废弃的纸张,便如获至宝急忙拾捡辨认,放在手里小心翼翼地整理抹平,口中叨叨着辩读纸上的文字。等待将捡拾的废纸张装满衣服口袋或随身携带的袋子了,这才步履蹒跚把所拾捡的字纸“宝贝”,送往古城西南部泗洲佛庙所设置的“金炉(亭)”焚烧。

我们所说的敬惜字纸,字意直白,也就是敬惜带字的纸张,这在我国可是具有悠久的历史的。据《燕京旧俗志》记载:“污践字纸,即系污蔑孔圣,罪恶极重,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于是乎,民间出现了许多劝人敬惜字纸的善书专著,逐步形成了所谓的“惜字功律”。

孙汉宗捡拾字纸,正是为了让飏飞撒落在街巷的“字纸”,避免再次受到路过人的践踏。实际上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你行走于古城巷道,在不经意间,还时常可见路人习惯自然从地上拾捡起“字纸”,塞入斑驳墙壁的空隙处,避免它被人无意践踏或跨行……

记得小的时候,每每有掉在地板上的书籍或簿册纸页,大人们必定及时教诲自己的孩子们,得赶紧的捡拾起来,是为规矩。古城老习俗还有如此的“忌讳”:日常行走时不得跨越书籍字纸而过;更不能坐在书本或写有字迹的纸张上,否则均视为“不敬文字”。对于书写完或废弃的纸张,长辈们更是时常叮咛告诫,一定要收集完好啰。一般待到农历的初二或者十六日,人们前往邻近的土地公庙祀拜“敬香烧点火”时,再恭恭敬敬的投入金银炉焚化。

较早的时候,每到新学期开学季,上学的孩童前往学校“注册报名”,领取新课本,怀里紧抱新书,兴高采烈地一路疾跑回家,大家争先用牛皮纸包折书皮,加以保护珍惜,深怕课本为脏污所染。一旦书本边角皱巴或破损了都要压平及修补,以爱护书本,整洁为荣;对于学习所用纸张,学生们更是舍不得浪费,到了学期末,作业簿本如果尚有空白剩余的页张了,也会细心的进行分拆再整理好装订成簿,继续使用。

记得早年读书的时候,位于古城内几个学校里的操场围墙边,都有用砖石砌成的、留有小烟囱的废纸焚堆(称囤)。在某特定时间段,比如“冬初年尾”(学期初或期末),学校老师总是会组织各个班级学生们,将用完零碎的纸册或试卷等纸质物集中起来,除收旧利废外,其余的统一焚化燃烧,不敢亵渎。

平常外出行走在街巷上,小孩子万一不小心跨踏了“字纸”,这时随行的长辈阿公阿嬷们,表现得可是诚惶诚恐状,急急忙忙拾捡起被跨过的“字纸”,把“字纸”放置在犯错的孩子头顶,虚空正反方向绕上几圈,口中念叨祷告语:“请圣人公赐(恕)罪赐(恕)罪”,十分虔诚在意。老人们唯恐自己“不懂事理”的小辈“细汉囡仔”的过失,跨越了字纸,无意冒犯“文星神明”,乞求原谅。通过这样的祈愿仪式,期盼自己“犯错”的小辈们不会因此回生忘掉了所学过和熟知的文字。这个情景,在上世纪铜陵古城里屡屡可见,印象颇深。

据前辈乡贤黄振桂先生所著《铜陵记忆》考证,铜山古城所处的铜陵地区,早期有“狮羔乳”和“箭场”两处“字纸亭”遗址,专供民众用于焚烧“字纸”。

后来,坊间大多把孙汉宗的这一行为视为异类,加以嘲讽讥笑,甚至在其汉宗的名字之前,强加上一个贬意的“怣”字,少了姓氏,直称怣(意即愚傻)汉宗。可能是乡土腔调的原因吧,“字纸”,也逐渐脱离人们对其字意的认知,演变成“挐糅纸张”(杂乱皱巴巴的纸张)的意思。因而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类似的做派,比如某人因囥藏一些平常没用但却舍不得弃掉的物品,往往也被冠以“亲像(如同)怣汉宗仔一样乱抾拾”!加以调侃奚落讽笑。

时代在进步,经济飞速发展,如今,还有多少人偶尔会记得《怣汉宗拾捡‘字纸’》故事,和其潜在“敬惜字纸”的本意呢?

海岛乡音腔调,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日常用于流通的钱币称为“纸字”,而将书写后约废纸张称做“字(挐)纸”,讲读起来音似同而顺序颠倒。早期我们海岛人敬惜“字纸”,并如此极具虔诚的仪式感和规矩,令人感慨。我想这充分体现了海岛人一代代崇尚文化,民间人们根植于对文字的敬畏和重视教育之情感。

古城里,总有些散落的往事;

往事,如烟如梦……

                            2018/07/05稿

注:本文入选《东山文艺》2018年第三期;文中“捡字纸”,本土乡音读“抾字纸”;抾(khioh),闽南语意为:拾捡/收集/整理/集拢/收载等与手相关的抽象动作。例如闽南话:抾柴火,沿途抾客,俩人抾做伙,衫裤抾抾好势……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城往事----怣汉宗“捡字纸”)